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兵团安置上海支青时为啥会出现经费困难,张仲瀚道出实情

修为之士 2023-12-08 12:57:54

1966年2月,兵团安置上海支边青年的经费非常困难,张仲瀚直接向上门反映这一情况,引起中央高度关注。

兵团安置上海支边青年的经费非常庞杂,但是,由于实际开支增多、经费无法足额到位以及物资供应不足等因素,在具体安置工作中一直捉襟见肘。对此,在周总理多次指示下,对支边青年安置工作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最终使得安置任务得以落实。

作为兵团支边青年主要来源地的上海,在兵团支边青年安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在上海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采取集中安置的办法,多方筹集、调拨物资,缓解困难;另一方面,与上海互相协作,从上海引进工厂、设备、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教师等,以推动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支边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此外,张仲瀚还鼓励上海支边青年和军垦战士一起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共渡难关。

兵团安置经费问题一直是影响支边青年安置工作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张仲瀚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落实,从而最终保证兵团成功安置了大批上海支边青年,既解决了上海支边青年的升学、就业困难,同时也充实了兵团的队伍,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建设。

原来设定为1000元的安置标准,在1965年10月,贺龙作为代表团来到新疆,他在干部大会上当众说,目前财政非常紧张,总理压力很大,他要求兵团带头减少城市支边青年安置费用,张仲瀚答应降为500元,贺龙还是要求减少,张仲瀚说400元。

贺龙说:他代表总理感谢张仲瀚,感谢生产建设兵团指战员顾全大局,为国分忧。

据青海农建十二师给中央反映,安置费用500元根本不够用。总理即刻召集张仲瀚和青海十二师、宁夏十三师、甘肃十一师、陕西十四师的师首长开会研究,周总理当场询问,为什么500元还不够用?周总理让着几个师首长当面报账。

总理询问张仲瀚你说多少钱合适?张仲瀚回答总理,需要700元才勉强够用,周总理让张仲瀚当面算账。

张仲瀚说:刚刚几个师的同志已经报过账了,包括我们生产建设兵团500元也是勉强的,不过我们生产建设兵团过去还有结余的资金,可以动用资金和物资支援。

这几个师这几年才成立建设,没有家底可以支援,尤其是青海十二师,地处高原,需要给每个人发放冬季的衣服,增加大量的采集热量的煤炭等物资,交通条件也跟不上需要,还需要从外地采购生活物资,还要运输---这些费用都无法计算。

总理又问张仲瀚:那么你说多少钱合适?

张仲瀚回答说:700元合适比较合适。

总理还问张仲瀚:怎么算出的700元。张仲瀚据实一一算出开支项目,最后总理给甘肃农建十一师、宁夏农建十三师、陕西农建十四师河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兵团几个师的领导说:就按照700元的标准执行吧,但决不能超支。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