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大地诞生过不少英雄豪杰,各朝各代皆有不同。他们在历史上熠熠生辉,为中国的繁荣、强大作出不朽贡献。但是,相对而言的是,中国也不乏有能力被夸大者,他们表面上看挺厉害,实际上被高估很多。历史上能力被高估几个名人,你对其中哪一位的认识,偏差最大?
一、袁崇焕
世人提到袁崇焕的惨死总是一声叹息,他含冤而死,一直遭受人们的误解,背负着骂名,被蒙蔽的老百姓也不知真像,以讹传讹,直到清朝乾隆,才为袁崇焕平反。看起来,清朝统治者非常忌惮袁崇焕,但实际上袁崇焕并非那种可以扭转历史大局的人,他最多也就是在某些程度上能暂时顶一阵子,明代辽东的败局已经确定。
袁崇焕
当时的辽东甚大,远远不是袁崇焕一人可以守住的,袁崇焕需要的是尽可能多的人才来帮助他守卫辽东。毛文龙作为一个逃兵,在辽东的皮岛之上屡建奇功,骚扰后金的后方,因为战功卓越,在短短几年之内毛文龙便从都司升官为了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
满洲方面也将毛文龙视作心头大患,或是招降毛文龙,或是出兵平叛毛文龙。但是毛文龙却软硬不吃,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牵制着满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越的将领,却被袁崇焕给杀了。原因是袁崇焕觉得毛文龙割据一方,不受自己的控制。
不光是毛文龙,此后满桂等大将也与袁崇焕交恶严重。可见袁崇焕不懂得团结一切力量,因此这样的人扛不起大梁。袁崇焕守卫辽东,也是给崇祯皇帝打工。袁崇焕要人、要粮饷,都要经过崇祯皇帝的首肯才行。但是袁崇焕却不懂得如何和皇帝打交道,杀了毛文龙不跟皇帝打个招呼,为后来自己引起崇祯皇帝的猜疑埋下了隐患。
袁崇焕曾经向崇祯皇帝说过如此的话:“五年则东夷可平,全辽可复。”其实,袁崇焕说五年平定辽东,自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年。但是袁崇焕忽略了他交谈的对象,那便是皇帝。俗话说得好,君无戏言。你对着皇帝也不能乱说话,因此崇祯皇帝便默认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战略,并且还让袁崇焕去做。
因此本来可以稳步进行的平辽战略,一旦加入了五年这个限制,便成了一场闹剧。朝廷之中没有兵、没有钱、没有武器,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准备。因此五年根本就是不可能事件。当时朝中人听说了袁崇焕的五年战略后,也如此说:“然窃恐督师之语非其平日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然而,牛吹出去了便要实现,因此袁崇焕在辽东的战略之中便多了几分急躁,少了几分沉稳。即便是袁崇焕此时不死,五年之后平辽计划也无法实现,等待他的也只有崇祯皇帝的怒火,以及一纸罪诏。
二、秦琼
秦琼和尉迟恭以门神贴纸形象出现在群众生活之中,因而深入民心,觉得是唐朝第一猛将。在隋末农民起义中,秦王李世民收编了不少能力之士,秦琼秦叔宝就是其中之一,李世民曰“秦琼可取百万军中敌将首级”,可事实上秦琼在历史上没有斩获任何名将,都是一些虾兵蟹将,所以他的能力被高估了,和普通将军能力一致。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便包括了魏征、房玄龄、李靖、程咬金、秦琼等人。但是秦琼却在凌烟阁的排序当中,排到了最后一名。有人猜测,凌烟阁的排序是根据玄武门之变中的功劳来看的。但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表现平平,没有起到任何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李世民在排序的时候,也自然将他排在后面去了。
秦琼业绩平平,还有客观原因,那就是他去世得太早了,贞观十二年便去世。这样算起来,秦叔宝真正为贞观征战的时间,就十分短暂。而且在后来的征战突厥、高句丽等重大国家战争中,都不存在秦叔宝的身影。而且在玄武门之变后,可能因为年轻时四处征战,受伤太多,便导致秦叔宝常常生病,很少现身。你
年画上的秦琼
最后,秦琼没有太突出功绩的原因,与隋唐的人才实在太多有关。李世民的身边臣子都是人中龙凤。尉迟恭、李勣等人,都是骁勇善战的武将;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也都是军师、智者加文臣。所以在人才众多的年代,秦琼的名气可不小,但是若论起来功劳,可能还真的不如一部分人。
