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说到做到!日本也没料到,对华管制的“苦果”来得这么快

怀曼 2023-09-21 18:57:14

美国联合荷兰、日本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推出管制措施

美国这次联手荷兰、日本推出的三方协议,无疑是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记重创。话说美国这一招,真是阴险毒辣,简直是“隔岸观火,渔翁得利”。

这一次,美国政府先发制人,联手荷兰和日本政府,以所谓的“维护国家安全”为名,搞出了这么一个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三方协议。这简直就是在我们脸上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要知道,在半导体产业这块,中国才刚刚起步,现在却遭遇如此横加阻碍,难道就不能平和发展吗?但是,美国这边压根没打算给我们留余地,马上就找来两个“帮凶”荷兰和日本,与其联手对付中国。日本这次立场非常明确,没所有的半导体关键技术和设备一律不对华输出,可见其“刻骨仇恨”。说实话,日本这次算是彻底撕下了和平友好的假面具,暴露出强烈的霸权主义本质。

这三个国家列出了一个管制清单,高达23项之多,几乎囊括了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所有关键设备和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光刻机和光刻胶。众所周知,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大脑,没有它就没法实现芯片的精细化生产;而光刻胶则是光刻机的关键配套材料。这等于是直接掐断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咽喉。据说,荷兰ASML公司是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这项重要设备被列入禁止清单,直接导致中国半导体产线无法升级,芯片制造困难重重。简直就是狠辣之极。

这个三方协议一旦实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无疑是沉重打击。业内人士担心,中国芯片制造水平可能倒退10年甚至更久,直接退回到90纳米节点,完全失去与国际先进芯片的连接。目前中国芯片产业刚刚达到28纳米水平,如果重返90纳米,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虽说我们也在加紧自主研发高端设备,但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这三方协议严重阻碍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使产业发展前景再度蒙上阴影。我们必须保持理性,面对困境,才能找出突破口。

华为向日本企业收取专利授权费

面对美日联手的管制协议,中国企业也没有坐以待毙,开始采取行动反击。华为这一招直接打在日本企业的软肋上,逼他们就范。

在日本实施管制措施后不到一个月,华为就对30家日企“开刀”,针对这些与通信技术相关的公司,提出了收取专利费的要求。这30家可都是日本知名企业,包括东芝、三菱电机、松下等。华为一口气将它们全部罗列在收费名单里,可以说是打响了反击战的第一枪。

针对这30家企业,华为给出了两种收费方案,让日企自己选择。第一个方案是按设备数量收费,每台设备50日元;第二个方案是按设备价格的0.1%收取专利费。两种方案都不算高,但是对日企而言就是势在必行。毕竟专利技术谁也绕不过去,日企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之所以华为能够如此强势收费,关键在于其在通信技术领域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尤其是在4G和5G标准制定中,华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各大通信企业都需要使用这些专利技术,所以面对华为的收费命令,它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否则,华为可以直接禁止授权,日企的产品研发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经过权衡利弊,这些日企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默接受现实,并且按华为的要求支付相关专利费。毕竟,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4G还是5G技术都正在蓬勃发展,日本企业如果在通信技术上落后,其市场份额肯定会受到冲击。相比之下,向华为支付一点费用,对它们影响就没那么大了。不过,能让高傲的日企低头,也算是华为这一招的成功之处吧。

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困境与机遇

虽然当前形势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造成阻碍,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沮丧,还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美日联手管制给中国带来的种种困难。在被切断最先进设备供应的情况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想要继续发展,无疑面临艰巨挑战。我们的芯片制造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可能继续拉大,这对产业发展都是沉重打击。

但是,危机也促使我们更加迫切地认识到,核心技术不能依赖外部,必须尽快实现自主可控。比如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现在正是集中力量突破的大好时机。国家也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所以,可以说外部管制迫使我们走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

尽管当前形势严峻,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人才资源也十分丰富,整体实力不能被低估。现在国家鼓励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创新,一批领军企业也在崛起。所以,中国半导体产业还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前景依然广阔。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才能在逆境中开拓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半导体之路。

新收益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