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忘绿杨白沙堤。
关注山光客,我们一起成长。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增广贤文》
为了碎银几两,普通人在奔波劳碌中累弯了腰;富人则是容光满面,在觥筹交错间被捧上了天。
这样的反差,也无怪人想要挣大钱,实现阶级的跨越,可以享受那份众星捧月的快感。
但要牢记的是,受追捧的是财富,而不是站在风口上的人。
在五彩斑斓里迷失,也唯有重新跌落谷底,才能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底色。
《百万英镑》就是很好的实例,随着支票的变动,前后不一的态度将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百万英镑》虽然只是部小说,但却是马克吐温这位文学大师的真实投射,他也将自己破产后的隐秘经验藏于其中 。
一.破产的马克吐温
我是只身混世界,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身清白,就再也没什么可依靠的了。——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只是一个笔名,这是美国水手测量河道时的的行内话,在密西西比河讨生活的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
1835年,马克吐温出生在佛罗里达的贫困山村,11岁时因为父亲去世不得不辍学,送过报、当过学徒、进过厂,直至成为水手才稳定了下来。
马克吐温,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去挖掘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水手、到舵手、后来成为引航员,依靠学习进步,曾经一贫如洗的小伙子也积累了不菲的财富。
聪明才智是底气,冒险大胆是手段,但安稳生活才是最终的归宿。
航海难免有风波,陆地更加踏实可靠,马克吐温结束了船上工作,成为了一名新闻记者。
体面的工作、充足的资产,马克吐温受到周围人的尊敬与追捧,但一场股市崩盘后的破产让其天翻地覆。
因为有内幕消息,马克吐温不断购买白银矿山的股票,甚至不惜高额借贷以赚取后辈子的幸福生活。
但因为政策变动,股市也突然崩盘,马克吐温也经历了大起大落,失去所有财富的同时,也背负了巨额债务,直至30年后才还清。
顺风顺水时,闻着腥味的猫蜂拥而至;倒霉落魄时,狐朋狗友那是一哄而散,中国如此,美国亦如此。
马克吐温也算是看透了人性,拿起笔去还债,也是去展露这个世界。
《百万英镑》这是部颇具自传意味的小说,如此荒诞的剧情,又何尝不是对现实的讽刺。
二.百万英镑的荒诞
故事的主人公亨利,是名美国船工,因为海难的缘故,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伦敦。
流浪街头的亨利,获得命运垂青,暂时拥有了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获得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18世纪的百万英镑,相当于现在亿万资产的购买力,用它来衣食住行,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
支票根本就找不开,裁缝店、旅馆的老板主动让其赊账,到了后来,为了方便亨利,甚至会提供小额钞票。
小说的荒诞在于,主角看似是人,实则是那张支票,它象征的财富主宰着一切。
不是亨利拥有这张支票, 而是百万英镑操纵着亨利的一切,因为有它,主人公才会从无人追捧的穷小子,变成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哪怕这张支票无法兑换,亨利也能凭此白吃白喝,甚至是被上流社会接纳。
当支票遗失时,曾经慈眉善目的朋友立马冷若寒霜,亨利也变成了骗子。
当支票再次找到时,所有人的态度又有了180度的翻转,似乎忘记了刚才的咄咄逼人。
我只好揣着一肚子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感觉往外走,他们明摆着是自己逗乐,拿我耍着玩;不过,我还是得顺着他们,这时的处境容不得我对这些阔佬大亨耍脾气。——《百万英镑》
亨利其实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作为一名穷小子,被侮辱和愚弄只能忍着。
所以作者马克吐温,才会如此渴望一夜暴富,可小说里有天降的百万支票,现实里只有陷入泥潭的债务,终究是美好的想象。
但小说与现实中,除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其实还隐藏着共通的美好,最终被破产后的马克吐温窥破。
三.现实生活的隐秘
在《百万英镑》中,几乎所有人都随着支票的变化而对亨利的态度变动,但女主波霞却始终如一,真挚的情感不会受外物影响。
《百万英镑》的讽刺中,这是难得的美好,在拜金的时代,那份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显珍贵。
波霞实则是妻子奥莉维亚的影射,马克吐温,感念着这位不离不弃的妻子,和其一起度过破产后的时光。
人会是现实的,但感情可以是纯洁的,这就是那份割裂的隐秘。
财富可以买来虚假的尊重,但却无法获得诚挚的真情,要用真心换真心。
这是破产后的大彻大悟,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的隐秘,珍贵的从来不是钱,而是那风雨同行的人 。
是夫妻间的相濡以沫,那爱情,经受得起金钱考验,不会因时间的影响而变质 。
也是朋友间的肝胆相照,那友情,携手并肩下,可以走得更远更稳。
亦或是两代人的舐犊情深,那亲情,为子女计深远,在那一直守护 。
当你成功的时候,身边人知道了你是谁;当你失败的时候,你也就知道了最珍贵的是谁。——无名
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不必自暴自弃,而是应该睁开眼睛,去看看身边人 。
一直陪伴的人,那也是独属自己的宝贵财富,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