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五子良将,一人被轻视,一人被过高看,这两人,又是何人?

阿存历史谈 2023-05-31 18:54:49

三国时代,魏国外姓武将中,以张辽为尊,乐进为右将军,于禁为安远将军,张郃为车骑将军,徐晃为右将军。这五人里,张辽排在最前面,而徐晃排在末尾,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他们两个,一高一低,一低一高,那他们两个,到底是什么人?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此进行了分析。

小人物:徐晃

219年,夏侯远阵亡,刘备攻占汉中,使其实力达到了巅峰。关羽见此良机,率军北上,大败曹仁大军,将曹仁困在樊城。于禁率七军去樊城救援,关羽趁汉水水位上涨,大水淹没了七军,最终将七军全部歼灭。庞德战亡,于禁自己丢下兵器,向关羽投降。这时,关羽在樊城的外围又进一步收缩,并在襄阳周围布下重兵。因为关羽大获全胜,魏荆州刺史胡休,南乡太守傅方先后归顺于关羽,民间也有许多人起兵投靠关羽,关羽之名震动华夏,使得曹操惶恐不安,欲迁都避让。

因为于禁的第七个军团已经被歼灭,所以曹操很难抽出更多的军队来支援曹仁。徐晃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召集了一批人,但是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兵,根本不是关公麾下的精锐士兵的对手。曹操对徐晃这支新组建的队伍也是担心,便下令道:“待张辽和其他部队集结之后,一齐向关羽发起进攻。”

徐晃的兵马与关羽的兵马相距不过三丈,但碍于曹操的命令,他们并没有立刻与关羽厮杀。

之后,曹操和孙权商量好了,打算两面夹击关羽,把荆州据为己有。这是最高机密.但徐晃却按照曹操的吩咐,用箭矢把孙权密信的内容传达给了关羽,并把他带到了樊城。此举,一来可以鼓舞樊城中魏军的士气,二来也可以让关羽心神大乱,从而让关羽分崩离析。

与此同时,徐晃采取了佯攻的策略,他向外界宣称他将攻打头屯,而实际上他的目标却是四冢。徐晃与关羽乃是故友,在开战之前,二人有过一次谈话,徐晃先与关羽叙旧,挫败关羽的锐气,然后给麾下将士下了一道“取关云长人头者,赏金千两”,关羽听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质问徐晃为什么如此。徐晃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公事归公事。”

徐晃在乱斗中打败关羽后,一路追到关羽大营,将投降关羽的胡修,傅方,以及其他被关羽俘虏的将士全部杀死。樊城的围困,就此告破。徐晃能在一群战斗力不怎么样的新兵中,打败名震天下的关羽,解决樊城之围,足以证明徐晃在用兵上的才能。曹操到了前线,看到徐晃,叹了口气说:"徐将军真像周亚夫!"

可是徐晃在五子良将之中,排名末尾,可见徐晃的分量。以徐晃战胜关羽的功绩来看,他的排名至少在被关羽打败的于禁头上,仅次于张辽和乐进,是三甲。

被夸大其词的人:于禁

徐晃打败了关羽,被人轻视了,而被人轻视了,被人轻视了于禁,在关羽手下一败涂地。

于禁是曹操初期最为信赖、最为器重的异族武将,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使用“节钺”的异族武将。他能不受曹魏宗麾下将领的约束,单枪匹马带着七个精兵去樊城,足见其能耐。

与徐晃,张辽,张郃归顺曹操的时间较晚不同,于禁在曹操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并且对其忠心耿耿。于禁治军极严,曹操攻破宛城后,只有他一人还能保持镇定,甚至还给四处抢劫的青州士兵上了一课,给他们上了一课。曹操对于禁的评价是:“比任何一位古代的将军都要好。”

“以胜为胜”,无论于禁在初期如何的勇猛,到了襄樊之役,因为驻扎错误,导致大营被汉水泛滥,兵败如山倒,不得不向关羽投降。无论天时、天时、自己的因素,于禁大败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所以,五子良将中,于禁的名次要往后挪一挪,排到第五,才是最妥当的。于禁能够位列五子良将之列,本身就是对他之前表现最好的认可。

结束语

魏国五子良将,按照文章的分析,真正的排行应该是这个样子,张辽立下了不少功劳,自然是排在了第一,而乐进拜入曹操门下很久了,每一次战斗都是身先士卒,所以排在了第二,至于第三,则是徐晃打败了关羽,张郃死在了最后,而于禁则是被关羽打败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徐晃的评价是小看了于禁,而于禁的评价是过高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