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菩提达摩初到中土,一心向着北方行去。他要寻找那些真正有缘之人,把从天竺带来的佛法智慧传承下去。
可是一路北行,看着芸芸众生日复一日忙碌奔波,明明人人都具足佛性,却被诸多尘相遮蔽,不见本来面目。
少林寺的法座上,这位禅宗初祖不禁泪水滚落。
究竟是什么让众生与佛道渐行渐远?在达摩看来,其中有三个难以割舍的执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065dd1d6a46af66b1329a1c7b1e10b.png)
那是梁武帝普通年间的一个深秋,菩提达摩离开建康都城,向北而行。
一路上,他看见农夫在田间耕作,商贾在市场贸易,官吏在衙门办事。他们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波,为名利忙碌。
达摩在一处茶肆歇息,遇见一位老者。这位老者见达摩相貌非凡,便上前攀谈。
老者说:"我这一辈子拜佛烧香,广修功德,建寺造像,供养僧人。别人都说我这样做一定能成佛,可是我觉得离佛道越来越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达摩看着老者说:"你这样做都是在修外相,追求有为法。佛陀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越是追求外在,反而离自己的本心越远。"
老者听后若有所思,又问:"那该如何修行呢?"
达摩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你要能返观自性,见到自己本来面目才是。"
这番话让老者陷入沉思。达摩继续北行,一路上看到许多修行人。有的在寺院诵经,有的在山中苦修,有的四处参访高僧。他们都在寻求佛法,却不知道佛就在自己心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00a32ea90252611a2b206532728ea2.png)
到了嵩山脚下,达摩在少林寺驻足。这里有不少修行人在用功,但大多执着于形式。有人每天要念十万遍佛号,有人要持守几百条戒律,有人要拜上千遍佛。
一天,一位年轻僧人来请教达摩:"大师,我已经在这里修行十年了,每天念经拜佛,持戒修行,可是总觉得没有进步,不知道该怎么办?"
达摩说:"你修行十年,不如向内看一眼。佛在你心中,不在经卷里,不在佛像前。"
年轻僧人不解:"可是经典上说要诵经持咒,要拜佛供养,这些难道都不重要吗?"
达摩叹了口气:"这些都是方便法门,但不是究竟。就像指月的手指,不要执着于手指,要看到月亮才是。"
在少林寺讲法时,达摩看到很多人都带着执着来修行。有人执着于经典知识,整天研究经文,却不能理解经中真意。有人执着于神通感应,想要求得特异功能。有人执着于名闻利养,表面修行,实为谋求供养。
这些执着让达摩感慨万分。一日登上法座,看着台下众多求法之人,他不禁流下了眼泪。
达摩对着大众说:"你们都在求佛法,可知道真正的障碍在哪里?我今天就说说三个最主要的执着。这三个执着,正是让你们与佛道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
台下众人屏息静气,等待达摩道出这三个执着。这时,达摩的眼泪又一次滚落。
达摩擦去眼泪,缓缓说道:"第一个执着是执着于相。你们看见佛像就顶礼,听到经文就诵读,见到高僧就供养。这些都是执着于相。佛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们要明白,佛不在相上,而在心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dbf69f2da059c8378fbac90c40c52a.png)
"第二个执着是执着于法。有人执着于戒律,有人执着于经典,有人执着于修行方法。《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法都是筏喻,是渡河的工具。到了彼岸,就要舍掉这些工具,不能执着。"
"第三个执着是执着于我。你们修行,总是想着'我'在修行,'我'要成佛,'我'要得道。这个'我'字就是最大的障碍。《心经》说五蕴皆空,可你们偏偏抓着这个'我'不放。"
达摩接着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就是要告诉我们,佛法的真谛不在言语文字上。大迦叶一笑,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六祖惠能听到《金刚经》就开悟,不是因为他读懂了经文,而是因为他没有执着。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才是真正的见性。"
"你们看看历代祖师,哪个不是放下执着才得道的?寒山扫地,拾得烧火,布袋和尚背着布袋到处走,他们看起来像是在修行吗?可正是因为他们放下了执着,才能见性成佛。"
达摩最后说:"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放下执着,见自本心,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要在外相上用功,要向内反观。不要执着于法,要活用佛法。不要执着于我,要明白无我的道理。"
"我泪洒法座,不是为别的,就是心痛你们带着这么重的执着来修行。你们越是执着,越是远离佛道。放下执着,当下就是佛。"
这番话让在座的人都深深震撼。有人当下放下执着,见到本心;有人似懂非懂,继续参究;也有人仍然不解,依旧执着。这就是众生的根器差别。
达摩的这番开示,后来被记录下来,成为禅宗重要的法语。它告诉我们,修行的关键不在外相,而在放下执着,见自本心。这个道理,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邪师说法,似是而非![敲打][裂开]达摩妖僧,你哪里走?![敲打][裂开]——《佛本行集经》,我估计这小编没看过![敲打][裂开] 助长妖气的![敲打] [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