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均了待遇提了公办学校的春天能来吗

今西安 2020-07-29 15:27:32

文/十八旦木

“这下再把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既没借口了,也没脸面了。”

这话,是一位公办中学的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说的。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刚刚结束的2019-2020学年,并安排下一个学年的工作。当然,还有最实质的——通报2019年度教师绩效增量发放方案。

这位校长所说的借口,以前不但公办学校的老师常说,连不是这些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也都说,甚至每一个和教育发生多多少少关联的西安人,都知道这俩“借口”——

民办学校掐尖,公办学校生源差;

民办学校老师待遇好,积极性高,公办学校老师待遇差,积极性不高。

公办学校的校长说“没借口了”,说明今年的“全面摇号”,起码在“均生源”方面,开始发挥作用。

这从今年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比往年大幅下降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以“五大”为代表的民办学校报名人数普遍下降,一方面是大家吃不准“公民同招”到底是怎么个招发,尤其是对口公办质量还行的话,担心报摇号失利后回不了对口公办,很多孩子便放弃了摇号。另一方面,大家对全面摇号的靠谱性,也心存疑虑。

最近,随着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招生各自尘埃落定,家长们的两个担忧也都各自水落石出,没摇上民办的孩子只要条件符合,基本都还是回到了对口公办,但摇号的结果确实很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真的是非常“随机”,甚至随机到成绩好的孩子更容易被摇掉。

西安的小学虽然没有中学那样明确的“五大”,但也有公认的一些优质学校。以我所知的某至少在西安可以排到前十的小学为例,今年,该校十个班的毕业班五百多名学生,大概一半报名参加了摇号,而且其中前一百名左右学生的家长,基本都接到了一所甚至多所民办学校的提前邀请,“欢迎给孩子报名我校”。

最终的结果却是,接到邀请的孩子,很多都没有摇上。某个班级的前十名,各自根据邀请选了自己心仪的“五大”,结果只有一人“中签”,巧合的是,该校的年级前十名,成功摇上的也只有一个。

这时候,当初发出邀请的民办学校倒也不是只管哄娃不管招娃,却只是告知家长“今年和往年不同”,学校也很想把咱家优秀的娃招至麾下,但实在没有操作空间。不过,学校有“名校+”工程,可以把孩子安排到“+校”重点培养。

面对这样的结果,很多家长又面临新一轮的纠结,以至于有家长说,感觉为了均衡生源,或者为了提升薄弱的“+校”,优秀的孩子更容易被摇掉。

这必然会影响到明年的趋势,报名民办的人数一定会大幅反弹,但成绩优秀的孩子被摇掉的几率更高。

此前两年还是“摇号”加“面谈”,很多五大看中的孩子即便没有摇上,也都通过“面谈”环节入校,即便如此,已经有五大的老师明显感觉到这两届的娃不如以前好教了。今年全面摇号,开学后这种情况必然更加明显。

优秀的孩子被民办学校摇掉的几率高,公办学校招录到优秀孩子的概率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以我所了解的小范围样本来看,至少,一半以上的成绩优秀孩子,都进了公办。

生源均了,那位公办学校的校长所说的“借口”,便没了“先天不足”。

去了“先天不足”,又补“后天短板”。

这个短板,就是待遇。从2017年度开始,西安便开始参照地方公务员工资水平,为教师补发绩效增量。2017年度人均2.4万,2018年度人均3万,最近正在陆续发放的2019年度的,据说比2018年度又增长了50%。还听说,市上主要领导专门要求,各区县必须首先保证给老师发放之后,才能给公务员发放。

这里,必须给西安市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点赞。仅从这个增加幅度以及领导明确要求的“教师优先”,便能看出西安是实打实地想提升公办教育的质量,是实打实地把《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落到实处。

当然,西安市制定的标准是指导标准,具体落实还要看各区县的财政状况,财政收入好的几个城区,按市上的标准按时按额发放问题不大,但财力一般的区县能发多少、什么时候发,还是未知。

