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对于已经退休十多年的上坪村支书吴福开来说,面临着一个天大的难题。
这天,他家来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年妇女。
她见到吴福开泪水涟涟地说:"吴书记,我没住的地方,没有饭吃,已经饿了两天了。"
吴福开认识她,大家都叫她雾连。
可能不是她的真名,客家女人以前没有一个正规名字,夫家姓什么,就在前面加一个姓。比如夫家姓李,前面加一个李氏。
李氏就是她的名字。
客家人喊女人喜欢喊小名,雾连可能是她的小名。
这个可能不重要,重要是她没有家。
雾连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她一生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到了晚年,居住的破草房也倒了。
她没有退休金,也没有任何生存的技能,连种田都不可能。
年纪大了,没力气,种不上田,就吃不上饭,生计成了大问题。
客家女人遵循的是古礼三从:小时候从父,结婚后从夫,年老之后从子。
她无儿无女,年老之后,只能从自己。
当然,她不是没有找人,但人家无能为力。
没有村集体,大家生活不宽裕,不可能养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走投无路之下,她想起了上坪村曾经的村书记吴福开。
吴福开担任上坪村党支部书记,有二三十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书记。
在任上,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村民做了很多好事,在村民中享受崇高的威望。
六十岁那年,他退休了,在家安享晚年。
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女人找上门来,希望收留她。
当年没有养老院,后来有,门槛也很高,需要村里出钱出物。
钱从何而来?
望着满脸泪水的雾连,吴福开心里百味杂陈。
他是党员,而且还是曾经的村支书,责任和情感都让他不忍心。
怎么可能忍心啊!
都是相依相伴的村民,是生死相依的乡邻,可以说也是自己的亲人。
别人以为不是,在吴书记眼里就是。
他不愿意一个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饿毙在街头。
他同意了,同意这个年老的女人成为他的家庭成员,一起吃住。
其实,吴书记的经济状况一点都不好。
他虽然退出了书记这个岗位,但并没有退休金。
以前农村退休的村干部都没有退休金,他也不例外。
他是一个有骨气的老人,不愿麻烦子女,虽然年纪大了,但一样下地种田,靠种田养活自己。
雾连来了,无疑又给家里添了一张嘴。
当然雾连也在努力地劳作,大家同心协力,日子过得平淡而又温馨。
雾连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非常的短暂。
吴书记毕竟是八十岁的老人,长期的辛勤劳作,让他的肌体发生了问题。
他终于病倒了,住进了医院。
医生明确说,他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
其实,他不怕,他有儿女,他的生活会过得很好。
然而,雾连呢?
她该怎么办?
在他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他想到了她。
是的,她该怎么办?
吴书记曾想到给她建一间房子,让她居住在里面。
这个话,他当我的面说过,我记得很清楚,但是他又很快否定了这一想法。
原因很简单,她没有钱,去哪里吃饭?
她居住的叶坪村是一个小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随着移民搬迁,人会越来越少,一个孤寡老人拿什么为生?
他想到了乡养老院,这时已经有了养老院,可以收养孤寡老人。
但条件很高,就是村里需要负担老人的费用。
吴书记是一个退了休的书记,他没有权力决定这些,可以说雾连又面临着一道生死难关。
如果放弃,她必然去流浪,最后肯定饿毙在路边上。
历史上,山里客家老人是很悲惨的。
他们晚年生活靠的是儿子。如果儿子有出息,且有孝心,生活就会好一点。如果儿子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老人的生活不能算生活了。
最惨的是无儿无女的老人,基本上是听天由命,结局都很悲谅!
对于吴书记来说,他可以选择放弃,尤其是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他有这个权力,别人也会尊重这个权力,不会说三道四。
但这不是他的性格,他的良心也不允许他这样做。
吴书记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开始我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山区老人,后来才发现不是。
他是书记,是上坪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是一个需要在千人大会上发言的书记。
书记的口才不可能不好。
尽管如此,依然非常的不顺。
毕竟安排一个老人面临很大的困难,不光是吃住,还有以后的生老病死。
这些都需要钱。
吴书记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奔走呼号,他一直在做最后的努力。
后来吴书记的儿子也加入进来,他们一起奔走,在俩人顽强的努力下,雾连终于去了养老院。
这个雾连不是他们的亲人,他们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但他们义无反顾担负起了这个重担,让雾连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是一个暖心的结局。
最后雾连是在养老院平静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她是非常有尊严离开这个世界的。
这个尊严是吴书记给的。
他的善让雾连的人生发生了逆转,她的生活不再流泪,她安静地享受了晚年生活。
吴书记是千千万万老人中非常普通的一员,普通得毫无起色,似乎在这个世界上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雾连走了。
他也走了。
但他所作出的最后努力,却让后人们一直铭记在心。
因为一个人的善,总会让人感慨万千,里面产生的力量总是摧人奋进!
(李苏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