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强第一次听说香港的“优才计划”,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那时,酒桌上的话题已经从“孩子去哪补习”转到“身份规划”上。一个朋友拍着桌子,说自己成功拿到“香港临时身份”,言辞间满是炫耀:“等几年转正,小孩就可以在香港读书了,轻松、低卷,还能享受低学费的红利!”
阿强听得心动。他是个普通的中产,但从未甘心只做个“普通人”。他觉得这是一条“捷径”,一个能让孩子未来少奋斗十年的机会。当晚回家,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妻子小梅看着他,半开玩笑地说:“你别一头热啊,怕是黄粱一梦。”阿强不服:“你等着看吧!”
几个月后,阿强果然拿到了“临时身份”,心里像吃了蜜一般。他将身份文件拍下来发朋友圈,配文写着:“梦想照进现实!”点赞无数,阿强觉得自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入境香港的第一天,阿强充满期待地看着眼前的繁华街道和高楼大厦,觉得这一切仿佛是新的开始。然而,当他进入自己租下的“公寓”时,心中那点骄傲很快被现实击碎——这间所谓的公寓不过是个勉强放得下一张床的小房间。窗户窄得只能透进一点点光,墙上还挂着老旧的电线。
第一夜,阿强躺在硬邦邦的床上,听着隔壁邻居吵架的声音,辗转反侧。清晨起来,他打开窗户,迎面而来的不是清风,而是楼下烧腊铺的浓烈油烟。他轻声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说:“忍一忍,这只是个开始。”
为了续签,阿强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内地与香港之间。他成了机场的常客,手里总是拎着装满文件的包。每次安检时,他习惯性地检查护照和各类证明,生怕遗漏任何一份关键材料。一次在飞机上,他累得几乎趴在餐桌上睡着了。乘务员轻轻叫醒他时,他抬起头,眼里满是血丝。
小梅在家里带着孩子,一人忙前忙后,渐渐地情绪变得低落。她质问阿强:“你这样两边跑,图什么?我们真的过得更好了吗?”阿强沉默不语,心里像被石头压着。他想说“这是为了孩子”,可看到小梅的疲惫眼神和儿子的作业本,他忽然觉得,这句话已经不够安慰人心了。
阿强的儿子小宝转入香港学校后,很长时间没能适应新环境。课业内容不同,语言也不通畅。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在台上讲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家长们时不时点头微笑。小宝坐在座位上,低着头,用手指搅着衣角,眼里闪着泪光。阿强注意到了这一幕,心里刺痛,却只能装作若无其事。
回家后,小宝摔门而入,把书包甩在地上,大声喊:“我讨厌这里!”小梅抱住他,安慰着:“我们会好起来的。”而阿强只是站在门口,握紧的拳头松了又紧。晚上,小宝睡着后,阿强坐在床边,一遍遍地看着租房合同、消费单据和纳税证明——这些续签所需的材料,如同一层层冰冷的枷锁,将他和他的家人牢牢捆住。
七年过去,阿强如愿拿到了香港的“永久身份”。可这份“胜利”并未带来多少喜悦。孩子的成绩并未显著提升,小梅的脸上多了几分憔悴,他们的存款也几乎耗尽。这一路上,为了维持“身份”,他们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了想象。
一个夜晚,阿强独自站在维多利亚港边,看着闪烁的霓虹灯,思绪混乱。他回想起当年那个为了身份拼尽一切的自己,觉得这一切像场笑话。香港的繁华仍在,而他却像个落魄的过客。嘴角微微一弯,他自嘲地低语:“薅羊毛?原来这毛不是那么好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