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为大家介绍红军时期的军事顾问李德的孩子肖宁宁。
关于肖宁宁的资料非常少,兰台也是搜集了很久才搜集到一些零星资料,接下来,兰台会为大家简单介绍李德以及他唯一的孩子肖宁宁的情况。
01、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00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旁边一个叫伊斯马宁的小镇。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李德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只是不知道他是一生下来就父母双亡还是说被自己的父母遗弃了。
但是,正因为李德是在孤儿院长大,所以李德成年后才会显得对亲情非常淡漠。事实上,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自己在乎过肖宁宁这个儿子。
不过,实话实说,在当时,德国的福利是真心不错,李德在孤儿院一直待到高中毕业;1918年高中毕业后的李德被征召入伍,加入了巴伐利亚军团。
只不过一直到“一战”结束德国战败,李德都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
离开军队后,李德出于生计,进入了一所师范学校学习,当时这种师范学校类似于今天的中专,李德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能够当教师。
可是“一战”后的德国正面临经济大萧条,教师工作很不好找,别说李德这样的“中专生”找不到工作,就是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不好找工作。
伏龙芝军事学院
找不到工作的李德在慕尼黑打了一段时间零工,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李德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1926年,从事工人运动的李德不幸在德国被捕,因为当时德国正在迫害革命者,李德遭到了重判;幸好李德的同志们“给力”,两年后革命者们组织了劫狱,李德也因此逃出了监狱。
不过李德也因此没办法在德国继续待下去了,他只能前往苏联。
李德到了苏联后,根据李德自己要求,他被安排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顺便说一句,刘伯承元帅也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
1932年,李德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同年,因为共产国际上海联络人雅各布·马特维耶维奇·鲁德尼克(中文名牛兰)夫妇被捕,当时负责营救牛兰夫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佐尔格。
佐尔格
佐尔格要求组织上派人带着营救款到上海,而莫斯科派出的两名信使之一就是李德。
1932年11月,李德到达上海,并且把营救款(2万美元)交给佐格尔后没有返回苏联,而是暂时留在了上海。
1933年春天,应博古的邀请,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李德作为红军的军事顾问跟随博古前往了中央苏区。
为此,李德还把工作关系转到了共产国际。
电视剧里的李德
02、关于李德这个红军军事顾问究竟怎么回事,目前可以说已经很清楚了。
李德本人其实是比较诚实的,他跟随博古到达苏区后多次在军事会议上表态,说自己只是一个顾问,没有资格下命令。
是博古出于个人的考量,一再强调李德是共产国际派遣的军事顾问,一定要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李德。
当然,面对博古的错误做法,李德也确实没有坚决抵制,第五次反围剿确实是李德指挥的,而且也失败了。
李德和博古都应该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负责。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很清楚了,李德先是随红军长征;在遵义会议后他失去了指挥权,成了一名真正的顾问;红军到达陕北后,李德一直在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39年返回苏联,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中国。
这里,兰台着重介绍一下李德的感情生活。
红军长征纪念馆
李德在私生活上确实距离一个合格的革命者差很远,1933年他才到苏区就到处张罗着“找女人”,还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嘲笑。
陈士榘上将后来还在回忆录里嘲笑了李德这一行为:
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这在德国、奥地利可能不算什么,在中国尤其是在红军,就显得有点可笑。我们在底下还议论说, 外国人真是随便,好在他也听不懂。
紧接着,李德还在苏区闹出了向其他同志的妻子示爱的笑话。
为了避免李德继续闹笑话,组织上把红军女战士萧月华介绍给了李德。
其实萧月华当时根本没看上李德,因为李德的“桃色新闻”在苏区人尽皆知,大家都觉得李德“不正派”;还有一点是李德当时已经33岁了,而萧月华才20岁。
不过经过再三的劝说,萧月华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一周以后,李德和萧月华正式结婚。
长征时期的女干部们
不过李德与萧月华两人在语言上存在障碍,文化背景更是差异极大,这导致了两人婚后感情很差。
而且李德还有一个很坏的毛病:家暴。
他在长征路上时不时就会家暴萧月华,这导致两人本就不多的感情就更淡漠了。
两人的关系只是在红军到达延安后,萧月华为李德生下了儿子后,稍微有所缓和。
孤儿出身的李德很喜欢自己第一个孩子。
不过,很快,李德因为婚内出轨其他女性,直接导致了他与萧月华婚姻的破裂。
萧月华
03、李德在与萧月华离婚过程中再一次显示出了他凉薄的天性。
为了尽快与萧月华离婚,李德答应了萧月华抚养孩子的要求。
李德与萧月华离婚后没多久就和另外一位来到延安的知识女性结婚了,只可惜一年后李德就返回了苏联,把那位女士留在了延安。
李德回到莫斯科后,就被分配到了苏联外国文学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一直到1953年,李德回国(东德)申请才被批准。
回到东德的李德在马列主义研究院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负责编书、译书。他曾将苏联“解冻文学”的代表作《一个人的遭遇》等文学名著译为德文,并有翻译列宁著作,也发表了不少文章。
左三为李德
不过,令人非常感慨的是,尽管李德在苏联和东德都发表过不少回忆性质的文章,但是他却没有一个字提到他在中国的两位妻子和他的儿子。
1974年,李德在保加利亚港口城市瓦尔纳度假时离世,享年73岁。
说完李德,再说说李德唯一的儿子萧宁宁。
萧月华与李德离婚后,就把儿子的名字从布萧德华改为了萧宁宁。
之后,萧月华就留在陕甘宁边区从事妇女工作。
根据朱鸿召先生的《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萧月华与李德离婚后是重新组建了家庭的。
新中国成立后,萧月华先是留在了湖南省交通部门工作;1960年,考虑到萧月华曾经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有关方面在她退休前夕将她调回了军队系统,并且在1960年授予她大校军衔,她也因此成为三名开国女大校之一。
其实授予她大校军衔的目的就是让萧月华离休后能享受副军级离退休待遇。
1983年,萧月华因为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70岁。
而萧宁宁则一直跟着母亲以及继父在长沙生活,他非常低调;成年后从没有因为母亲是老红军,还是开国女大校,为自己谋取什么好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退休,萧宁宁也仅仅是长沙普通的科级干部。
以上就是李德唯一的儿子萧宁宁的一些简单情况,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