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甄嬛正和端妃聊天。甄嬛感慨低吼,“不算计就不能活吗?”突然,槿汐跑进来,“襄嫔殁了。”端妃瞬间歪倒在靠枕上。然而,谁能想到,要了襄嫔命的,竟然是甄嬛。
槿汐报了信,甄嬛站起来,吩咐她赶紧去打点一下。
端妃缓了缓,赶紧拉住甄嬛询问。甄嬛叹了口气,“皇上和太后容不下襄嫔,让她身边人给下了药。”
原来,这药并不能马上要了人的命,而是会让人梦魇。恰巧,华妃的事是襄嫔,也就是曹琴默告发的,大家都会以为她是因愧疚而死。
而且太后也警告了太医院,“不要多事。”
这是《甄嬛传》中的情形,照这样说,那就是太后和皇上要了曹琴默的命,又怎么会是甄嬛呢?
其实,曹琴默告发华妃,本来是有功的。雍正也赏了,封她为襄嫔。
只是太后说了一句,不能对曹琴默多加宠爱,也没说要她的命,雍正也同意了。
但曹琴默却步步紧逼,建议雍正处死华妃。
要知道,当时华妃已经被贬为答应,年羹尧也倒台了,要想东山再起,根本不可能了。
那曹琴默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呢?就连雍正也很震惊,“你很聪明,也够狠心。”
其实,这幕后的推手,就是甄嬛。
曹琴默受封后,心气儿竟也高了起来,“将来封妃指日可待,也能为公主挣个好前程。”可她却忘记了,今天虽然和甄嬛在一个阵营,可之前华妃陷害甄嬛的主意,可都是她出的。
一天,曹琴默带着温宜公主玩。
甄嬛走过来,表面是恭贺,实际是给曹琴默的心气儿加了一把火,“前朝平息了年羹尧的事,华妃又需要有人出面扳倒,是以皇上封姐姐‘襄嫔’。”
此时,曹琴默还在享受甄嬛诉说自己的事迹。
然而,接下来甄嬛话锋一转,“襄者,助也。”然后,就开始暗中引导曹琴默,杀了华妃,皇上还会赏赐你,还表现出,“我都是为你好。”
没想到,曹琴默竟然上钩了,雍正也真的处死了华妃。
可曹琴默却没想到,自己却因此丢了性命,还丢了自己的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甄嬛这么做,实属一石二鸟。
一是,让曹琴默永远消失,以报之前的陷害之仇。
二是,将曹琴默的孩子温宜公主,作为礼物,送给端妃,巩固她与端妃的关系。
其实,甄嬛早就看出来,端妃因为没有孩子,留下遗憾,却对温宜公主格外伤心。
在端妃过生日时,端妃竟将自己的陪嫁项圈,给了温宜公主。要知道,那时女子非常看重陪嫁的东西,只会将东西送给自己的子女。
就连雍正看了,都觉得太贵重了。
可端妃执意要送,曹琴默也没有不好意思,高兴得收了起来。
还有就是甄嬛恭贺曹琴默晋封襄嫔时,温宜公主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体不好的端妃,竟然飞扑上去,让自己当了肉垫。
结果,温宜公主没受伤,可端妃竟伤着了。
后来,曹琴默去世,甄嬛趁机告诉端妃,“我有办法让温宜公主当姐姐的女儿。”端妃听了,当然非常高兴,心底十分感谢甄嬛。
也因此,端妃一直会站在甄嬛这一边。
【宛宛说】
看到有人说,编剧后面将曹琴默写得智商下线了。
之前,她可是华妃的智囊,心思缜密,深谙后宫权术之道。怎么在甄嬛面前,竟没看出来,甄嬛给她挖的坑呢?
其实,我倒有些不同的意见。
一个是虽然曹琴默和甄嬛都很聪明,但这聪明可能不在一个段位上。从遇事的反应上看,高下立分。
还有一个就是,曹琴默被母爱迷失了双眼。后宫之中,想要权势的人很多,有些人是本身的野心,有些人人则是有些特殊的缘由。
其实,曹琴默默默无闻这么多年,都能明哲保身,这是能力。本来也可能一直这样下去,但自从知道和亲公主的凄惨境遇,她就开始变得有些急功近利了。
而她做的这些,无非就是想为女儿,搏一个好前程。
没想到,自己却因此丢了性命,就连女儿也不是自己的了。
为母则刚,可惜,曹琴默却走错了路。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