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放军接到去新疆边境的塞图拉哨所驻防的任务。
1950年3月,解放军第五师的一个加强连接受了本次任务,先行前往塞图拉哨所。
没想到,在这次行动中他们竟能发现一支“迷失多年的守边者”。
当解放军翻越雪山终于抵达哨所,眼前场景令人震惊:
哨卡外插着一面破旧军旗,褪色到图案都看不清。
哨卡里有几个瘦骨嶙峋的人,穿着破烂军装,蜷缩在寒风里,脸上满是冻伤肿裂的痕迹。
他们听到脚步声,起初警惕地举起锈迹斑斑的枪。
可当看清来者是身着军装的队伍,瞬间就红了眼眶,激动地拉着解放军战士的手,颤巍巍地问:
“你们咋这么久才来?怎么又换装了啊?”
原来,这是一支被遗忘了整整四年的国民党守卡士兵。
他们还以为解放军是换防部队,一边埋怨迟来的“同胞”,一边痛哭出声,根本不知道天下已改旗易帜。
他们从 200 多人坚守到只剩 8 人,忍受着极寒与饥饿的折磨,每天盼着能看到换防或补给队伍,却一再失望,被彻底抛在脑后。
这些年,他们靠附近赛图拉小镇居民偶尔施舍的一点食物,还有自己捡拾的牛粪生火取暖。
他们日复一日挣扎求生,再难熬也死守哨所,誓死保卫国家的领土安全。
当来驻防的解放军了解到背后的故事后,一个个都红了眼眶。
还有解放军战士被守卡士兵的精神所感动,而流下了眼泪。
那么这支部队为什么会被遗忘?后来他们怎样了?
塞图拉哨所的地理与历史塞图拉哨所,处在新疆皮山县城以南 400 多公里的边陲地带。
这是片被高原和冰雪拥抱着的土地,方圆百里人迹罕至,离最近的居民点塞图拉镇都有 15 公里远。
因为这里平均海拔高达 3800 米,因此终年寒风猛吹。
低温把大地冻裂,空气中氧气含量连平地的一半都不到,差不多到了人类生存极限。
但这片被叫做“生命禁区”的地方在历史上可没被轻视,就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塞图拉哨所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赛图拉处在昆仑山山脉深处,三面环水,一面是险峻断崖。
这样的地形,从古至今都让它具备战略价值。
赛图拉所在的新藏公路,自称“天路”,也被众多极限运动挑战者当作探险的终极目标。
没亲身行驶过的人,绝对想象不出这条路的险峻。
海拔不停攀升,从平原到永冻土地带,岭道上的风雪以及暗藏的雪崩、坠石随时能把人吞没。
无数的达坂消磨着人的毅力,翻过一个,下一道更险,这都是人类对自然既妥协又挑战的体现。
但在赛图拉,这条路又染上了浓厚历史色彩。
从古至今,这里就是连接南疆和外界的关键。
从地图上瞧,塞图拉正好在丝绸之路南道的咽喉位置,甚至能当作通往南亚的重要通道。
就因为这样,这里一直被惦记,清末时更是英俄争夺中亚利益的重要目标
清朝为保卫疆土,重用大将左宗棠,平定了新疆地区。
1877 年战事结束后,为保证南疆局势稳定,左宗棠挑了一支精锐队伍,向南疆边界最偏远、最危险的地方行进。
历经一个月,他们骑马、驮骆驼,几乎用尽所有体力,才在塞图拉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建起第一个边防哨所。
左宗棠当年可没随便画个边界就算了,他明白南疆稳不稳,塞图拉的位置特别重要。
于是,这个哨所不光驻兵巡逻,还成了整个南疆边境防线的核心支撑点,慢慢辐射出多个哨所。
当时清军不但得应对南疆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得防备英国殖民者的不怀好意。
为了守住土地,这里成了重要的战略据点,周边几百公里的边防线都依靠塞图拉。
此后,不管是晚清、民国,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这片高地都未曾失守。
在这里驻守的人们,一直坚守着我们的版图底线。
哪怕条件恶劣到让守军四年都见不到外人,他们也以顽强的毅力屹立于此。
国军的最后坚守从清廷到国民政府,在塞图拉一直有驻守的人在。
可后来驻守在此地的国军部队,从未想过他们会被人遗忘四年。
当国民党撤往台湾后,他们没接到离开的命令,也没得到任何后续指示,一切忽然静止。
四年来,他们守着这片风雪荒原,盯着远方路口。
他们盼着换防的同胞,或者哪怕送来一点补给的身影,可啥都没等到。
没粮食,没棉衣,没像样居住条件,哨所物资早耗光。
为生存,他们得靠赛图拉镇好心居民有限援助,或靠积攒牛粪引火做饭,可哪怕只是维持生命,也越来越难。
塞图拉恶劣环境无情消磨他们身体和意志。
平均海拔 3800 米的高原,稀薄空气让他们整天胸闷气短,呼吸都成了折磨人的事。
哨卡那点土坯垒的简陋掩体,根本挡不住北风侵袭。
夜晚气温降到零下几十摄氏度,他们只能挤一起相互取暖,即便这样,仍有人因冻伤和肺炎倒下,再没起来。
补给断绝岁月,意味着连基本抗争更徒劳。
每个人瘦得几乎只剩骨头,眼神却死死盯着边境线方向。
最后,队伍从当初 200 多人,减到只剩 8 人。
他们不能走,不能离开,荒原上那些年积下的小土堆提醒他们:逃离是背叛,死守是唯一选项。
没军装换穿,破旧衣物早看不出原色。
他们默默咽下饥饿,把最后一丝力气留给职责,留给国境线。
直到解放军到来,他们也没松懈。
听到脚步声,他们仍挣扎着拿起锈迹斑斑步枪,想维持哨所安全。
看到一队身穿军装的人从山间走近刹那,哪怕每人眼圈发红、握枪的手抖,他们还是固执把武器对准陌生人。
当解放军走近并交谈后,他们才确定来者是接替他们的部队。
随后驻守在此地的守军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却又强忍着激动和慌乱。
“你们咋这么久才来?怎么又换装了啊?”
