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为何不屑于成佛?她还有一个身份,如来也得称一声“尊者”!

少一点离别泪 2023-08-29 18:18:15

在中国,无论男女老少,恐怕没有一个人不认识观音菩萨。

在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影响力足以与佛祖相媲美。然而,为何在整个佛教体系中,观音菩萨依然选择保留其“菩萨”的身份,不愿成佛?

更令人惊讶的是,观音除了佛教身份外,还有一个让如来佛祖也得称之为“尊者”的神秘身份。

本文笔者将探讨这个问题,尝试揭开观音菩萨多重身份背后的神秘面纱。

01

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鲜有作品能像《西游记》那样深入人心,并在其中为观音菩萨这一神祇塑造了如此重要和复杂的角色。

从故事一开始,观音的影响力就无处不在。

在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中,观音菩萨的威望如此之高,以至于连玉帝也得给她三分面子。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观音在整个神仙体系里的地位。

在多个场景中,观音与玉帝交流甚至给指导,无论是处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问题,还是与玉帝讨论如何救度唐僧取得真经,她都展示了超凡的智慧和慈悲。

在《西游记》的故事进程中,观音菩萨多次出手解决了各种看似无解的困难和灾难。

无论是在火焰山救下困扰唐僧一行的沙僧,还是在白骨精、黄风怪等妖怪作乱时施以援手,观音总是能以其智慧和慈悲为师徒四人解决问题。

甚至在孙悟空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时,也是观音出面游说,使他得以释放并获得皈依佛门的机会。

观音菩萨在整个《西游记》中的影响力与佛祖释迦牟尼相差无几。她不仅是唐僧取经团队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救星,更是各路神仙、妖怪都得尊重的存在。

在故事的多个环节中,观音与如来佛祖共同出现,共同商议重大问题,显示了她不仅是一个菩萨,而且是一个具有极高威望和智慧的菩萨。

总得来看,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的角色,远不仅仅是一个救苦救难的神祇,她更是一个象征着无尽的智慧、慈悲和力量的重要角色。

她的出现往往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转折点,也是全书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的观音,无疑让她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剧中的观音和如来几乎是平起平坐,而在称呼上,为何观音会比如来“低一个等级”。

02

观音菩萨与七佛之师的身份之谜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身份,显然不仅仅局限于一名大慈大悲的菩萨。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如来佛祖和孙悟空的描述中,她被冠以“尊者”和“七佛之师”的尊号。

这些尊号为观音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也同时产生了与传统佛教经典的矛盾。

在《西游记》第八回中,如来佛祖询问谁愿意下凡东土取经,观音菩萨应声而出。如来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称她为“尊者”。

这一称呼不仅突显了观音的威望和地位,也可能意味着她拥有不为人知的额外身份或者特殊的修为。

尊者这个词,在佛教中通常是对高僧或者已经得到某种证悟的人的尊称,很少用于对菩萨或佛的称呼。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第十五回中,孙悟空更是称观音为“七佛之师”。

这个称号意味着,观音可能是过去七位佛祖的导师或者启发者。然而,这一点与传统佛经中的记载存在明显的出入。

在佛经中,被普遍认为的“七佛之师”是文殊菩萨。

据《长阿含经》和其他经文记载,这七佛包括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这种矛盾可能源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创作自由,或者是对多种传说、信仰和文化元素的综合。

事实上,尽管《西游记》在很多方面都深受佛教影响,但它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而非严格的宗教或历史记载。

吴承恩可能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复杂性,特意赋予观音这样的多重身份。

观音在《西游记》中的“尊者”和“七佛之师”的称号,虽然增加了她的神秘性和复杂性,但也引发了与传统佛教观点的不少矛盾和讨论。

这些矛盾不仅让观音这一角色更加引人入胜,也反映了《西游记》作为一部融合了多重文化和信仰的伟大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深度。

03

观音菩萨与道教的渊源和身世背景

观音菩萨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多重身份和广泛的影响,除了作为佛教中大慈大悲的救度者,她在道教体系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在道教的传统和文献中,观音被认为是“慈航真人”,这一身份不仅丰富了她的故事和传说,也让她在道教和佛教的交融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在道教经典和传说中,观音菩萨被视为慈航真人,这是一位在道教体系中,具有极高地位和威望的神仙。

慈航真人不仅是道家教派创始人之一元始天尊的弟子,而且还是被尊为“十二金仙”之一的重要人物。

元始天尊在道教中被认为是最高的神祇,而十二金仙则是他最重要的弟子和继承者,因此,观音作为慈航真人,其在道教中的地位极为崇高。

在某些道教文献中,观音的道教身份甚至被认为是其原始身份,即她“前隶于仙”,后来才“宏教于佛”。

这一观点进一步强调了观音在道教和佛教中的双重地位,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不同宗教和信仰体系的包容和融合。

