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历史上,和赵国的联系比较紧密的国家,除了韩国和魏国,就是齐国了。当年,齐国等三个国家进攻秦国的时候,正好赶上赵国进攻中山国。齐国为了保护刚刚和自己会盟的中山国,曾经要求赵王把吞并的中山的土地再还给中山国。为此,两国之间开始结下了梁子。
赵主父在世时,楚王曾经在陉山被魏王打败,楚将唐明也被魏王抓了。楚王非常害怕,连忙派昭应带着太子与齐国会盟。为了破坏楚国和齐国的会盟,赵主父立刻和秦国和宋国合作,并将仇郝和楼缓分别派到宋国和秦国做相邦。
齐王攻破燕国时,赵国想要帮助燕国,可是苦于没有出兵理由,一直无法帮助燕国抗齐。乐毅指出,不如和齐国换地,让楚国和魏国厌恶齐国,这样可以借他国之手攻打齐国。之后,赵王果然和齐国换了土地。楚王和魏王听说之后,果然让淖滑和惠施来到赵国以游说赵王伐齐。
赵惠文王亲政之后,齐国和赵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有了比较微妙的变化。为了联合赵国对付燕国和宋国,齐王派遣使臣前往赵国,对赵惠文王进行了游说。齐国使臣指出:秦王野心勃勃,随时有可能会撕毁和赵国的合约。韩魏两国比较弱小,经常时不时地投靠楚国。这样看来,虽然齐国也和赵国有过矛盾,但是,相对来说更适合做朋友。赵惠文王为了制衡秦国,最终答应了和齐国会盟。
根据《战国策》记载,在齐国和赵国的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就是赵国的奉阳君李兑。齐国的苏代为了保护燕国,削弱齐国,曾经劝说李兑助齐灭宋。苏代告诉李兑,宋国陶邑这块土地最好,适合用来做养老之所。李兑认为陶邑确实不错,不过他更担心宋国会坐大而威胁赵国,于是果断地听从了苏代的意见。不过,后来由于孟尝君的破坏,李兑最终还是没能得到陶邑。
赵孝成王继位后,因为长平之战的缘故,失去了大量壮丁,国力有所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之间逐渐有亲近魏国而疏远赵国的举动。在这些见风转舵的人之中,韩国的张相国做得最明显,一看到韩国来了赵国人就憎恶。看到主公的格局如此小,张相国的门客纷纷游说张相国。
他们指出,赵国虽然被秦国重伤,但是并没有灭国,不但曾经依靠合纵赢过秦国,还曾经击败过燕国。这样的国家,哪里是被秦国年年击败的魏国所能比较的呢?听到了门客们的劝说,张相国这才明白自己的举动确实不对,改变了对赵人的鄙视。
赵孝成王曾经派赵庄前往其它国家以游说这些国君攻打齐国,结果因为齐国交出了土地,赵国的合纵失败了。为此,赵庄逐渐失去了赵王的宠信,赵国的外交事务开始落到张勤手中。齐明同情赵庄的遭遇,对赵孝成王说,“齐国交出土地,都是因为惧怕赵庄的利嘴把各国国君说服了呀。要是换成张勤主持合纵,估计齐王就不交土地了。”齐明的话让赵孝成王想起了赵庄的好处来,于是又恢复了对赵庄的信任。
秦国的外交大臣姚贾,曾经是赵孝成王身边的外交大臣。在赵国,姚贾主要负责与韩国和魏国的合纵之事。因为经常和韩王、魏王接触,姚贾一来二去就和韩王、魏王成了朋友。姚贾结交他国国君的事情,后来被秦王听说了。秦王为了得到姚贾这个人才,就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姚贾偷偷做了许多帮助韩魏危害赵国的事情。
赵孝成王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就要把姚贾驱逐出赵国。赵人举茅听说之后,急忙为姚贾求情,但是一点用也没有,赵孝成王还是把姚贾放逐了。因为离间计,赵孝成王就这样放逐了一个外交方面的人才,真的太可惜了。
通过对赵主父到赵孝成王的外交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赵国的外交政策是逐渐由联秦抗齐到联齐抗秦变化的。在赵国被重创之时,也会被其它国家鄙视,受尽冷落。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发现,从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的外交方面就出现了大臣容易被收买的漏洞。到了赵孝成王在位时,由于赵孝成王本人急功近利、听风就是雨,赵国的外交更是出现了外交人才流失等问题。
面对着外交方面的中衰,赵国还能够有起色吗?赵国还能出现什么力挽狂澜的人才吗?请看下集,赵国往事之春平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