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究竟长啥样,鞋拔子脸还是国字脸,两种说法可能都站不住脚

逸梦随风飘 2024-12-21 09:16:22

朱元璋究竟长啥样,鞋拔子脸还是国字脸,两种说法可能都站不住脚

世人皆知朱元璋是开创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提到他的容貌,却众说纷纭。民间流传的画像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一种是面如鞋拔、奇骨突出的"鞋拔子脸";另一种则是五官端正、气宇轩昂的"国字脸"。这两种画像,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和"证据"。

有趣的是,在一次偶然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南京发现了一块残破的石刻画像。这块石刻年代久远,表面虽已斑驳,却依稀可见一个威严的面容。这会是当年真实的朱元璋模样吗?为何历史上会出现如此迥异的两种画像?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朱元璋画像之谜的由来

正德十四年,宫廷画师张元在御书房整理旧画时,发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朱元璋画像。一幅画像上的朱元璋面如满月、神采奕奕,另一幅却是瘦长脸型、颧骨突出。这两幅画像都盖有大明内府印章,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原来,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刚登基时,便下令宫廷画师为自己画像。当时的首席画师王振乾,画了一幅威严庄重的国字脸画像。这幅画像被朱元璋欣然认可,并被收入内府珍藏。

然而到了洪武十年,另一位宫廷画师赵远山却画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像。这幅画中的朱元璋面部轮廓修长,颧骨高耸,被后人称为"鞋拔子脸"。有趣的是,这幅画像也被收入了内府。

据《明宫实录》记载,赵远山曾在画像完成后向朱元璋解释道:"陛下龙颜独特,骨相非凡,正应了'奇骨贯顶'四字。"朱元璋听后默然不语,却也未将画像销毁。

这两幅画像在明朝内府并存近百年,直到永乐年间,随着朱棣迁都北京,画像也被分别收藏在南京和北京两座皇宫中。

正史《明实录》中对朱元璋的容貌记载颇为简略,仅用"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八个字来形容。这八字成为后世画师创作的重要依据,却也因解读不同,导致画像风格分化。

更有意思的是,在弘治年间,宫廷画师们开始为皇室祠堂重新绘制历代帝王画像。这次集体创作中,画师们竟分成了两派:一派遵循王振乾的画法,另一派则追随赵远山的风格。最终,两种画像都被保留了下来。

到了明末,随着戚继光平倭有功,朝廷为其修建祠堂。祠堂中需要绘制朱元璋画像,戚继光特意从宫中请来了两幅画像的摹本。这一举动,使得两种不同的朱元璋形象开始在民间流传。

御用画师们的这场"容貌之争",不仅影响了后世对朱元璋相貌的认知,更在文人画家中引发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讨论。有人认为"国字脸"更显帝王之尊,也有人坚持"鞋拔子脸"才是真实写照。

当时的礼部尚书王学贤在一封奏折中写道:"先帝容貌,当以早年画像为准。后世画工,各执一说,反失其真。"这番话虽是想为争议划上句号,却未能阻止两种画像继续流传...

二、画师笔下的真相探寻

大明朝廷画师的选拔极为严格。洪武三年,朱元璋专门下旨设立了翰林院画院,规定凡入画院者,需通过三轮考试。考试内容不仅要求技艺精湛,更要熟读史书,明白画像背后的礼制规范。

据《明宫典制》记载,宫廷画师绘制帝王画像时,必须遵循"九分写形,一分传神"的原则。画师需先用朱砂打稿,再用青黛勾勒,最后用金粉点睛。每一笔都要严格把控,不得随意发挥。

然而这样严格的规矩,在实际创作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洪武年间的首席画师王振乾在《画记》中写道:"每日需在太极殿外候着,若陛下经过,方可远远观望,细细记下龙颜。"这种远观近摹的方式,让画师们只能凭印象作画。

更有趣的是,明朝宫廷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画师在绘制帝王画像时,要参考"祖制"。所谓"祖制",就是参考前朝画像的构图和笔法。这一做法本是为了保持帝王画像的庄重,却成了后来画风分化的重要原因。

