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名将很多,周总理最欣赏的5位战将,其中大将2人,上将3人

巨龙大世界 2025-04-16 10:21:37

【前言】

周恩来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挑选将领方面,他眼光独到。他既看重一个人的军事本事,更看重其政治素质,特别喜欢那些既聪明勇敢又忠诚可靠的将领。在众多的开国将帅里,有五位将军因为战功赫赫,再加上和周总理有着特别的感情,所以成为了他最信任的军事助手。这五位将军有的擅长制定战略,决胜千里之外;有的勇猛无比,战场上无人能敌。他们一起书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辉煌篇章。

【一、陈赓大将】

1924年,在黄埔军校的大操场上,21岁的陈赓学着蒋介石走路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可就是这么一闹,他被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给盯上了。这位来自湘乡的小伙子压根儿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巧合,让他和周总理结下了37年的革命交情。到了中央特科那几年,陈赓用了个假名“王庸”,当上了情报科的科长,跟周恩来一起在上海的秘密战场上打拼。他有时穿着笔挺的西装在租界里晃悠,有时又穿得破破烂烂在码头上混,好几次都在最危险的时候保住了党中央。1931年,顾顺章叛变了,陈赓帮着周恩来在短短72小时里把中央机关全都转移了,这事儿在中共的隐蔽战线上可是出了名的。

抗战那会儿,陈赓带着386旅打了几场超牛的仗,让日军气得直接在装甲车上写上骂他的话。有个叫卡尔逊的美国军事观察员都说,他们打得太棒了。到了1943年秋天,陈赓又指挥太岳军区的部队,把日军的一个大队给全灭了,还干掉了他们的少将服部直臣。这样一来,冈村宁次费了好大劲搞的什么计划,就成了个大笑话。

说到周陈之间的深厚感情,1947年小河村那档子事儿最具代表性。那时候,中央打算让陈赓回陕北帮忙,他在一次喝酒的时候直接说:“这事儿得靠周恩来和毛主席联手。”结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陈赓的部队成功渡过黄河,完成了那个重要的战略布局。这事儿传开了,大家都夸周总理指挥有方,真是把统帅的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粟裕大将】

1946年夏天7月份,苏中地区打了一场大战。粟裕带着3万人的队伍,跟国民党那12万装备精良的美械部队干上了。结果,他连着打了七仗,每仗都赢,总共干掉了国民党5万3千多人。这胜利的消息一传到延安,周恩来在军委开会时就说:“这位粟裕啊,他虽然没上过军校,是个侗族人,但这回可是真露脸了,他的战略眼光,那是一等一的好!”到了1948年9月,济南那边又开打了。粟裕这次大胆提了个建议,说咱们得怎么怎么着,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听,立马就支持了他。结果这一仗,粟裕指挥着华东野战军,把黄百韬、黄维的兵团都给灭了。60万的解放军对上80万的国军,最后咱们还赢了,这简直就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事儿传到斯大林耳朵里,他都惊讶得不行。后来,周恩来还评价说:“粟裕这人,打仗是真有两把刷子,不服不行!”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粟裕因为身体不好没能去朝鲜战场,但他给出的点子却被周恩来总理看中了,后来就变成了志愿军轮流去朝鲜打仗的新方法。到了1955年给大家发军衔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还感慨地说:“粟裕同志真是智勇双全啊,可惜没能在战场上大展身手。”不过,这位没戴元帅帽的粟裕,一直都保持着低调不张扬的好品质。

【三、杨得志上将】

1935年5月,在大渡河边,24岁的杨得志领着红1团的17名勇士,硬着头皮闯过了那道天险。他们手头就只有一条小船,杨得志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管不了那么多了,上!”这种啥都不怕的劲儿,一直伴随着他这位“猛将”的军旅生涯。到了1951年2月,周恩来在北京见到了即将去朝鲜的杨得志,还特别提起了“三杨”——“三杨开泰嘛”。在朝鲜战场上,杨得志带着19兵团使出了“新花样”,上甘岭一战打得美军直摇头,说这是没法招架的。再到1953年的金城反击战,他一声令下,上千门大炮一块儿开火,给抗美援朝打了个漂亮的收尾。

