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的春天来了创新药能不能投资普通人该如何抓住医药的投资机会

岩松观 2025-04-01 03:54:12

这是「岩松观点」第1890篇原创文章

今天医药继续冲高,特别是创新药板块里又有好几家涨幅超10%的,像冠吴生物最高去到了20%涨停,河化股份2连板。

虽然我长期看好医药方向,但并不建议大家去买现阶段市场上比较热的医药股。

现在还是行情起步阶段,资金一般会先炒情绪修复,原来市场比较悲观的,现在变得不悲观了,甚至看好了。这种由情绪变化带来的股价变化,本质就是炒,那先涨的,涨得好的就会是一些容易被“炒”的公司。

我们捋一下涨幅靠前的公司,河化股份股价2连板,这么多年下来亏的永远比赚的多,冠吴生物市值不到40亿,润都50亿,百花还不到30亿,一品红业绩预告亏损5.76亿,迈威生物亏10亿,中源协和100倍的PE-TTM。涨幅前10的,也就康弘药业、百利天恒的基本面看起来还行,但一看走势,百利天恒都涨十多倍了,这种我也没兴趣,我还是喜欢那种历史上稳定增长的,然后股价又还趴在地上的,最好是股价这两三年腰斩的,要是能打个7~8折的就更好的了。

创新药能不能投资?

2024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通过,医保谈判成功率超90%,医保局也说了“老药”集采省下来的钱80%要用于创新药上,一边给政策加速让新药早上市,另一边调整医保目录,扩大支付范围,真金白银给你钱,支持创新药的力度前所未有,这还怕新药赚不到钱吗?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的长期逻辑是非常硬的,还有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企业的药做得好的话,也可以向国外出口。国内创新药出海现在是什么状态?你可能不知道,现在中国企业自研创新药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了,创新药出海的订单今年以来基本就没断过。可以说创新药的黄金时间正在走来,布局十年大概率会有很不错的收益。

从逻辑上来讲,创新药肯定是有很大前景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适合投资创新药公司。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创新药很复杂,真正懂的人寥寥无几。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的业内人士,那都是不懂的,甚至连很多药品名称都读不利索。对于不懂的东西,我们一定不能觉得自己懂了,承认自己不懂很重要。

第二个,创新药的价值很大程度至于研发管线的布局,创新药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它的药品研发出来要多久、成功的概率到底多大,这是一个方面。就算真的研发出来了,那在市场运营推广上面能不能做得起来,这又是另一个方面。这个链条太大了,你真的能研究懂吗?它不像那些已经在卖的药品,渠道已经做好了,也有一定的用户基础,还不断在想办法拓宽,以前卖这个药能赚多少钱,这些历史数据都有,我们评判起来就容易很多。

第三个,它研发出来的新药,能带来多少利润呢?跟公司原来的利润比起来,占比有多大呢?比如它原来的利润来源是50亿,现在研发出来一个新药,每年赚5个亿,相比原来的50亿就不是很多。有些公司在研发的新药看起来好像很牛,但实际上对公司的利润提升不大,那对市值的提升也就不会太大。

第四个,科创板成立之后,很多不赚钱的创新药公司都上来这个市场融资。它们本身就没有什么利润,都是持续亏损的,那接下来什么时候能好,你能拿的准吗?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判断。

港股“18A”药企已经有几十家了,但真正现在能赚钱的也没几家,A股里也有不少股票名称背后带-U标志的公司,迪哲医药-U的舒沃替尼是全球唯一全线获FDA与CDE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EGFRExon20ins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同时在中国获批NSCLC相关适应症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戈利昔替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快速通道认定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且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PTCL的JAK1抑制剂。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牛的样子,但公司去年亏掉10亿,今年还要亏8亿多,你真的能看的懂吗?

一般投资者怎么投医药

未来几十年,最确定的行业毫无疑问是医药行业。医药行业就是对病的预防和治疗:疫苗就是预防,医疗检测设备、中药、西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就是治疗。

对创新药的这些问题有疑惑的朋友,我建议就不要投资创新药了。因为它不是你能力范围能够理解的东西,那就不要去分析了。

我建议你可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方向里面,你就找那些已经成型的、未来市场空间有可能增长的医药公司,在估值合理或者低的时候去投资,这样就很稳。

化学制药都是西方国家发明的,我们得等到药的专利过了之后才开始仿制。早期实实在在的大利润是由原研企业拿走的,我们仿制出来后都在拼价格,利润自然不容易长期持续。而且现在集采之后,很多药品的利润空间更薄。医疗服务行业的医院当中,公立医院人多,但是公立医院都不上市,上市的都是私立医院,而且在上市医院当中也不怎么赚钱。

另外,医药研发外包也有很多人都关注,但是它的订单很多都是国外的,涉及到一些国际市场的问题,不是内行人也很难搞懂。医药流通是批发和零售经销的。本质上它只是经销的产品,跟药品的本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所以,这么捋下来,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这两个行业当中好公司的概率最高,而且这两个行业对一般人来说也相对容易懂,现在又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位置。

疫苗的行业前景也是不差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全球疫苗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约831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约1,310亿美元,5年增长57%,平均年复合增长9.4%。

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超过3,400亿元,2020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95%。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疫苗市场人均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城镇化、老龄化、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民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对疫苗接种意愿增强。

疫苗的投资,我们主要看二类疫苗,其中主要的品种就那几个,龙头公司也不多,全部用我们的五步分析法过一遍,也就知道哪些能投资,哪些不能投资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医疗器械方向主要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设备方向的龙头公司大家应该都听过的,像什么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开立医疗、鱼跃医疗等;高值耗材里面就是几个大的方向,支架、骨科植入耗材、眼科耗材、口腔耗材,龙头公司就是乐普医疗、大博医疗、爱博医疗等等。

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在我公众号的《长坡厚雪》系列文章里也有过介绍,你可以参考一下文章里面的分析思路。我线下课里也对医药里的主要细分龙头做过多次的深度分析,如果你对这些公司有兴趣,自己又分析不清楚的,可以考虑一下来听一听我的线下课。

小结

综合来说,国内医药行业在过去几年遭遇了集采砍价、反腐风暴、老美生物法案三连击,医药板块也跌成了A股里的“丐中丐”。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医药的天已经变了,从政策到行业竞争力,现在医药就差业绩反转来一次最后一击。对市场中热门方向,比如创新药来说,行业未来确实有大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投资,大家还是要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向去研究。

0 阅读:3

岩松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