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家住在城市边缘的张丽起床后,在门缝里发现了儿子放的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妈妈,我不想读书了。
”这句话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她的心头。
一瞬间,张丽愣住了,她试图理解儿子内心的挣扎。
她记得儿子从小就问她很多关于世界的问题,但现在,这些好奇心都被繁重的学业和压力压得不见踪影。
儿子在信中写道,每天早上被闹钟叫醒时,他多么希望能再多睡一会儿。
他说,学习负担太重,作业堆积如山,高中生涯似乎成为了一个无尽的黑洞,把他的精力全部吞噬掉了。
他只想有一个自己能掌控的时间——这句话刺痛了张丽的心。
他提到,隔壁王叔叔家的儿子和楼上张阿姨的女儿,尽管没有走传统的读书路线,现在却过得很成功,自己开了修理店或成为了美容院的店长。
为什么这些看似“另类”的选择,反倒让他觉得充满意去尝试的魅力呢?
他问妈妈,读书是不是真的唯一出路?
他毛遂自荐,自己在游戏和汽修方面有天赋,他更希望能走自己的路。
张丽明白,无论如何得先冷静下来。
于是,她给儿子写了一封回信。
她告诉儿子,其实很多年以前,她也有过同样的迷茫和挣扎。
她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普通家庭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但她同样希望儿子明白,读书背后更大的意义是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让未来不被迫谋生,而是主动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她写道:“隔壁王叔叔的儿子和张阿姨女儿的路,是他们自己的路,不一定适合你。
妈不是非要逼你走一条你不喜欢的路,而是希望在你多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的热爱。
如果你真的对汽修、美容、游戏这类有强烈兴趣,妈妈会支持你去尝试。”
张丽还引用了一个比喻:“一个空瓶子价值一毛钱,装上水值1块钱,装上牛奶值5块钱。
人的大脑也一样,只装满游戏可能一文不值。
可装满知识,那价值连城。
读书不只是为了分数和排名,更是为了将来你能拥有更多选择。”
面对未来的选择张丽接着说道,每个人的朋友圈子和职业圈子将决定他们的人生高度,“学汽修是你的兴趣,但这条路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生活圈。
与其说读书难,不如说这是你为了理解和掌控更多人生可能性而做的准备。”
她强调:“老师、医生、公务员,这些职业都需要你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尽管科技在不断发展,很多机械化的工作可以被机器取代,但那些需要思考和创造力的工作依然重要。
”她相信,通过读书,儿子将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有更多人愿意和他一起并肩前行,走得更高、更远。
读书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张丽进一步写道,读书就像爬山,过程虽然艰难,但当你站在山顶时,看到的风景定会不同。
她希望儿子明白,读书不仅为了现在的成绩,更是为了未来能够拥有更多精彩和选择。
她提到,在知识经济主导的社会中,很多高薪和有发展前景的职业都对学历和知识水平有严格的要求。
没有相关知识储备,很难参与前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比如在科技领域、金融行业等。
她提到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没有足够的知识,你将来可能会发现自己无工可做,或只能接受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为生计奔波时,就更难获得成就感与尊严了。
”
她最后总结道,无论儿子选择哪条路,努力和坚持都是必需的,读书只是万千勤奋中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可以为你打开更广阔的世界和未来的可能性。
张丽告诉儿子,无论做什么决定,她都会全力支持,只是希望他不要轻易放弃现在的努力。
经过这次的真诚交流,儿子仿佛被点醒了。
他理解了母亲的苦心和期望,也看到了学习背后的深层意义。
结尾:读书是一趟充实人生的旅程最终,张丽的儿子不仅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还在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顺利进入了理想的高中,并在大专连读硕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就像一场爬山的旅程,虽然充满艰辛,但只有坚持到山顶,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通过努力去拓宽人生的宽度与广度。
无论将来选择哪条路,都要脚踏实地,认真对待,因为这条路上,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能未来可期,前程似锦。
愿每位家长都能以真诚和理解,陪伴孩子走过这段重要的成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