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最大叛徒解放后改名入伍成军官,因北京一场大雨而意外暴露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5-04-06 04:17:20
引言

抗联将士浴血奋战14年,最怕的不是敌人太强,而是身后那一刀来得太狠。1938年,杨靖宇最信任的将领程斌,带着整整115人投敌,成了抗联历史上官阶最高的叛徒。

谁能想到,这个人在解放后不仅没伏法,反而换了个名字,混进了华北军区当上了军官。

直到1951年的一个雷雨天,他撑着伞在街头遇见一位熟人,彼此互认后同时去举报对方,结果双双落网。历史翻了篇,恶人终有报,连天都不肯让他再躲了。

枪口转个方向,兄弟全成靶子

1938年6月29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带着整整115名官兵突然倒戈。

不是消极怠工,也不是被俘投降,是主动叛变,拖着整建制投靠日伪,在伪满警务厅的安排下,立刻被任命为“程斌挺进队”队长。

说白了,就是穿着中国人的皮,干着卖国求荣的事,专打自己曾经的兄弟部队。

他这个“挺进队”,并不是单纯走走形式喊两句口号,它是由一师投敌骨干29人组成的“特种讨伐队”,熟地形、懂战法、知密码,关键是,熟人太多了。

东北抗联的密营在哪、粮仓在哪、药物藏哪,他一清二楚。而日军以往不清楚的部分,由他一口一口交代清楚,关东军文书里甚至明确提到:“程斌供出全部抗联一军部署。”

就在他投敌后的短短数周,蒙江县境内的70多座抗联密营被连夜摧毁。那不是摧毁一个营地,是等于把抗联战士的命根子掐断。

因为密营里不仅藏枪藏粮,还有冬天过冬用的干柴、生病战士需要的药草,还有未来的转移路线。他动这一手,相当于从组织、补给、后勤、交通,一口气全打穿了。

更狠的是,他不止在白天出击。过去抗联战士最大的依仗,是“敌人白天打,夜里撤”。可程斌太熟杨靖宇的作战节奏了,夜里反而追得更猛。

他手下的“挺进队”学的就是游击战术,结果倒过来打起老东家,一边是兄弟打兄弟,一边是新主人拿刀催,东北抗联从此步步惊魂。

杨靖宇没被子弹打死,却被这口背叛气憋得走投无路。直到1940年2月23日,他在吉林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日伪军重兵围剿,只身作战,壮烈牺牲。

他的胃里被解剖时只剩草根、棉絮,没有一粒粮。而程斌,是所有这一切的直接“策划者”与“协助人”。

不是所有叛徒都叫“高级叛徒”,但程斌这个“师长叛徒”,确实创造了抗联历史上官阶最高、破坏力最强的记录。

从东跑到西,换身皮照样吃皇粮

抗战胜利后,该有人算旧账了。可程斌没等“还账”,倒是先给自己换了个马甲。他先投了国民党,摇身一变成了“抗日老兵”。

甚至混上了国民党第七十一军第六师的少将副师长,还整出个“资深指挥员”的身份,继续打着军服的旗号活动。

不过国民党日薄西山,他的副师长当了两年就赶上沈阳解放。别的人逃跑,他却往解放区钻。1948年,他悄悄混进华北军区后勤部,还真被编了个正式身份——军械二处科员。

这可是技术部门,查得不严、走动不多,最适合他这种“历史复杂”人士。

程斌还不满足于“低调养老”,他开始主动和过去的东北人接触,打听谁在哪,哪儿还缺人,试图重新往上爬。

最讽刺的是,程斌当年给杨靖宇端茶倒水,如今却在人民军队吃上饭菜。如果说历史有讽刺性,那这段就是血淋淋的剧本。

他到底是怎么混进去的?改名,他给自己来了个改头换貌。当时档案混乱、资料丢失,加上内战时期大批军人调动频繁,他就这么活下来了。

而且他有文化、会管理,说得头头是道,倒真做了几件“实事”,在部队内部还挺有“风评”。

可是,这种“安稳”本就建立在无数人牺牲的基础上。他那身军装穿得太沉重,沉重到每次夜里他都不敢看窗外。他清楚,自己欠的是命债,随时都能翻案。

这一潜伏,就是三年。没有调查,没有暴露,直到老天打了个响雷。

雨下在北京,伞下藏着命案底

1951年4月,北京。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把街道冲得稀里哗啦。行人纷纷找地方躲避,一把伞下,两个陌生人不期而遇。一个是程斌,一个是他过去在抗联队伍里认识的“老朋友”——其实是同为叛徒的老熟人。

两人一照面,彼此脸色变了。他们都没认错人,因为这张脸,在抗联档案里、在伪满通缉令里、在东北群众口碑里,太熟了。

可问题是,这俩人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一个混入解放军,一个藏在城市角落。这场“尴尬同伞”,直接点燃了互相猜疑。

谁也不信谁,谁也不愿等死。当天晚上,两人先后跑去派出所举报对方。公安一查,好家伙,双双有案底。尤其是程斌,从抗联一师师长到“程斌挺进队”队长,再到热河伪警务顾问,再到国民党副师长、解放军军械科员,这履历表,不动手都对不起老百姓。

最终,公安部门以1951年正在进行的“肃反”工作为契机,彻查其历史。

档案室搬出厚厚一沓旧卷宗,程斌在伪满洲国期间的罪行清晰记载:他曾参与破坏抗联密营70余处,参与围剿杨靖宇全过程,还曾在伪通化警务厅协助日伪军镇压抗日群众,亲手处置多名地下党人员。

1951年5月12日,热河省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程斌死刑,立即执行。他没等到申诉,也没等到赦免。判决结果上,写着一句话:“此人罪行极重,民愤极大,依法从严惩处。”

他从叛变之日起,就注定走不上头条,除非是通缉榜。他最后的结局不是被枪毙那么简单,是被历史翻了篇,是被人民按下删除键。那场雨,没冲刷掉罪恶,倒是冲出来一桩天理。

参考资料:

程斌_百度百科

刘善业.程斌叛变将杨靖宇逼入绝境[J].党史纵横,2007,(06)55-57.

【天桥沟抗联历史】抗联叛徒程斌的可耻下场.网信丹东.2021-06-21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