嘉靖年间的画师陈道复在《画苑闻见录》中提到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在绘制朱元璋画像时,偶然发现前朝元代画师留下的一幅画稿。画稿上的人物面部修长,颧骨突出,与蒙古人的特征颇为相似。这启发他在创作时也采用了类似的画法,成为了"鞋拔子脸"画派的重要传承。

而另一位画师张昭,则坚持以汉人面相为范本。他在《画论》中写道:"先帝乃龙兴吴地,当以江南士人之相为本。"于是在他的笔下,朱元璋就成了端正的国字脸。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种画法竟然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万历皇帝时期的内府档案显示,宫中祭祀时会同时悬挂两种画像,一种用于正殿,一种用于配殿。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双重标准逐渐从宫廷扩散到民间。各地的画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有的追随陈道复的路子,有的效仿张昭的笔法。到了明末,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朱氏画像铺",专门为各地宗祠和庙宇提供朱元璋画像。

这些民间画师虽然没有机会见到真实的朱元璋,却通过一代代的临摹和传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画派。有的强调威严,有的突出特征,画风虽异,却都自称得到了"真传"。

崇祯末年,一位叫徐怀中的画师在《绘事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先帝容貌,究竟何似,恐已难考。后人所绘,皆是以意逆志,各执一端..."

三、考古发现带来的新视角

1982年的一个寻常午后,南京明故宫遗址的考古队员们在清理一处废墟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残缺的石刻画像。这块石刻藏在厚重的砖墙下方,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考古队长马国兴立即召集专家进行鉴定。经过初步研究,专家们发现这块石刻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初。石刻上的人物虽然只保存了面部轮廓,但其服饰特征与明代帝王画像高度吻合。

更令人兴奋的是,在石刻的背面发现了一行残损的小字:"洪武十二年,奉旨镌刻御容于石..."这段文字虽然残缺不全,却为石刻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

1983年春,南京博物院的修复专家李明远对这块石刻进行了细致的修复工作。在去除表层污渍后,一张威严的面容逐渐显现:眉宇间透着英气,鼻梁挺直,面部轮廓既不似传统的国字脸那般方正,也不像鞋拔子脸那样细长。

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学界轰动。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确实有过一次重要的祭祀活动,朱元璋曾下令在金陵各处皇庙立像。这块石刻很可能就是当时雕刻的御容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在明故宫遗址的不同区域又陆续发现了几块类似的石刻碎片。这些石刻虽然破损程度不一,但面部特征却惊人地相似。

1984年,考古专家张守德在整理明代工部档案时,发现了一份珍贵的《营造录》。档案记载,洪武年间朝廷曾专门设立"御容工局",负责雕刻皇帝画像。工局规定,石刻工匠必须按照宫廷画师提供的样稿严格制作,完工后还要经过太监总管验收。

这份档案的发现,为石刻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佐证。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当时的石刻工匠们是直接面对朱元璋本人进行创作的。

1985年,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一场特展,首次向公众展示了这批石刻。展览期间,一位退休的老照相馆师傅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说这些石刻上的面部特征,与早期照相技术下的人像非常相似,都是从正面进行刻画,保留了最真实的面部比例。

随后,考古专家们又在明孝陵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批泥范。这些泥范是当年工匠制作石刻前用来打样的模具。通过对比研究,专家们发现这些泥范与南京出土的石刻在面部特征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这些新的考古发现,为解开朱元璋真实相貌之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石刻工匠们的直接观察和严谨的工艺流程,或许比画师们的主观创作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四、历史环境对画像的影响

明亡之后,朱元璋的画像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转变。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一场大火烧掉了紫禁城内的诸多珍贵画像。此时的江南,郑成功正率军抗清,他下令重新绘制朱元璋画像,用以激励军心。

