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苏东坡的政敌持有负面看法,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与苏轼相反。苏轼作为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政治观点往往被视为正义和为民请命的象征。因此,那些与苏轼政见不合的人,尤其是那些推行被认为对人民不利政策的人,自然容易受到人们的反感。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王安石
王安石是苏轼在变法问题上的主要政敌。两人对新法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认为其对百姓造成了危害。尽管如此,在“乌台诗案”中,王安石却为苏轼求情,表现出一定的政治胸怀。多年后,两人关系缓和,甚至一起游玩、和诗。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地方治理与政绩
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王安石在地方任职期间,以勤政爱民著称,治绩斐然。他注重民生,兴修水利,推广教育,深受百姓爱戴。
舒州通判:在任期间,王安石勤政爱民,治绩显著。他的政绩得到了宰相文彦博的赞赏,并被举荐给宋仁宗。然而,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
2、主持变法与改革
熙宁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开始主持变法。他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旨在解决北宋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实现富国强兵。
新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一系列财政和军事方面的改革。这些措施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为指导变法的实施,王安石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由他和陈升之共同掌管。这一机构的设立为变法的顺利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推动教育与文化发展
教育改革: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等经义取士。这一改革旨在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创立“荆公新学”: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立了“荆公新学”,推动了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这一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光
司马光与苏轼早年同属旧党,但后来因苏轼对新政保持客观态度而产生隔阂。司马光执政后全盘否定改革,而苏轼建议吸收新法的合理部分,导致两人关系进一步紧张。
1、政治主张与改革
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与王安石在政治上有显著的分歧,他强烈反对王安石推行的变法政策。为此,司马光曾离开朝廷十五年,专注于编纂《资治通鉴》。当王安石变法失败,司马光被召回朝廷后,他迅速废除了大部分新法,恢复了旧制。
重视民生与节俭:司马光一生推崇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认为治国的第一要务是节省民力、减少支出,主张轻徭薄赋、爱惜民力。这种思想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体现。
2、军事与外交成就
军事思想:司马光虽然没有直接指挥作战,但他对宋朝的国防政策有深入的思考。他主张和平而非妥协,反对轻易开启战端。同时,他重视战争的道义基础,认为战争应以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为出发点。
外交策略:在司马光的主持下,宋朝与周边国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外交关系。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了部分边境争端,为宋朝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史学与文学贡献
编纂《资治通鉴》:司马光耗时十九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余万字,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共1362年的历史。这部巨著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成就:司马光在文学上也有显著成就。他著有《司马光文集》八十卷等文字,其文风朴实无华、平淡闲远,抒发真性情、真自我。同时,他还善于将做学问与作文章结合起来,虽无意为文而文自工。
章惇
章惇是苏轼的一生之敌,两人早期曾是好友,但因政见不同而渐行渐远。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是北宋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1、政治与改革
推动熙宁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章惇被王安石任命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加集贤校理、中书检正,参与熙宁变法。
熙宁五年至七年(1072年-1074年),任荆湖北路察访使期间,在当地推动农田、水利、常平等事务。
哲宗亲政后,章惇继续推行新法,绍圣元年(1094年)拜左相,居相位五年,以“绍述”为己任,恢复青苗、免役诸法。
2、军事与边疆拓展
对西夏作战
绍圣年间,章惇力主对西夏作战,筑堡开边,取得重大胜利。
元符元年(1098年),取得平夏城大捷,击败西夏30万大军,迫使西夏于次年“叩关”求和。
边疆拓展
1099年,章惇命宋军进攻吐蕃,将吐蕃部分领土纳入宋朝版图。
多次击败蛮人,收复诸州,往西南开拓。
3、经济与地方治理
经济开发
经略湖北、湖南时,发展当地经济,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北宋内地割据势力。
在湘西地区招降少数民族首领数十人,设四十余州、四府,并大力发展稻作农业、商品流通与教育。
地方治理
在地方任职期间,如商洛县令、雄武军节度使推官等,政绩显著。
主持改进武器,增强宋朝军事实力。
4、文化贡献
书法造诣
章惇书法造诣较高,代表作有《草堂寺题记》《会稽尊候帖》等。
其书法作品被《宋人书法》《三希堂法帖》等收录,其中《会稽帖》堪称宋人信札的艺术珍品。
沈括
沈括相传为“乌台诗案”的源头,他举报苏轼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导致苏轼受到打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是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
1、科学贡献
天文学
改进浑仪、浮漏和影表等天文观测仪器。
主持修订历法,提出“十二气历”,比英国气象局使用的肖伯纳历早800多年。
深入研究日月形状、日月蚀原理以及日月轨道交点退行等问题,见解领先当时。
地理学
绘制立体地图,比西欧早700多年。
考察地理特征,提出雁荡山成因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比西方早700多年。
创作“飞鸟图”绘制“大宋天下郡守图”,提高地图精度。
物理学
最早记载地磁场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方早400多年。
演示声共振现象,类似实验迟至17世纪才在欧洲出现。
解释小孔成像和阳燧倒像原理。
化学
首次提出“石油”这一科学命名,并描绘石油形态与开采过程。
创造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
考察胆水炼铜过程并记录于《梦溪笔谈》。
数学
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前者为杨辉和朱世杰发展,后者为王恂和郭守敬完善并用于历法计算。
地质学
以螺蚌壳推论太行山昔为海滨的大陆沉积说。
据植物化石推断古气候变迁,比欧洲早约400多年。
2、工程技术
水利
主持治理沭水、汴河等水利工程,采用“分层筑堰法”测量地势,有效治理水患并开垦良田。
在安徽宁国倡导修筑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的良田。
军事
改进兵器、阵法、战术,提高军事效能。
绘制立体军事地图,比瑞士出现的地理模型图早约700年。
担任军器监,详定《九军阵法》,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3、文学与艺术
著作
撰写《梦溪笔谈》,涵盖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著有《长兴集》《苍梧台记》《江州揽秀亭记》等文学作品。
创作《乐器图》《三乐谱》《乐律》等音乐著作,对燕乐二十八调有深入了解。
4、政治成就
政治生涯
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担任多个重要官职,如三司使等。
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如治理水患、开垦农田等。
出使契丹,驳斥辽的争地要求,维护国家利益。
程颐
苏轼与程颐在礼法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两人交恶并导致苏轼后期卷入“洛蜀”党政,再次被贬。
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1、理学奠基
创立洛学:程颐与其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学说以“理”或“道”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一思想体系对后世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哲学贡献:程颐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认为儒家所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理一”;人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便是“分殊”。他还强调“性即理也”,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气禀不同,人性有善有恶。这些观点深化了儒学的哲学基础。
2、教育贡献
教育普及:程颐主张教育应面向大众,强调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他亲自讲学,开门授徒,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学制度:程颐创立了“讲学”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儒家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通过讲学活动,不仅传授了儒家经典和理学思想,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精神。
3、政治理念
仁政思想:程颐主张“仁政”,认为君主应该关心民生,为民谋福祉。他强调政治以道德为本,君主和官员都应以道德来感化和治理百姓。这一思想对后世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治观念:程颐还强调“礼治”,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他提倡在家庭内形成像君臣之间的关系,以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4、文化影响
著作流传:程颐的著作包括《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等,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这些著作不仅传承了儒家经典和理学思想,还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喜欢苏轼,但也不能因此就给苏轼的政敌戴上有色眼镜。但这恰恰是很多饭犯的错误,爱屋及乌,喜欢苏轼进而把苏轼的政敌一杆子打死。人都是有两面性的,要全面的看一个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