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到这条新闻,最近有不少地方又在出台这项政策,那就是自愿退出宅基地奖励5万元,再用这些钱加上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血汗钱到城里交上首付,背负着30年的房贷,从此你的人生就彻底交给了资本家。其实在此之前,2014年7月份的时候,已经有专家呼吁制定这条政策了,由此可以看出一些“专家”亡我之心始终不死。我们试想一下,没有了宅基地,下一步会不会是承包地,农民一旦没有了土地,还能依靠什么来维持生存,靠给资本家打工接受剥削么?幸好我国宪法在制定之初有了先见之明,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很多伸向农村的黑手,但是近些年以来不断有人变着法子来动摇这个基础,什么流转啊,什么所有权啊之类的。
尽管如此,一些资本家想尽了各种办法,还是没有能力突破宪法的规定。也正因为如此,直到现地我国农村的土地仍然牢牢掌握在农民的手中,不至于被一些金融资本家兼并和侵吞。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农村就是国家的重要保障,从建国以来,农村一直是化解各种社会危机的载体,当年几十万的无业游民没有工作时,国家适时推出了上山下乡这个方针,其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几十年前需要偿还苏联外债的时候,是广大的农村勒紧裤腰带,用大量的农产品来还债,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工业化发展初期,又是全国各地的农村用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建设。一旦当国家受到外部制裁,商品对外贸易无力的时候,国家又提出了内循环,具体表现为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下乡政策。
当国家要大力推行房地产经济,来提高国际金融竞争力的时候,又是广大农民进城买房,奉献了自己几十年的财富积累,同时还背负了一身债务,透支了今后几十年的劳动成果为承担这个任务。也正因为如此,农村和农民一直被称为国家的稳定器,或者是蓄水池。但是从现在看来,这种政策似乎有点过头了,如果用5万元把农民的宅基地弄走,那今后这些农民在农村哪还有什么安身立命之地?如果没有了安身立命之地,那农民今后还如何做贡献,农村还如何稳定呢?所以说,在有的网友看来,这些打着维护房地产利益的旗号,变着法子想动用农民宅基地的观念,其实对农村和农民来说,不仅不是一条妙计,还有可能是一条“绝户计”,危害是极大的。
可以说,建国几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遭遇过多次重大问题,而每一次危机化解的背后,都是农村和农民在承担着后果。尽管如此,由于农村和广大农民身上天然的韧性,虽然多次受到破坏,但总是能够奇迹的自愈。这虽然不像生态环境修复那么明显,但是从根本上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这种深刻的历史变迁,而最关键的支撑就是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一直都是国家创造财富和保存财富的主体。对于农村和农来说,就是牙膏一样,需要的时候就挤一挤,再挤一挤,总是会能够化解一些危机。然而这一次,采取的手段却与往日不相同,这种政策的出台,似乎是想要消灭农民,消灭农村。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寒冷的时候,穿一个单薄的衣服,虽然不能完全抵御寒冷,但是如果把衣服烧掉,虽然一时能够极大增高温度,但是烧完之后怎么办?
到如今,其实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房地产经济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了,虽然不能让他轰然倒下,但是已经完全不有必要下大力去维护了,更不用损害农村和农民的方式来换取房地产经济一时的回光返照。我们能够看到,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仍然在拼了命地想救房地产,从房产税的迟迟不见动静,有的地方把首付比例都降到了15%甚至更低,还有很多城市的取消限购政策等等。可以说再怎么玩,再怎么操作,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进一步榨干底层人民口袋中最后的一两银子。我们说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就业,能够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那也无可厚非,但是实际上这种行为只能进一步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毕竟从日本的发展模式来看,房地产经济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周期,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但是尽管如此,各地为什么还会如此拼命的来维持房地产经济呢?这就要说一下我们当前的价值观念了。可以说,无论是哪一个地方,一任主官的任职时间并不会太长,也没有余力去发展一些新型的能够更长远的经济模式,而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已经跟各地经济深刻地捆绑在一起了。而房地产经济不仅见效快,而且体现在GDP上面的数字非常明显,也是很多领导最喜欢的政绩工程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方面要体现出自己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上级每年数据指标的任务,以及在每年各种数据排名中的巨大压力,所以只有拼命地维持房地产经济,企图在自己离任之前显得更风光一些,面子上更好看一些。
2014年7月22日,新华社就曾经报道过安徽出台过这项政策。所以说,这根本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最近几年以来一些在房地产经济中受益颇丰的地方,面临当前的困境,他们只有再重新拿出这个东西,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打着“以保证房地产平衡健康发展”的旗号。我们试想一下,难道除了房地产之外,我国就没有其他经济发展方式了么?难道离开了房地产经济,很多地方都失去发展的动力了么?你可别说,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还有可能真得如此。大家记不记得以前有些地方,一旦财政没钱了怎么办?那就是卖地,结果卖了这么多年,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卖完了,而他们的财政也始终不见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完全依赖于房地产经济,所以地产经济一出现问题,很多地方的财政都会出现重大的危机。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毕竟历次危机化解的重任,大多数都落在了农民的头上。但是这一次这种方式我却不赞同,因为危机化解之后还需要恢复,如果一旦把农民的宅基地拿走了,农民就失去了在农村的安身立命之所,就很难再从这种危机中走出来,更别谈恢复生态了。所以说,针对这个政策来说,在网上网友的争议非常大,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政策并不是化解房地产危机的“妙计”,而是会出现破坏农村生态,打乱小农经济形态的一条“绝户计”,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