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外那圈不是河的河

今西安 2020-10-19 17:10:35

文 |十八旦木

整修一新的西安环城公园,在这个特别的10月,终于揭开了面纱。

提升改造的重点,是城墙外的那一圈河。

印象中,这应该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大规模地给这条河动手术了。

不管是现在清澈明亮的河,还是曾经有些脏和臭的河,这条河,总是和西安人不可割舍,就像西安人,割舍不了河后面的那一圈墙。

01

这条河,最早并没有河,而是一圈沟。

稍微了解些历史的人都知道,西安现存的城墙,就是当年的明城墙,做了些修修补补。而当年的明城墙,则是在唐皇城城墙的基础上修建的。

当年的唐长安城,那不是一般的大,今天西到高新的唐延路,东到东二环,南到曲江的雁南二路,北到大明宫旁的北二环,都被圈在长安城的城墙中。后来,朱温灭了唐,也毁了长安城。此后好长时间,长安城的墙土,不管是辽阔的郭城,还是豪迈的皇城,乃至九天阊阖开宫殿的宫城,都淹没在萋萋荒草中。

今天,还有很多人骂朱温。朱温确实不是个东西,但更不是东西的其实是历史,历史上,即便没有朱温,也会有牛温马温或者候温杨温。

再后来,放牛的朱元璋坐了江山,把第二个亲儿子朱樉封为秦王,封地西安,在诸子中地位仅次于太子朱标。这位秦王,娶的王妃,名叫敏敏特穆尔,没错,就是《倚天屠龙记》里跟着张无忌私奔的那位。

朱樉到了西安,得修自己的王府和王城的城墙。前一段时间坍塌的那段土墙,就是秦王府的留存。而今天的西安城墙,便是朱樉在唐长安城皇城城墙的基础上修的。这时候,皇城外已经有一圈沟,沟里也有了水。

唐末昭宗天元年(公元904年)三月,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与宫城,仅把皇城改筑为新城。原皇城便由以前的内城变成了外城,出于防御需要,韩建在城墙外掘了一周的护城河,这便是今天西安护城河的最早期工程。五代以及宋金元时期,相继沿用,并多有疏浚导水。

朱樉来到西安的时候,带着宋国公冯胜一同修墙,城墙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又往东、北两面扩建,护城河也跟着挖掘扩大。重新挖掘的护城河,位于城墙外侧20米至60米,壕深二丈,合6.4米;广八尺,合2.56米,环城一周,共长四千五百丈,合14000多米,较之城墙长一百九十八丈。并在护城河内沿筑有高六尺,合1.92米;厚二尺,合0.64米的壕墙一道,外逼壕堑,内为夹道,以增强护城河的防御作战能力。

不但城墙外有护城河,连秦王府外也有。

而护城河并不是当时西安最外延的防御工事,城河外三五百米还有一圈并不完整的郭城,今天的南郭门这个名字,貌似便是从当年的郭城来的。

1100多年前的那年,一个姓朱的毁了长安城;又600多年前的那年,另一个姓朱的又修起了西安城。

历史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有时候又很奇妙。

可惜秦王朱樉短命,西安城墙的监工太子朱标也短命,朱元璋由此认为西安这地方风水不好,克他们老朱家,也便断了迁都到此的念想。假如朱标不短命,大明很可能在他手上迁都西安,那么这座城,倒是能早一点实现复兴。

只是,历史虽然不是个好东西,却也没办法假设。

02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西安从唐之后再没有成为大一统政权的都城,却也因此躲过了很多祸端。

南京的明城墙,先是在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打斗中被炸了个稀里哗啦,后又在日寇侵华的炮火中几近灰飞烟灭。北京的城墙倒是在几次大战乱中都得以幸免,成为解放初保存最完整的明城墙。可惜,没被炮火炸毁的墙,被一拍脑门就拆了。

南京的明城墙

北京的城墙

今天,西安城墙和南京城墙好歹还能为谁保存最完整、谁最能代表明城墙撕个逼,北京却连屁都没办法放。

其实,在北京拆墙的时候,西安城墙差点也遭遇了同样命运。那时候,北京正拆的如火如荼,西安也有很多人蠢蠢欲动,撸起袖子扛起䦆头,有的人就是纯粹脑子发热,有的人还想着拆下的墙砖可以给自己家垒猪圈。

1953年,西安开始制定第一个城市规划。周干峙,梁思成的学生,同老师一样主张保护古建筑和城墙。当时他负责西安城的规划绘制工作,把西安城墙和护城河作为公园绿地,期望能在未来形成一条美丽的绿色项链。但是,苏联专家不同意。专家们打算把大量北京、东北、四川的军工技术人员和工人迁入西安,给西安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城墙把老城围了这么一圈,地盘不够大,工业的布局也不好搞,最好是“拆掉城墙,发展更多的道路”。

有北京的带头拆,再加上城墙是封建糟粕的调调,革命小将们早已按捺不住,保城派们眼看就扛不住了。

关键时刻,有人出来说了话,“城墙可以防原子弹防冲击波,所以得留着,对未来的核战争有战略意义。”

这个理由,估计说话的人自己都不信,但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说要被扣帽子,反倒是这样无厘头的争取,让西安城墙得以躲过一劫,并最终等到了一纸保护的公文。有了这道护身符,西安城墙,终于不用担心被拆了。

