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曹魏的北方地区,就好比蜀汉的南中、东吴的山越,一直以来都是不稳定因素。
并州,比起幽州,更靠近羌胡族。
吕布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团——并州兵骑,就是产自此地。
曹魏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几乎都钉在这片土地上。
他曾当众斩杀胡族首领,任职并州刺史20多年时间里,政绩经常是天下第一等!
德行出众小楷模最初,出生在陈郡,作为本地的官吏,他的德行非常出众,以至于邻里乡亲都把他视为楷模。
那感觉,就像是全村的希望。
曹操还在担任司空的时候,就曾征召他担任漳县的县长。
这也许只是一次尝试,试过后,曹操发现:真香!
后续就让他担任了乘氏、海西、下邳的县令,所到之处,政绩都相当出色。
眼见他这么有能耐,曹操就给他升官,做了丞相西曹令史和西曹属。
只不过当时的他依然还是籍籍无名的存在。
他,就是梁习,字子虞。
恩威并施治并州206年,曹操剿灭降而复反的原并州刺史高干,彻底占据并州。
不过,当时曹操手头上并无太多合适的人选,就让梁习以别部司马的身份暂领并州刺史。
意思就是,梁习呐,你就跟之前一样,试试看,好了就给你转正!
当时的并州刚经历战乱,动荡不堪,官员和百姓不少都逃往边界的羌胡部落里。
整个州中的豪族更是拥兵自重,四处为害,互相煽风点火。
总之一个字:乱!
梁习走马上任后,采取怀柔政策,对豪族们以礼相待,并内推他们做官走上正道。
把豪族都收拾妥帖后,梁习又征发壮丁入伍,刚好去充实即将出征的军队。
在那些壮丁出征后,梁习又将他们的家人总计好几万口迁移到邺城,作为人质。
胆敢不服从管治分配的,梁习就动用武力,曾经斩杀一千多叛逆之人。
这样一套操作下来,当地的豪族实力大大削弱,甚至逐渐被同化,前来归顺的人数以万计。
同时,梁习还将单于和各个诸侯收编入户,在并州境内打工。
整个并州在梁习的恩威并施下,边境清静,百姓安居,民众乐业,依法守法。
梁习的治理深受当地人民拥戴,多数人都认为没有哪个刺史做得比他好的。
曹操十分欣赏,就将他转正,正式任命为并州刺史。
当众斩首震鲜卑当时鲜卑部落有个首领叫育延,是并州边境的一个心头大患,常常来搞事情。
有一回,育延带着五千多骑兵闯入并州内,跟梁习见了面,说要进行贸易往来。
梁习认为来者不善,但如果拒绝,想必对方可能会怨恨,招来武力麻烦;如果直接在境内贸易,则容易影响到百姓生活。
思来想去,梁习就跟育延约定在一座空城里进行贸易,并安排人手布置相关防范工作,最后带着官员和一队人马前往约定的贸易地点。
这时候,突发事件:负责贸易工作的官员抓了一个鲜卑人。
育延大为惊讶,居然敢抓老子的人?他下令手下弯弓搭箭,把梁习等官员围了起来。
官员们都吓坏了,不知所措。
梁习非常淡定,他叫来那个抓人的官员,问:你为何要抓那个鲜卑人?
官员如实禀报,是因为那个鲜卑人抢掠百姓。
于是,梁习让育延出来,当场指着他的鼻子痛骂:
你们胡人自己犯法在先,官员们依法办事,你怎么敢命令骑兵弯弓搭箭来威胁我?
说完,不等育延辩解,梁习立马将其斩杀!
育延的手下胆子都被吓破了,只得缴械投降。
至此,鲜卑族再也不敢入侵并州,毕竟,这分明就是一个“黑市”啊!
速派追兵斩叛胡213年,并州划入冀州,梁习则干起了别的职位,直属领导就是曹操。
梁习虽然暂时卸下并州刺史的头衔,但他依然兢兢业业治理着边境。
他曾经带着600个农夫在道路旁边的田地耕种粮食,给百姓和牲口取用。
后来单于入朝进贡,西北方面也持续了一段安稳日子。
217年,曹操从汉中带回主力部队到长安,只留下乌桓王鲁昔屯扎池阳,并在卢水做军事防御工作。
这鲁昔是个痴情种子,他很思念住在晋阳的妻子,担心这样下去,两人恐怕再也无法相见。
不爱功名爱美人的鲁昔,带了500名比较忠心的骑兵就反叛逃回并州。
抵达之后,鲁昔将军队藏于山谷,自己单骑入晋阳,带了妻子出城,准备远走高飞。
鲁昔是一位弓马娴熟的勇士,因此官员们都畏惧不敢追击。
梁习得知这个消息,迅速派了从事张景招募了一队鲜卑骑士追击。
这鲜卑骑士同样善射,鲁昔因为载着妻子跑得慢,结果被追上射杀!
曹操一开始听闻鲁昔出逃,非常忧心。
后来又传来梁习命人成功阻击射杀鲁昔的捷报,总算放了心,梁习也被封为关内侯。
结语曹丕继位后,并州再次被划分出来,梁习也重新担任并州刺史。
梁习的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并州的治理。
20多年如一日,他大概也是把并州当作自己故土一般热爱。
因此,任职期间,梁习的政绩经常都是天下第一!
没错,后来还衍生了一个成语典故:梁习治最。
梁习,一个在星光熠熠的曹魏集团,没什么存在感,却有着难以替代作用的人物。
历史的发展,不该让这样的“小人物”被掩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魏略》)
在你看来,梁习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