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诊疗岛、开放周末及节假日手术……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一年半完成三年目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12-28 18:31:12

阅读摘要:

“2024年上半年门诊诊疗46.9万人次,完成手术例8273例,最高门急诊量达7500人次。……过去一年半,我们已经完成了建院之初三年的目标。”

谈及未来的目标,北京朝阳医院党委书记纪智礼思考片刻说:一位住院患者告诉我,他相信朝阳医院,所特意从外地赶来,带着这种信任,他来了,并且治好了病。我想,医院的本质,就是治病救人,怎么治好病、救更多人,这是朝阳医院常营院区永远不变的课题。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侯佳欣 赵苑旨)“一年半实现一家标准三甲医院的运营规模,这是很少见的。”北京朝阳医院党委书记纪智礼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2024年上半年门诊诊疗46.9万人次,完成手术例8273例,最高门急诊量达7500人次,病房开放病区35个、床位1026张……过去一年半,我们已经完成了建院之初三年的目标。

地处朝阳区与通州区交界的这所三甲新院区——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正成为该区域医疗版图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用一年的时间,常营院区完成了三甲医院从无到有的运营突破。

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医院供图

让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让医院真正“智慧”起来

一面巨大的橙色透明玻璃墙,背后的电梯连接着六大诊疗中心。左右两侧则是全自动化的预约平台、智慧药房等服务端口。这是常营院区的门诊大楼,也是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

“让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让医院真正‘智慧’起来。”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王晨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新型医院是让智能和百姓交融,脱节的智慧医疗,就是纸上谈兵。以药房为例,智慧药房使得药品的入库、出库、取药、发药全部为自动化,投药失误率降至为零,从扫码到完成取药,最多不超过5分钟。

行走在常营院区内,随处可见的指引标识也与传统医院有所不同。王晨介绍,常营院区打破了以往按照功能分区的惯例,而是按照人体器官系统科学设置门诊布局,在门诊各大专业科室建立几十个专病门诊,将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在一个诊疗区域。

11月27日,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内,肝胆外科纪智礼教授为患者解释病情。医院供图

“坐落在四层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这里不仅有心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还有心电图室,Holter室、心脏彩超室,让门诊、检查几乎实现了‘门对门’。”刚刚结束门诊的心内科主任赵林表示,这样的布局,一方面缩短患者奔波于诊室和检查室的时间,另一方面促进了心内科与心脏大血管外科深度融合。

走进儿科“诊疗岛”,则来到了另一方天地,这里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世界。岛内配备了高清影像诊断系统、智能化检测仪器,确保孩子们能够接受到准确、高效的诊疗服务。从预约挂号到就诊、检查、治疗,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简洁高效。

截止目前,常营院区现已完成儿科诊疗岛、呼吸与危重症诊疗中心、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骨关节病与疼痛诊疗中心共计六个诊疗中心的建设,患者在诊疗中心即可完成所有检查。

一年半IV级手术占比达35.06%,外科手术有了新高度

一个人和一个机器人。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郑鑫正在和达芬奇机器人“合作”进行一场囊肿切除手术。这是他今天下午的第一位病人,郑鑫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手柄,15分钟就完成了囊肿的切除。

“在常营院区,和达芬奇机器人‘合作’的手术几乎每天都有,从去年引入至今,目前已经进行了大约200台左右。”郑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以泌尿外科为例,我们经常进行的输尿管狭窄修复手术,由于输尿管本身直径只有3-5毫米,需要将其重新连接又要保证通畅,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手术创伤小、吻合细致,患者恢复迅速。

尽管常营院区刚刚开诊一年有余,但无论是手术质量还是手术难度,均已提前完成三年规划目标。

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志航告诉记者,一年半来,常营院区出院患者总人次达27534人,其中手术患者11090,手术占比40.2%,其中Ⅲ级手术4856例,IV级手术3888例,IV级手术占比35.06%,达芬奇机器人手术65例,急诊手术1982例,占比17.87%。

目前,常营院区已全面开放周末及节假日择期手术,最大限度方便患者。“几乎每个周末,只要没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纪书记都会上手术。”肝胆外科主任贺强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的周末,他们刚刚共同完成了一台高难度手术。

“患者是一名26岁的年轻女孩,胰头部长了一个巨大肿瘤,侵犯了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为其实施肿瘤切除。”贺强回忆,术中为患者实施联合血管切除,而后再进行异体血管重建,手术持续了将近8个小时,最终获得成功。

结束采访后,贺强第一时间就回到了病房,去探望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赵秋(化名)24岁时被确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随后的数年间一直在靠透析维持生命,直到今年,兄弟俩同时匹配上了一个供体。移植手术完成后,兄弟俩各项指征良好,哥哥已于不久前出院。

“这是我国首次FSGS双胞胎同时接受肾移植的手术,对未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贺强激动地说,对患者而言,治疗的意义不仅在于活着,而是让生活更有质量。由于疾病困扰,这一对双胞胎过去十年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但现在他们不用再被治疗所束缚了,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如今的常营院区,已经让运营走上轨道,按照纪智礼的话说,医院管理纷繁复杂,不能都依赖人的决策,而要让“齿轮”动起来。医疗运营、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经济运营、科研教学和安全运营,只有它们有机结合,契合运转,“齿轮效应”才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生要学会算账,要用最少的钱,给老百姓看最好的病”

“办医院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救命和治病,但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在纪智礼看来,想要做好这两件事,首先要明确:要命的病能不能治?周围最近的医院是否可以?

常营院区急诊面积是本部急诊面积的两倍,近一万平方米;急诊与120实现数字化衔接,病人“上车即入院”。不仅如此,建设之初,常营院区就开通了危险性脑卒中、中毒、胸痛、孕产妇、创伤等5个绿色通道服务,截止目前,常营院区急诊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8.81%。

“常营院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仅要辐射朝阳区、通州区,还有城市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纪智礼介绍,“我们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医院的辐射范围:50公里汽车圈、150公里动车圈、1000公里飞机圈。一年来,急诊单日就诊人数也从一两百上升至六七百,急诊布局已初见成效。”

谈及如何给老百姓看好病?纪智礼表示,把病看好就要以患者为中心,过去患者来了医院,一个头晕的症状跑了七八个科室,这种情况就不是以患者为中心,新院区以“诊疗岛”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最大程度帮患者节约了院内非就诊时间,让每一分一秒都更好地用在了诊疗上。不仅如此,学科也要发展,发展学科不能单纯谈专业技术,还要谈老百姓的需求。

“看好病不仅要技术过硬,医生也要学会算账,要学会用最少的钱,给老百姓看最好的病。”纪智礼还提到,把病看好的同时,公立医院不能只会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而要尽可能地帮他们省钱,这才是公立医院存在的意义。

随着常营院区步入正轨,北京朝阳医院“一院三区”格局正式形成。常营院区则要满足周边居民医疗救治需求,努力成为国家急危重症医学中心。“例如,医院特色学科之一的高压氧科已整体平移至常营院区,新氧舱拥有国内最大的两组三舱七门式空气加压方舱群,分为常规治疗舱、重症治疗舱和特需治疗舱,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治疗最大容量为62人。”

“过去一年半,我们已经完成了建院之初三年的目标。”一位住院患者告诉纪智礼,他相信朝阳医院,所特意从外地赶来。带着这种信任,他来了,并且治好了病。纪智礼说,医院的本质,就是治病救人,怎么治好病、救更多人,这是朝阳医院常营院区永远不变的努力课题。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