顺治二年,一位叫王守仁的画师带着一幅朱元璋画像逃到了福建。这幅画像上的朱元璋面容威严,神态庄重。王守仁在泉州一带开设画坊,专门为各地明朝遗民临摹这幅画像。

有趣的是,在清朝统治者的默许下,民间对朱元璋画像的创作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康熙年间,江南一带流传的朱元璋画像开始出现了鞋拔子脸的特征。这种画法逐渐取代了此前流行的国字脸版本。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时期的扬州画坊中,有一位擅长画"古帝王像"的老画师。他每次画朱元璋都要特意加重颧骨的突出程度。这种夸张的画法竟然成了当时的一种流行。

雍正年间,朝廷下令编修《明史》,其中对朱元璋相貌的记载也颇费笔墨。史官们在描述时特意强调了"奇骨贯顶"这一特征,这无疑给后来的画师们提供了创作依据。

更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画师在创作朱元璋画像时,往往会在细节处做些微妙的改动。比如将眉毛画得粗犷一些,或是把面部轮廓拉长。这些改动虽然细微,却暗含着对前朝统治者的一种微妙态度。

道光年间,苏州的一位文人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件趣事。他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两幅朱元璋画像,一幅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另一幅是清代画师所绘。两幅画像在构图上完全相同,但人物的面部特征却大不相同。

同治年间,上海开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新的绘画技法。一些画师开始用西洋画法创作朱元璋像。这些画作虽然在技法上有所创新,但在面部特征的处理上仍然保留了此前的两种风格。

而在民间,朱元璋画像的传播与当地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在一些曾经支持明朝的地区,人们倾向于保存和传播国字脸版本的画像。而在其他地区,鞋拔子脸的版本则更受欢迎。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光绪三十四年,一位日本学者在考察中国民间艺术时发现,不同地区的朱元璋画像风格差异显著,这种差异往往与当地的历史记忆有关...

五、寻找真实的朱元璋

若要探寻朱元璋的真实容貌,必须回溯到他的早年生活。《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在南京城外的一座庙宇中发现了自己年轻时的画像。这幅画像是他在皇陵寺当和尚时,一位游方画师所绘。

据《皇陵寺志》记载,这位画师姓张,是浙江绍兴人。他在给年轻的朱元璋画像时,特意记下了一些细节:二十出头的朱元璋面容清瘦,颧骨略高,但绝非后世所说的那般突出。这份记录为我们了解年轻时期的朱元璋提供了重要线索。

朱元璋的早年生活极其艰苦。《明史》记载,他出生于凤阳一个贫苦农家,幼年时家中常年缺粮,甚至靠讨饭为生。营养不良必然会影响一个人的长相,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他年轻时面容清瘦。

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修建皇陵寺新殿。工程完工后,他命人在殿内绘制了一幅等身画像。据《工部营造录》记载,画像中的朱元璋身材魁梧,面部轮廓分明,这与他早年的清瘦形象已有很大不同。

有趣的是,在1987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发现了一块残破的玉玺。玺面上刻有朱元璋的侧面像,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朱元璋侧面肖像。

2002年,中科院古脸复原研究室利用这块玉玺和其他出土文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朱元璋的容貌进行了复原。结果显示,朱元璋的面部特征属于典型的中原汉人相貌,既不是传说中的鞋拔子脸,也不是理想化的国字脸。

更有意思的是,专家们通过对朱元璋子孙画像的分析发现,他们的面部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遗传特征在朱棣、朱高炽等人的画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明宫制度》记载,朱元璋在位期间,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御容更新仪式。画师们需要根据皇帝当时的容貌进行创作,这些画像被分别存放在太庙、宗庙和行宫中。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永乐年间。《明太宗实录》中记载,朱棣在即位后,曾将父亲的御容画像请出,与自己的容貌进行对比。这个细节从侧面印证了父子间容貌的相似性。

2012年,南京博物院举办"明代帝王画像展",首次将历代画师笔下的朱元璋画像进行了系统性展示。通过对这些画像的比对研究,专家们发现,朱元璋容貌的演变与明代政治文化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

2023年,随着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朱元璋的面部特征进行了新一轮的复原。这次复原综合考虑了基因遗传、生活环境、营养状况等多个因素...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