最能展现周总理对某人深信不疑的,是在1979年那场咱们跟越南的自卫反击战。那时候,已经68岁高龄的杨得志将军,被紧急任命为昆明军区的头儿。他琢磨出来的打仗法子,邓小平和军委那帮人都觉得不错。等仗打完了,周恩来总理在医院里听大家伙儿汇报情况,他拉着杨得志的手,说了这么一句:“老杨啊,你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了!”

【四、许世友上将】

1963年3月份,在南京军区的比武大赛现场,已经58岁高龄的许世友,主动向周恩来总理发起了扳手腕的挑战。周恩来总理呢,他巧妙地运用形意拳的招式,轻松化解了许世友那少林功夫里的刚猛劲儿。这一来,许世友这位在战场上勇猛无比的大将,也是打心底里佩服:这事儿后来就被传为佳话,成了他们两人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深厚情谊的一个鲜活例子。

许世友在军队里的经历简直就像个传奇。1947年那场孟良崮大战,他带着第九纵队苦战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成功地把红旗插上了孟良崮的山顶。后来,毛泽东这样夸他。到了1948年的济南战役,许世友又用了个新招,叫做“八天拿下济南城”,这可是我们军队第一次打败了有10万大军防守的大城市。胜利的消息一传回来,周恩来就自己写了份嘉奖的命令,说许世友真厉害。

在那个不寻常的时期,周恩来总理多次出手相助,让许世友将军避开了不少风波。到了1971年某个重要节点之后,还是周总理亲自安排许世友住进了中南海,还特别告诉他:“给你的这份特别安排,是因为相信你的忠诚和正直。”

【五、李克农上将】

1955年那会儿,给李克农发了上将军衔,把好些将军都给惊着了。可周恩来一句话,就把这事儿说透了:这老兄的本事,得从1931年那会儿讲起。那时候,顾顺章叛变了,党中央差点儿就玩儿完了。好在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他们仨,组了个“特别小组”,愣是在敌人动手前把情报给送出去了。周恩来后来还提过,说抗战时候,李克农在延安办的情报训练班,愣是培养出了128个高手,连毛泽东都夸他呢!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李克农掌管的情报网可给三大战役送去了超过七成的关键情报。说到淮海战役,他让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瑰反水了,这家伙就像是咱们安在敌人肚子里的一把尖刀。周总理还打趣地说过这么一句:

【结语】

真正的将军情怀不计较个人得失,它是建立在大家共同的追求之上。出色的军事领导,既要有陈赓那样的灵活应变,粟裕那样的深谋远虑,还得有杨得志那样的不屈不挠,许世友那样的勇猛果敢,以及李克农那样的细致入微。而最重要的是,得像周恩来那样拥有宽广的统帅胸襟。一支强大的军队,不光得有威风凛凛的战将,更得有能识别英才的统帅。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传递,正是让军队变得强大的最关键的动力所在。

3 阅读:1687
评论列表
  • 2025-04-17 16:22

    1979年周总理在医院握着杨得志的手?虽然我们希望总理越南自卫反击战胜利后还健在。

  • 2025-04-17 15:00

    小编有点常识好吧!79年还拉着杨得志的手!谁都不服就服你

  • 2025-04-17 17:28

    你连历史都搞不懂,还到这里哔哔歪歪,76年三位国家最高领导先后去世,79年周总理在世上吗?

  • 2025-04-17 14:58

    总理1976年逝世的,1979年怎能还评价杨得志将军呢?

  • 2025-04-17 17:32

    南昌起义时,陈赓已经是周总理的得力干将。小编没有常识就不要出来丟人现眼。

巨龙大世界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