历史虽然不是个好东西,甚至有些荒谬,但有时候,荒谬的理由却能带来不错的结果。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有了名分。不过也只是不拆了,墙依然残破,河也是臭沟。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被西安人民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好市长”“铁市长”的西安市长张铁民号召全市修城墙,西安市民义务劳动修补城墙,很多人,从自己家中送回来了曾经的墙砖。这次修复,逐步修复了女儿墙、海墁、内墙、排水等。

有了西安的带头作用,南京、平遥、北京等地,也纷纷开始了残存城墙的修复工程。

我们到底是历史文化的重镇厚土,一个城墙的保护修复,想在了前面,也走在了前面。仅凭这一点,就不算辜负了祖宗。

03

城墙一直在修修补补,城河也是。

相比南京的城河可以依托自然水系连成水网,没有这个自然禀赋的西安,城河的来水排水以及治污,一直都是个难题。

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陕西巡抚陈极新葺修西安城垣,并疏浚护城河;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陕甘总督白如梅、陕西巡抚贾汉复浚深城河至三丈,合9.6米;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陕西巡抚崔纪行因引水渠道淤塞,西安有壕无水,遂疏浚龙首渠与通济渠,引水入壕;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全面疏浚护城河,再加深四尺,面宽六丈(合19.2)米,底宽三丈(合9.6米);之后,同治、光绪年间,西安护城河又多次疏浚。

解放后,1998年,西安市首次针对护城河开始大规模清淤,市政府委托部队官兵千余人清理河底污泥21万立方米,河道扩宽修整,河水水质得到改善。可是好景不长,在污泥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善,对城市道路和污泥堆放点周边造成了二次污染。

首次清淤

2003年至2004年,相关部门采取高压管道输送方式清理河底污泥,共铺设输送管道20多公里,将污泥经过4级加压,排到雁翔路南段一废弃砖瓦窑,共清理淤泥13万立方米。遗憾的是,排放污泥的砖瓦窑周边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干燥发酵后的污泥产生的恶臭味对当地环境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二次清淤

2009年,西安市经过充分调研,再次对护城河部分河段(文昌门-西门、东门东北角)采取人工办法进行清淤。先将清理区域的水排干,工人将污泥装入编织袋后,放置十天半月,使编织袋中污水渗出,污泥固化,再运上河岸拉走。清淤后的水质的确得到一定改善,可一到雨季,河道淤泥淤积,河水又被污染。

第三次清淤

新时代的护城河整治,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20多年。

2005年至2006年,进行了东门至建国门试验工程;2013年至2014年,进行了建国门至朱雀门综合提升改造示范段工程;2016年至2017年,进行了朱雀门至西门综合提升改造工程;2019年至2020年,进行了西安城墙护城河及环城公园西门至北门再至东门段的综合改造工程。

至此,西安护城河的改造提升,终于连段成线,完成了完整的一圈。

至此,一副古朴、生态、和谐的长安上河图,算是有了雏形,一波绿水、鱼翔浅底的干净的河,终于陪伴在我们身边。

据说,这次综合提升改造,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有利于长久保持较好的水质。希望这种高科技能发挥大作用,也好让我们的城河,彻底告别年年清淤的尴尬。

04

我们的城,我们的河,是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根结。

小时候,在建国门里上学,放学的时候走到建国门外的环城公园,常有大一些的痞子叼着烟依着城墙老远喊:碎怂,过来!过去肯定没好事,要么被搜刮钱财,没钱会挨打,于是只好撒开脚丫子跑,城墙在耳根飞快的后退,城河在远处不断的铺展,风呼呼地吹在城墙和人影之间……

大学去了外地,每次放假归来,看见那灰蒙蒙的墙,才觉得回家了,走在并不那么清澈的河旁,也才觉得到家了。

大学刚毕业不久的一份工作是在城墙东南角外的安东街,早上单位报到后便可以出门采访不用坐班。有段时间没有什么好线索,便常在下午与几个同事坐在城墙根的草地上挖坑。到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手机挨个响起,是领导问有没有稿子,然后挨个说没有。长此以往,领导起了疑,终于东窗事发,在部门会上被一顿狠骂,城墙根的坑,也挖不成了。

后来,换了单位,还在城墙根,往西到了含光门外。考核的任务重,不敢到城墙根挖坑,但每天中午饭后,三五个人沿着城墙根,从含光门走到西门,又从西门走回含光门,仍觉得不够尽兴,就再走一个来回。从春天的草地上长出了荠荠菜,走到夏天的石榴树开出火红的花,走到秋天的银杏叶由绿变成黄,走到冬天的雪一朵一朵挂在城墙上,从不会觉得厌烦。

一圈墙,一条河,就这么走过了少年,走过了青年,走到了中年。

05

这个10月,当改造后的环城公园以及她的河重新开放,很多人,专程去走,甚至要走完整的一圈。

一直走着的人,走出了乡愁。

曾经走过的人,带走了乡愁。

谁说城里人就不会有乡愁。因为我们有那一圈灰扑扑的墙,因为我们有那一圈不是河的河。

网上,有人说,城墙下长大的人都有一种归属感,无论走到哪心里都会有一座城。到别的城市时总会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找不到墙,找不到河,找不到城市的中心。

有墙,不论走多远,心里便都有踏实的根;有墙上的埙声,不论多远,便都能听到家的呼唤;有河,不论走多远,心里都装着家乡的水,可以想念着发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