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杰是一员战将,一直负责军事工作,在解放战争时和解放后的任职中,被频繁调动,两次担任军职主官,更像是替补。
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当过师长;抗战时期,担任过旅长、军分区司令员。总之,都是军事主官。
在解放战争时,他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副司令兼旅长,成为王近山的副手。后来不再兼任旅长,只担任副司令。副司令虽然比旅长职务高,但并不掌兵,主要是担负前线指挥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纵队打仗,司令员坐镇指挥部,副司令员到前线加强指挥。
他在担任副司令员期间,王近山因腿受伤离队休养,按说副司令员可以代理司令员,但上级让政委杜义德代理司令。从豫北打到鲁西南,再挺进大别山。
1948年,晋冀鲁豫军区组建13纵、14纵队、15纵队等,他被调去14纵队担任司令员。仅仅几个月后,被调任13纵队司令员。当时安排曾绍山担任13纵司令,但他在皖西军区担任司令员。相比之下,皖西属于战略前方更需要干部。13纵是由太行军区地方部队,以及华东独立师改编而来。
华东独立师的前身是皮定均旅,中原突围后抵达华中,留下打了不少战役,1947年底奉命归建晋冀鲁豫军区。因为这支部队本来就是抗战时期,从太行军区抽调去豫西开辟根据地的部队,后来中原军区成立,番号几经改变。
独立师作战经验丰富,参加华东诸多战役,13纵比起14纵无论从兵力,还是作战经验都高出不少,韦杰像是替补一样。
率领13纵参加太原战役,解放大西北等战役后,编为61军,跟着18兵团南下大西南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第61军军长兼川北军区司令员,上级抽调60军编入志愿军3兵团,军长张祖谅身体不好,韦杰接替奔赴前线作战。
在第五次战役中,下辖180师遭到包围,只有少部分人突围出来,这件事震动很大。因为还没有哪支部队遭遇过如此情况。这件事的影响巨大,被兄弟部队轻视,就连60军官兵有人在发牢骚:如果老军长来指挥就好了,部队不会打得这么窝囊。
部队出现情况,也是多种因素导致。客观说,60军三个师不在韦杰手中,两个师增援12军、15军,180师由兵团直接指挥。这样导致出现不应该有的问题,比如180师被围困,手里没兵可调。180师内部采取化整为零突围,也可能导致力量分散,如果集中一点或许情况不同。
总之,作为军长、政委的60军主官,事情发生,很多人不怎么会冷静下考虑客观因素。虽然韦杰没有受到处分,但他还是被调离60军,连一个打翻身仗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内心的愧疚或许只有他知道。
部队指战员在作战时,只信奉一条,听命令打胜仗,打赢了大家都服你,打输了大家心里可有意见。本来就是空降过来的干部,更需要用打胜仗来,提高在部队中的威信和凝聚力。
韦杰走了,张祖谅被调回来担任军长,主要对部队思想上的安抚,稳定大家的情绪,以便为接下来打翻身仗做准备。60军后来,打不少硬仗。胜仗打多了,大家或许记得,但一次失利,大家刻骨铭心。每每提起180师,无论是180师,还是60军上下都有一个心结,韦杰或许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