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秦松期和秦瑞熙的介绍:
无锡锡山秦氏河上秦老二房
秦松期(1640年-1715年),字邳仙,号漆园,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无锡人,锡山秦氏成员,秦德藻次子。康熙1675年廷试中选,历任蒙城县学训导、翰林院孔目,后晋升为中宪大夫。他曾筹款修复淮海祠和龙图墓,康熙甲午年(1714年),第四次续修《锡山秦氏宗谱》,代表作品有《漆园诗文集》。
秦瑞熙,字五辑,号耐圃,江苏无锡贡生,生活在清朝时期。他是秦松龄侄子,富收藏,精鉴别,花鸟得元人法。雍正十年(1732年)作《梅里草堂图》,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南巡时,曾献画。皇帝赐孝友传家匾额。他还曾斥资白银3000两修复寄畅园,为保存古园做出了重要贡献。秦瑞熙娶周宜振之女,和探花周弘家族起到了联姻的作用。
周宜振,字子诜,号静斋,是清代无锡人。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出生信息:崇祯庚辰年(1640年)三月初四日生。
- 科举之路:康熙丁巳年(1677年)开科江南乡试中第五十五名,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会试第五十九名,殿试三甲六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
- 为官经历:曾担任杭州府钱塘县知县、庚午科浙江乡试同考官,后任台州府太平县知县。
家族背景
- 祖辈:曾祖周惟新,邑庠生;祖周怀忠,郡增生;父周公谟,邑庠生,郡邑乡饮大宾,封内国史院编修。
- 兄弟:周宜振为周公谟次子,其兄周弘【榜名秦弘】是康熙三年甲辰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弟弟周宜绳、周宜榖均为贡生。
周公谟是清代无锡人,邑庠生,郡邑乡饮大宾,封内国史院编修。他是周弘、周宜振、周宜绳、周宜榖的父亲。
周弘(1637年-1705年),榜名秦弘,字子重,号缄斋,江南常州府无锡人(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清朝政治人物、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严我斯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曾出任康熙六年丁未科山西乡试主考官,历官翰林院侍讲,入值上书房,官至侍讲学士。著有《通书广义》数卷(可惜未传于世),还留下了《道旁叹》《已未二月二日午门听宣岳州大捷遇雪恭纪》《湖南诸路大捷和宝坻杜相国韵》等诗词。
探花周弘家族源自湖南道州,无锡始迁祖是周应高或周应辰。南宋初,周应高(或周应辰)从道州迁到无锡张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