无论如何,西安市提升公办学校教师待遇的努力有目共睹,按今年的这个标准,很多公办学校的教师年收入,也有了小十万甚至十万加。虽然和民办学校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很多民办学校除了日常收入比公办学校老师高之外,同样每年也有一次参照公办学校的数万元绩效奖金发放),但起码差距比率在缩小,绝对收入也不再那么寒碜。再加上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编制优势、社保优势,“待遇差”,起码从今年开始,已经不能成为“教不好”的借口。

“先天不足”一定程度上消了,“后天短板”也很大程度补了,再次借用那位校长的话,“这下再把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既没借口了,也没脸面了。”

没了借口,干出脸面,显然不是校长在会上提醒下敲打下就行。公办学校要干出脸面,至少还得有两样东西。

一是努力。

拿着十来万收入的心态,显然不能再是之前拿四五万的心态。拿着十来万收入的付出,显然不能再是之前拿四五万的付出。

面对很多没敢摇号以及被摇掉的心有不甘的好学生,显然和之前面对被掐了尖的弱了一档的学生,感觉不一样,互动不一样,所需的付出也不一样。

一个长期在某优质小学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三年级前二十的孩子,不幸在被某五大摇掉后很不甘心地说了一句话,“你现在没要我,三年后我一定要考到比你更好的高中”。显然,很有一批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是憋了这样一口气的,显然,面对这样的孩子,公办学校的老师,得多些不同的关注和付出。

二是机制。

这是和待遇同等分量甚至比待遇更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

能上能下能者多劳多得的机制,已经是老生常谈,这里不再展开。重点说另一个机制——

因材施教。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安的初中中,中考升学率最高的并不是“五大”,而是一所二类民办和一所公办。“五大”为什么名声在外,一是有他们的高中加持,二是他们中的拔尖学生占比高,升入好高中的学生多。当然,上不了普高线的也不少。以某每个年级1500名学生的五大为例,每年大概前400名可以升入本校或其他五大的高中,另有600名升入其他高中,1000名往后的,同样大概率面临上不了高中的残酷现实。

以这样的升学比率维持教学质量优质的口碑,除了尖子生多以外,以“五大”为代表的民办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办法,“胃口大”跑得快的学生,加量加码,中档的学生正常施教同样严格要求,基础比较差一直跟不上趟的也不能说放弃,但显然不会有多么严格的要求多么不实际的期望。

在民办学校,很多学生作业普遍写到十二点,一周休一天甚至半天,再正常不过。

这似乎和减负相悖,但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除了个别天才学生,大部分想出人头地的孩子只能靠努力往前跑,尤其是当下的中考政策,超过40%甚至一半的孩子都上不了高中而且没有复读的机会,也只能通过努力才能确保自己不成为那些在15岁就被强行淘汰到职校或社会的一批。

随着全面摇号的实施,公办学校,在生源上其实和民办学校是同样的境界,一部分拔尖的,一部分中等的,一部分基础薄弱跟不上进度的。让拔尖的一直拔尖,让中等的不断进步,让基础薄弱的尽可能不掉队,公办学校,同样得做好因材施教。

从我知道的情况,其实很多公办学校的孩子和家长,是有补课需求的。但公办学校偏偏在这方面掣肘颇多。其实,教育管理部门在此对公办学校的限制完全不必那么死板,只要不是强制,自愿补课,完全可以开展。很多孩子,在学校补不了课,只能在校外的培训机构补,不但没有减负,而且还是增负——花更多的时间,掏更多的钱。

既然现实如此,何苦自我设限。

转眼,西安取消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已经三年,到明年这个时候,第一届摇号加面谈的学生都要走进中考的考场,因为毕竟还有“面谈”环节掐尖,明年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的中考成绩可能还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但到了三年后的中考,这届纯摇号的娃,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到底是怎样的收成,是骡子是马,都要拉出来遛了。

这里拉出的是骡子是马,显然不仅仅是学生,更有意义的层面,反而是一所所的学校。

2 阅读: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