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批奏章到深夜,宫女端来一碗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长风文 2024-06-02 03:53:14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加之天灾频发,不少陷入水深火热的百姓,铤而走险,参加义军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天下大乱。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赤贫的他,在天灾人祸的之下家破人亡,被迫背井离乡走上了逃亡之路。

乱世中朱重八为了活下去,混过丐帮讨了饭,当过和尚撞了钟,但在那世道下,活得还是很艰难。后来在同乡的盛邀之下,他走进了军营,成了广大义军中的一员。

军营、战场就是朱重八的天地,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如龙在渊,不仅改了个“元璋”这个霸气的名字,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经过十余年的奋斗,他成功扫并群雄,建立了自己的朝代,当上了皇帝。

不可否认,朱元璋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手段,但身上同样带有浓重的权谋与疑忌色彩。

他起自布衣的经历让他内心非常敏感,造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这激发了他内心极大的恐惧,丝毫不敢松懈和放松。

自此登上皇位后,他就一直小心翼翼的像守财奴般守护着自己皇位。

精神长时间处于过分警惕与防卫的高压之下,自然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故而他常会怀疑别人要搞阴谋,来谋害自己的性命,倾覆自己的帝位。好在权在手,他觉得谁有不轨之心,就大刀砍过去。

那些陪他奋斗打天下的三十六公侯,几乎全被朱元璋给砍光了。

不止如此,陪在他身边服侍的人,因一点小事而就遭杀身之祸的例子,也是常有之事。

根据史书记载,有次处理国事的朱元璋,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一忙就到了到深夜。

尚膳监(负责皇帝嫔妃饮食的内廷机构)的负责人担心皇帝饿了,特地做了一碗热粥叫一位宫女端过去。

可朱元璋非但对此没有表示感谢,反而在接过粥的那一刻,下令将送粥的宫女给斩了。

不知哪里触怒皇帝的宫女,惊恐地跪倒在地连连向皇帝磕头求饶,但朱元璋却不为所动。

这是为何呢?

因为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总怀疑有刁民想害他,对自己的饮食起居都极为注意,以消除潜在的危险。

这次深夜他并未命人煮粥,也没人来问他是否要喝粥,就这么端过来,他当然怀疑其中有什么阴谋。

因此他用银针试毒,而银针插入粥中,片刻后竟变得漆黑如墨,这不就说明这是碗毒粥,这宫女心存不轨,当然不能留。

宫女是以谋杀圣上的罪名被杀了,但这事他觉得不简单。

粥是尚膳监做的,朱元璋立马就把尚膳监的厨师太监拉过来审问,想知道谁谋害自己的。

太监当然大呼冤枉,为此他还愿意当众把“毒粥”吃下去来证明自己清白,而他并未发生任何中毒迹象,这让朱元璋困惑不已。

自己的银针分明已经变黑,可太监为何偏偏喝了没事呢?经过一番调查后,才打消朱元璋的疑虑。

银针试毒变黑的原理,是因为古代毒药如砒霜等含有的硫、砷化物,和银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使银表面变黑。

但这种检测方式并非万无一失,因为并非所有的毒药都能使银变黑。还有生活中一些食物和水,含有微量的硫或砷化合物,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是有毒的。

这次就是因为太监在熬粥的时候为了驱寒除湿,放入了一些萝卜,而萝卜中恰好就含有硫化物,从而才使银变黑,多疑的皇帝才不问其所以然将宫女给斩了。

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暴露了朱元璋性格中的多疑和残忍的一面,反映出了内心极度不安全感。

他害怕被背叛,害怕失去权力,因此才对任何可能的威胁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打击手段。

这也让洪武一朝宫廷内外的恐怖氛围和权力斗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朝野上下都活得战战兢兢。

朱元璋这位开创明朝的皇帝的功过是非,都已被历史铭记。

而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也应该从中汲取教训,明白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下,人性的弱点往往会更加放大,更让人可怕。

0 阅读:611
评论列表

长风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