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进行的全军大授衔,就如同一场巨大的舞台剧,参加表演的人成千上万,但只有少数人站在了灯光下,享受着台下观众对他们的欢呼,更多人的留给观众的,却是一身落寞的背影。
刘亚楼是东野参谋长,林彪麾下的得力助手,早些年间当红军时,林彪每次开会,总有两个人神气的站在他的旁边护卫他,一个是杨成武,一个是刘亚楼,而在这两人中,林彪更喜欢刘亚楼一些。
抗战八年,刘亚楼虽然缺席了国内战场,但他在苏联战场上取得了战功,甚至还获得了苏军少校的军衔,1945年,刘亚楼回国,见到了老领导罗荣桓,一番嘘寒问暖下,罗荣桓安排刘亚楼前往东北工作,那一天,林彪破例在门口迎接,东野将领中,能够让林彪如此对待的,只有刘亚楼一人。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决定调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员,为此林彪还有些不舍得,但是刘亚楼还是去了,不过,两人并没有因为刘亚楼调离四野而关系生疏,反而愈加情谊深厚。
据四野的老同志讲,林彪的家事,只有刘亚楼一个人敢管,连叶群都对他服气,很多人见林彪时,都需要预约,但是刘亚楼去时,却可以直接进去。
1955年授衔,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被预授大将军衔,按照常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也该是大将,可由于刘亚楼缺席了国内抗战,再加上其他因素,他达不到授予大将的资格,林彪立刻出手,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情感真挚的信,请毛主席多考虑井冈山的同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林彪在为刘亚楼争大将军衔。
事实证明,林彪的争取并未成功,尽管如此,刘亚楼虽是上将军衔,他却十分威风,后来他去世时,享受的葬礼待遇,可是“国葬”
许世友没有刘亚楼的好运气,无人为他争取,他却丝毫不怵,他自己为自己争。
红军时期,许世友作为少林弟子,练得一身好武艺,经常带领敢死队冲锋在前,正因为他的勇猛,还有他的幸运,所以,他尽管不惧牺牲,但他始终没有牺牲。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许世友办了一件错事,差点被枪决,好在有毛主席,许世友才逃过一劫,从此他成为了毛主席的“铁杆支持者”,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一战济南,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建国后,他来到了山东,他曾经战斗的地方,成为了山东军区的一把手。
1955年授衔,按照规定,许世友被评为了上将军衔,对此,大家都觉得合理,但许世友本人却不这样觉得。
许世友觉得无论是以自己的资历,还是战功来说,自己完全可以当大将,因此,许世友就找到了总理周恩来,说明来意,问总理自己是否还能再升一级。
周恩来深知军衔的授予,是党组织多次讨论才评定的,但面对许世友这位悍将,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委婉说道:“粟裕也才是大将嘛。”
粟裕很牛,淮海战役主要就是他领导的,而他长期也是许世友的领导,下属总不能和领导丝毫不差吧?许世友心里也清楚,因此,他再次问总理,不做鸡头,做凤尾也行,末尾的几个大将名额,能不能给自己一个。
周恩来再次委婉地说道:“肖克也是上将嘛。”听完这句话,许世友不再吭声,他碰了钉子。
对肖克,许世友当然了解,红军时期,自己还是军长时,肖克就已经是军团长了,人家肖克还是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之后无论是在抗战,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肖克都比他的资历老,职务高,既然肖克才是上将,他怎么可能凌驾在肖克之上呢?这并不合理。
许世友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党组织授予他的上将军衔,实际上,按照许世友的资历与贡献,授予他上将,不高,也不低,正合理。
那场巨大的舞台剧,尽管许世友没能站在聚光灯的中央,但好在他离聚光灯很近了,而钟伟,却是离得远远的。
无论是刘亚楼,还是许世友,都是妥妥的上将,钟伟为何能和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钟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与刘亚楼一样,钟伟也是林彪最为偏爱的将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钟伟是唯一一个直接从师长升任为纵队司令员的将领,而他有如此的造化,那可完全得益于林彪对他的提携和栽培。
1955年授衔,担任过四野纵队司令员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将,还有不少少将,唯独钟伟与贺晋年是少将,贺晋年是受到了高岗的牵连,这没办法,钟伟心里清楚,而他对自己的少将军衔,自然是不满的,再加上他的暴脾气,所以在授衔前,他搞的很凶,甚至说了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的话。
这些话,还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对此戏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后来,林彪赶紧将钟伟找来,批评了他一顿,这件事才不了了之,钟伟被评为少将军衔,其实也是有迹可循,首先,解放战争后期,他指挥的青树坪战役,取得了不应该的失败,这对他的授衔,自然是有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钟伟没有参加抗美援朝,这对他的军衔也有影响,也许是考虑到钟伟确实是为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而后来,党组织决定对他“低衔高配”,让他做了北京军区的参谋长,也算是给他一个交待吧。
战争年代里,钟伟威猛至极,被誉为“中国巴顿”,授衔时,他的身影却变得落寞,不过,仔细想想,相当于那些已经牺牲的同志们,他已经算是很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