观音作为慈航真人和观世音菩萨,成为了仙佛合一的最佳象征。她不仅涵盖了佛教的慈悲和智慧,还具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和成仙的理念。

这种多重身份,使她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受人们尊崇和信仰的神祇之一。

综合来说,观音菩萨在道教中作为慈航真人的身份,不仅提升了她在宗教和文化中的地位,也使她成为了一个融合了多重信仰和哲学的复杂而深刻的符号。

她既是佛教中救苦救难的大菩萨,也是道教中追求真理和长生的高级神仙,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宗教和哲学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04

观音菩萨的菩提心与普渡众生的伟大慈悲

观音菩萨在佛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中,一直被视为大慈大悲的化身,其背后所蕴含的菩提心和普渡众生的精神,更是让无数信徒感到敬仰和感动。

菩提心是指向往成佛的愿心,同时也包括救度一切众生的宏愿。

观音菩萨拥有坚定的菩提心,这是她愿意投身于救度众生、消除世间痛苦的最深层原因。

她的菩提心,不仅仅体现在对自己修行的坚定,更体现在对所有生命的无量慈悲。

观音菩萨的慈悲,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或心念上,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无论是在经文描述中,还是在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中,观音都以各种形式出现,以各种方式来救济处于困境和痛苦中的众生。

从解救受困的动物,到拯救陷入灾难的人们,观音菩萨都不遗余力地展现了她的大慈大悲。

最令人敬仰的是,观音菩萨因为慈悲的本性,甚至放弃了成为佛的机会,选择作为一名菩萨留在人间,继续她的救度之旅。

这种自愿降低自己位阶的行为,完全出于她对众生苦难的深刻理解和无尽的慈悲,也让她在信徒心中的形象更加崇高和神圣。

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不仅仅是佛教或道教的教义,更是一种普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

她的形象和故事,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都有所体现,成为了一种超越宗教界限的普世价值。

观音菩萨的菩提心和无量慈悲构成了她独特而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使她成为了信仰和尊崇的对象。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慈悲,用她的存在提醒我们:在这个充满苦难和不公的世界里,慈悲和善良依然是最有力量的存在。

05

结语

观音菩萨,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无数故事和身份。

从佛教到道教,她都是一位备受尊崇的神祇。她的多重身份和深厚的底蕴,使她成为一位跨越宗教界限的重要人物。

最终,她选择不成佛,但这不是因为她没有成佛的资格,而是因为她的慈悲和对众生的关心。

这样的观音,无疑是最符合中国宗教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神祇之一。

12 阅读:4267
评论列表
  • 2023-08-31 12:28

    佛本是道 吗 佛修来世 道修今生 道才是本土的吧

    扮熟ampampx27无可取代的魅力 回复:
    道指的是大道,并不是道家的道
  • 2023-10-06 22:15

    继续忽悠[呲牙笑]

  • 2023-09-03 14:58

    简单,观世音这活可到处公务旅游,公务吃喝玩乐用,到处搜罗天才地宝,救助良善救助苦难,《心经》早赤裸裸明示,哪些众生产销天理无知,一时选择困难症观世音,哪些老六产销天理良知消费大聪明,无量众生,疾速成就,跑得飞起无上正觉至道,是真的消费大聪明消灾解难,恢复回复能力能量跑得飞起;人事人和交易投资保值升值,根本无化解危机必要,这货,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没起消费欲,不垢不净没交易投资保值升值不清净,不增不减没有神通地利真法善法加,地煞地空地劫减去厄消灾,消费运营管理生产全无危机,别人出淤泥而不染事业,生活身心清净,物质精神富足权贵没身心烦恼快活得很,人家交易投资保值升值,心如莲花创造建设创新产能供养牛,如实觉照物归其位人用其贤保值升值善缘正业红火气运发达,出淤泥而不染事业生活,身心富贵少危机苦难纠缠搓磨;神通地利变易变好劳动出力出智慧收益,智慧智脉旺何其自性,如意宝珠,能生百千万法,单挑还是组队在神通地利专业领域那都是相当牛B,牛气哄哄是真才实料真智慧消费运营管理生产,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不迷惑不是身心不稳,抖小聪明半壶水晃荡水货只能干某一环节胜任一时重用就会败公坑私压废!这职位是爱搞人搞事

  • 2023-08-31 13:00

    连猴子都成佛了,难道菩萨比佛地位更高?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如来是佛,而不是菩萨

    墨羽巽翔 回复:
    那是小说,佛教只允许男性人类成佛,其他都不行
  • 2023-09-01 04:01

    观音菩萨正法明如来是白叫的吗

  • 2023-09-23 23:09

    还有一个身份是五方五老之一

  • 2023-10-16 06:35

    成为天尊比佛好过千万倍

  • 2023-10-26 16:39

    还有一个身份是娼妓

少一点离别泪

简介:少一点离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