三、曹彬
从曹彬此人一生中四次大战的表现来看,他的战绩真的是难以上得了台面,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北宋第一良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皇帝的忠诚,宋太祖、宋太宗对他真的是没得说,“杯酒释兵权”以后仍然让他统帅东路军北伐。
曹彬
雍熙三年(986年),北宋调集禁军将士二十万大举北伐辽国。曹彬就成为了这次的全军主帅,统率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三十余将,兵分三路进击。曹彬自率主力为东路军主帅,崔彦进为副帅,另以田重进为中路军主帅,潘美、杨业为西路军正、副帅对幽州展开合围进攻。
北伐一开始,宋军诸路都取得捷报,一路攻城掠地,大败辽军。然而随着辽将耶律休哥驰援幽州后,形势开始发生逆转。此时担任主攻的曹彬十万大军在涿州待了仅仅十几天后,就吃尽了粮草,“乃退师雄州以援供馈。”然而曹彬刚刚退到雄州,西路的捷报就传来了,潘美、杨业以破竹之势,已连克运、应等四州,而中路的田重进也顺利地占领了飞狐、灵丘等县,兵锋直逼幽州。
这就让曹彬的部下诸将都深感耻辱,两路大军都报捷,唯独东路主力军受挫无功。于是他们找到曹彬,纷纷指责,曹彬被指责的一时无策,竟被迫再次仓促北进,“乃裹五日粮,再往攻涿州。”然而这次前进,却遇到了辽国的游兵袭扰,宋军被扰得人疲马乏,而进入涿州后,又因辽人早已坚壁清野,因此宋军粮草遂告断绝,陷入困境。这时又开始遭到耶律休哥的大举进攻,于是宋军大败,曹彬未战先逃,到了新城的岐沟关一战又大败,曹彬夜渡拒马河,宋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由于东路溃败,中、西两路受之影响也被迫撤军,北伐遂告失败。
雍熙北伐
经此一战,宋人再也无力北伐,此后几十年中再也无人谈及收复幽云十六州之事。然而奇怪的是,作为这次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曹彬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在此后依然被北宋朝廷誉为第一良将。曹彬虽然有灭南唐、伐后蜀、征北汉的功绩,但遇到对手也是平庸之才时,曹彬还凑合能打,如果对手能力较强,让曹彬带兵绝对是个灾难。所谓“北宋第一良将”,纯属宋朝自卖自夸。
统治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神化或者贬低某些历史人物。而对于我们,要拨开历史迷雾,对这些高估或低估的人物做出自己的理解,根据客观事实,对这些被神话的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断。
秦琼、曹彬默默的对小编伸出了中指
总有人喜欢把袁嘟嘟比作岳飞,让岳飞显得很掉价啊
秦琼凌烟阁末位主要是玄武门之变时和李靖一样中立[笑着哭],秦琼建国后就上国柱,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后追上来的。
小编口气不小,专挑统帅级人物,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下次统兵应对美国,小编可带125万人马前去试试看,全国能调动的生力军全给你,不过,谁给你兵权呢?
秦琼可做猛将,不可为统帅,但水平不差
凌烟阁排名并不是紧紧看战功,李世民刚刚登基宝座不稳,内忧太子余党未平比如薛万彻,又需要安抚李渊旧臣比如裴寂封德懿,同时也不能冷落玄武门之变的铁哥们,外忧突厥逼境,很多名额是政治方面考虑维稳平衡。秦琼是那种最勇猛的战将,考虑到政治因素,排名靠后属正常,说水货就过分了
明后期太腐朽了,大家都只考虑个人利益,把大明吸得太过分了。袁崇焕洪承畴这些人实力还是有的,但他们本身是文官大员,威望不太够,对武将影响力太差,面对鼎盛时期的清军有点不够看。 秦琼可惜了,没听说过他有独当一面指挥方面大军的机会
吹牛逼的作用在于几百年后仍然有人认为他很牛逼。所以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每天大吹牛逼。
小编祖上应该是尉迟氏?不然秦琼打得尉迟恭投降不算。
历史上的秦琼远比说唐传里的角色勇猛出彩。
秦琼不算被高估啊,小编有点搞
纯属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