
美国这次对华发起关税战之后,曾有一条额外措施出台,即对中国的“小包裹”征收高额关税。“小包裹”通常指的是国际运输中的小件物品,不超过一定价格(800美元)在美国进口协议中享有免税权;自从网商兴起之后,美国人从中国购物日趋频繁,总贸易额也水涨船高;所以特朗普政府这次“反复选择”之后,最终还是在4月2日以“关闭从中国免税运送低价包裹入美的贸易漏洞”的理由,宣布自5月2日起停止免关税进口中国小包裹,这被视为是本次贸易战行动中的一部分。

没想到的是,法国也第一时间跟上,并宣布将从明年起对中国输法小包裹征收“手续税”。马克龙政府使用的理由是“防止更多的中国商品进入法国”,之前欧洲的某些经济学者一直在鼓吹所谓的“中国商品涌入论”,认为中国卖到欧洲的免税包裹已经越来越多需要采取措施,但没有什么国家采信。现在法国决定在欧盟率先征税,很可能会带动一波热潮,让一些国家“站队”;这件事后续可能闹到欧委会上,布鲁塞尔或对此制定“统一措施”,所以马克龙此举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根据法新社等媒体的报道,法国政府提及的产品安全与合规问题也是征税理由之一。法国官员称小额包裹中的许多产品不符合安全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且可能存在假冒伪劣产品以及税收规避行为。通过征税以及加强审查,可以提高进入法国市场产品的质量门槛。但不管采取什么借口,法国的举动都是向美国看齐的关键一步。法国之前还表态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不满,现在却和美方站在了一起应对中国商品。

就在4月下旬,法国政府才刚刚向中国发来了邀请,希望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建立“共同阵线”,获得了中国方面积极回应。早就有分析人士指出,法国说到底并非是对气候问题有多热衷,他们拉拢中国是为了保住《巴黎气候协定》的地位。这个一百多国家签署的条约影响力很大,是围绕着法国为中心的。但特朗普退出之后,西方很多国家开始对气候协定保持怀疑。未来如果该条约废除了,那么法国的地位会一落千丈;所以马克龙刚邀请中国“维护秩序”,背后又对中国小商品下手,非常矛盾。

值得注意的还有,中国外交部在30日对该事件回应称: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有业内人士也提及,中国和法国合作关系正在日趋增强,包括中国转向空客订单和对法国投资等;但马克龙在很多关键事务上,仍然还是保持和美国站队,配合美国的关税战策略对华做出不好的决策。和法国合作的时候需要保持警惕,他们比默克尔时代的德国更加不够“友善”。
对法国这个操蛋货该用大棒敲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