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的宏大叙事里,杨戬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夺目。他于三代弟子之中,光芒盖过众人,即便与十二金仙相较,亦毫不逊色。杨戬智计百出,行事缜密,遇乱不慌,武力更是出类拔萃。
私以为,若剥离法宝与道法的加成,仅论纯粹武力,杨戬堪称封神世界中的无敌战神。其最负盛名的武技,当属八九元功,而这功法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那神奇莫测的七十二变。
杨戬的师父,乃玉泉山金霞洞的玉鼎真人,位列玉虚门下十二金仙之一。但深究起来,玉鼎真人或许只是杨戬名义上的师父,八九元功大概率并非由他传授。
玉鼎真人的实力着实有限,可从旁证窥得一二。玉虚门下十二金仙中,公认实力垫底的是黄龙真人,其封神战绩可谓惨不忍睹,百战皆北。而与黄龙真人私交最为深厚的,恰恰就是玉鼎真人。所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推断,玉鼎真人的能耐也难以出众。
再者,细细梳理封神战事,每逢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若玉鼎真人真掌握八九元功这等逆天绝技,理应施展以扭转乾坤,可他却从未有过这般举动…… 由此可见,八九元功绝非玉鼎真人所授,杨戬背后必定另有修为高深的高人指点。

那么,这位神秘高人究竟是谁?不妨从杨戬的 “社交圈” 探寻线索。经层层筛选,女娲娘娘这位行事神秘的大人物,意外进入我们的视野。
女娲娘娘在封神中现身三次,其中两次都主动与杨戬有交集。一次是赐予杨戬 “山河社稷图”,用以对付白猿精袁洪;另一次则是亲自出面了结 “轩辕三妖” 之事。这足以表明,二人在此前便已相识。如此一来,诸多迷雾重重的 “悬案” 似乎有了破解的曙光。
其一,我们此前推测的大人物条件,女娲娘娘完全符合;更为关键的是,女娲娘娘身怀天下奇绝之能 —— 据古书《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记载:“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这意味着,女娲娘娘一日之内便能变幻七十次之多。
至此,答案呼之欲出。杨戬擅长八九元功七十二变,女娲娘娘对变化之术最为精通,且遍观当时及此前的大人物,无一能与之媲美。可见,女娲娘娘在抟土造人之后,并未停止对世间万物的关注与改造,她致力于提升人类的品质与能力。机缘巧合之下,杨戬得蒙她的青睐,获传八九元功。

那么,这一切与西游中的孙悟空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且看,既然 “变化” 之术是女娲娘娘的独门绝学,杨戬有幸习得,那白猿精袁洪呢?他同样精通八九元功七十二变,实力与杨戬不相上下。
在此我们大胆推断:白猿精袁洪的八九元功七十二变,同样源自女娲娘娘的传授。至于女娲娘娘为何将此绝技传授给一只猴子,虽暂无确凿证据,但不妨猜测,她或许是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实验,想要探究动物获得这种传承后会产生何种变化与发展。
这一猜测并非毫无逻辑支撑。前文提及,女娲娘娘亲自出面,指示杨戬用 “山河社稷图” 收服白猿精袁洪。其实,以阐教的实力,收拾区区白猿精袁洪本有诸多手段,女娲娘娘身为天道圣人,完全不必为此事亲自介入。然而,她既然出面了,便说明此事绝非小事。
她让杨戬以 “山河社稷图” 收服白猿精袁洪,很可能是因为此前对白猿精传授八九元功的实验并不成功,至少在精神意识层面未达预期,致使白猿精在阵营选择上出现偏差。

由此推测,女娲娘娘用 “山河社稷图” 收服白猿精袁洪,大概率是为了搜集实验数据,总结经验教训。那么,这与西游中的孙悟空又有何关联?
很简单,女娲娘娘通过对白猿精袁洪的实验,获取了大量数据,找到了实验失败的症结所在,并加以改进完善。最终,针对猴子修习八九元功的实验取得成功,孙悟空便是这一成功实验的最大受益者。
故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封神中的白猿精与西游里的孙悟空看似毫无瓜葛,实则关系紧密,千丝万缕。可以说,没有白猿精袁洪的 “失败” 作为铺垫,就难以诞生后来大闹天宫、威名赫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
七十二变也并非什么高深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