一句话道出了四年来的心酸和苦涩,也道出了时代的变迁。
然而即便他们是国民党部队,他依旧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驻守在边境的功勋值得人们的肯定。
解放军的接管与英雄的归宿解放军战士得知情况后,先安抚这8名国军士兵的情绪,慢慢为他们讲述外面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做主,一个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崭新时代来了。
他们被国民党彻底遗忘,但中国从未忘记任何一寸土地,更不会忘记守卫祖国边疆的人。
新中国也愿意接纳他们,毕竟他们一直驻守在这里,没让周围虎视眈眈的邻国将这块土地强占了去。
他们也是祖国和人民的英雄。
众守卡士兵一听自己竟然被视为英雄,再也忍不住心中的苦楚,全部抱头痛哭。
最后解放军也顺利的接管了这里。
如今的赛图拉有了新模样,虽说它依旧偏远,可现代化的生活已开始在山间扎根。
当年的哨所遗址离镇区还有一段距离,全新的居民点三十里营房镇,已然成为充满生机的“喀喇昆仑第一镇”。
但不管赛图拉怎么发展,它背后的历史分量、地理的险峻,丝毫未减。
守卫在这里的无数英雄,为了祖国的边疆,奉献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在在赛图拉不远处的康西瓦烈士陵园,是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最好证明。
康西瓦: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在赛图拉不远处,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渐渐映入眼帘,那便是康西瓦烈士陵园。
它坐落在昆仑山山脚的深寒之地,被雪山环绕,其存在宛如一块冷峻的界碑,记录着历史的风霜和烈士们的鲜血。
这里的宁静令人敬畏,风声呼啸,却遮不住那段悲壮的历史。
而且康西瓦可不是普通的地名,它还曾作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重要据点。
1962 年,为驱逐入侵的印军,新疆军区的部队,从冰封雪冻的神仙湾到扎西岗的 600 公里战线,发起猛烈反击。
当时的康西瓦被用作军区前线指挥部。
此战把印军打得狼狈不堪,牢牢守住了祖国的西部边陲。
然而,激烈战斗带来了巨大牺牲。
那一年,很多年轻生命突然消逝,在高原冻土上化作无言的丰碑,他们的名字都刻在陵园的一座座墓碑上。
巍然屹立的纪念碑上,“保卫祖国边疆的烈士永垂不朽”13个大字在雪光下闪耀着耀眼光芒。
碑下,是百余位烈士的长眠之所。
有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也有近年来因高原环境牺牲的官兵。
有些战士在这里连姓名都没留下,墓碑上只写着“无名烈士”。
陵园前的路安静极了,偶尔有车辆驶过会鸣笛向烈士致敬。
站在其中,一抬头就能看见高悬在喀喇昆仑山上的几个硕大文字:“弘扬喀喇昆仑精神”。
在这里,能看到一些过往者的自发举动。
他们中既有曾驰骋边疆的老兵,也有从全国各地自驾来表达敬意的普通人。
他们常常排成一排,面对纪念碑鞠躬行礼,有的甚至捂脸哭泣。
这种不约而同的仪式,不是官方组织的,却比任何公开表彰都更真实、更有力。
结语塞图拉哨所的存在,乃是中华民族坚韧守护精神的一种体现。
自清朝左宗棠收复新疆起,历经清兵、国军,直至新中国的解放军。
这片高原上每一代的驻守者皆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命运虽坎坷,可他们却始终凭借鲜血和意志捍卫着祖国的边疆。
这些曾经的驻守者,有的长眠于此,有的浴火重生。
他们的故事令人敬佩,还在无形中传递出一种精神——一种无论如何艰难都要守住家园的责任感。
如今,塞图拉哨所不再那么神秘,但其意义从未减弱。
作为我国边防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驻防条件虽有所改善。
可这里依旧严峻,守军士兵也无法轻松应对。
每天的巡逻任务,他们依旧要面临酷寒大风与高原缺氧的考验。
而这些驻守边疆的年轻士兵,正在传承着先辈的精神,用脚步丈量边陲,以坚守诠释忠诚。
边防不只是军事,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地图上看到的疆域边框能够维系的关键所在。
塞图拉哨所,虽遥远,可那片土地始终与我们紧密相连。
这里的旗帜照样飘扬,那些小小的身影,始终站成祖国边疆最坚固的一道屏障。
参考资料:
喀喇昆仑上,守护祖国西陲的冰峰哨卡------新华每日电讯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