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49位战友,时隔三十年后再度相聚,有人牺牲有人负伤

晓评天下 2022-05-03 21:10:31

文/红尘人间客

他叫骆牧渊,是解放军原416团工兵连一班的一位战士,骆牧渊所在的连队是一个只有49人的小连队,人数不多,但大家在一起和睦的像一家人。

工兵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兵种,再怎么小心也难以避免发生意外,骆牧渊就在在战场上被雷炸伤,这导致他双目失明,永远带着墨镜生活。

除了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外,也有一些战友在回家后因病去世,很多人在战场上留下了影响一生的伤疤,这些伤疤就是他们的勋章。

如今30年过去,骆牧渊依旧忘不掉当年一起挥洒热血的时光,在参战30年的这个契机上,骆牧渊想要找到之前并肩作战的战友,在有生之年再度相聚。

在骆牧渊的牵头下,他联系上了连长、指导员和一位战友,在四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全连战友除了牺牲病逝的,还有四位战友没有归位,他们分别是陈明理、刘清松、胡继维和钮宁。

时隔这么多年,骆牧渊能否找到往日的战友呢?究竟是怎样的故事让骆牧渊一直念念不忘?

一、

骆牧渊一家有四兄弟,骆牧渊年纪小,因为聪明学习能力强,他被分到了工兵连,但工兵连在部队里的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是雷炸身亡,骆牧渊是连队里年龄最小的战士,可他却是连里的“排雷大王”。

他在老山前线一共执行过11次战斗任务,一共排除了敌人的617枚地雷,炸掉了敌人的三个地下工事。

工兵连就像战士钢枪上的刺刀,每次战斗都是冲在部队的最前沿,为战友们将前方通行的通道打开,把地里的雷全部排出来。

但他们的工作远远没有结束,排雷的过程非常漫长,但战机不等人,有时候情况紧急,他们不得不用爆破手段,强行开辟通道,其中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等战友们冲上敌人阵地后,工兵连还要将道路再封掉。

工兵排雷并没有什么先进的工具,他们所用的排雷探测器构造十分简单,事实上就是一根空气钢管,钢管前面带着尖。

工兵排雷就用这根钢管一寸一寸地扎进土里,完完全全就是凭借自己的手感,判断地下是树根、泥土、石头还是地雷,

手感力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力度大了,地雷就炸了,炸到自己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有时一颗炸一堆雷都会炸,连累的绝对不是那一名排雷战士。

战场上满地都是金属弹壳碎片,光是工兵接触到的雷就有四十多种,像五八式、七二式都是反步兵的压发式地雷,随着战事的演变,地雷的样式也五花八门,有跳雷、绊发雷,还有把绊发雷做成连环雷的,防不胜防。

每天清晨或者入夜,都能听到山上地雷爆炸的声音,地雷的排布十分密集,山里的老鼠小白兔碰到了也会被炸死。

工兵连是老山前线最危险的兵种之一,所有上老山前线的战士都要提前写下遗书,骆牧渊那时年纪小,还没有娶妻生子,他的遗书是写给父母的:

“等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儿子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今生今世有缘,想着这个长大以后能够孝顺你们,看来这辈子不可能了,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会做你们的儿子,我再来孝顺你们!”

刚上战场的时候,每个人都紧张过,每个人都害怕过,但在家国面前,他们都将生死看淡。

在老山前线的战场上,骆牧渊有个非常要好的战友,叫做“胡立强”,他们两个人同年入伍参军,跟骆牧渊不同的是,胡立强是家中独子,家里只有一个妹妹,而骆牧渊家里有四个兄弟。

战场凶险万分,妹妹时常担心哥哥,经常写信给胡立强,催促他回家,但参军之后哪能说走就走,胡立强放不下家中的妹妹,但也舍不弃手中的钢枪,苦恼的他抽了很多的烟,一根接一根。

看到胡立强如此苦恼,骆牧渊问及原因,胡立强解释说:“妹妹写信过来催我回家,但是我在战场上我回不去,明天我还要去执行任务。”

听到胡立强的遭遇,骆牧渊非常同情,他告诉胡立强:“你是家中的独生子,你死了你妹妹就没人管了,我家里有四个兄弟,你不要去了我去!”说完,骆牧渊就去找连长和指导员领到了第二天的任务。

谁也没有想到,骆牧渊就在战场出事了,排雷工作进展的一切顺利,在骆牧渊排到第617枚地雷的时候,他手中的探雷灯亮了,还没等骆牧渊反应过来,地雷就响了。

骆牧渊当场就被炸晕了,等他醒来的时候,战友们正准备将骆牧渊抬下阵地,骆牧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着:“我没有完成任务,我不下阵地!”

在骆牧渊看来,工兵在排雷过程中雷响是一件很没面子,很难为情,甚至是很耻辱的事情,这意味着他的任务失败了,他没有完成任务,作为一名工兵,自己被雷给炸了。

但阵地上的雷千变万化,谁能保证安全排完每一颗雷呢?工兵被雷炸伤是常有的事情,战士的冲锋通道上铺满了工兵战士的生命。

二、

骆牧渊负伤后被转移到了后方医院休养,虽然他觉得自己任务失败,但组织承认了他的英勇战斗,授予了他一等战功。

正是因为这一次负伤骆牧渊的双眼失明了,再次跟胡立强见面是在三个月后,那一天骆牧渊正在休息,忽然听到前方战友传来的消息,说我们的部队打了一场大胜仗,高兴之余是源源不断的伤员被送往了后方医院,其中就包括胡立强。

骆牧渊看不见,见到胡立强以后,骆牧渊就着急地询问他:“你怎么样了?”

为了不让骆牧渊担心,胡立强故作轻松地说道:“没事,就没了一条腿……”

听到这话的骆牧渊着急了:“我们不是说好了你不上吗?你就算上去,你怎么把自己的腿搞丢了?”

胡立强还在跟骆牧渊打趣:“我这不是要下来陪你吗。”

说罢,胡立强讲起了负伤那天的情形,战斗打响后,胡立强作为破障队的突击队员,第一个冲上了敌人阵地,结果才冲上去没多久,离胡立强不远的地方就炮弹爆炸了,胡立强当即就被炮弹扔出去很远,挣扎很久才从泥土里爬出来。

等胡立强挣扎爬起想站起来继续冲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腿没办法支撑身体了,疑惑之下他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一条腿直接被炸没了。

在医院养病期间,骆牧渊跟胡立强一直互帮互助,胡立强的腿没了只能坐轮椅,骆牧渊可以走路但他看不见,骆牧渊就推着胡立强一起出去散步晒太阳,胡立强就给骆牧渊指路。

负伤最初的那段时间,两个人的情绪都非常低落,两人互相鼓励互相打气,也算慢慢走出了阴霾。

在医院里休养的战士很多,有些战士伤得轻,养好了伤就再次到了战场,骆牧渊在那里认识了前来慰问表演的郁钧剑,

他在老山前线慰问表演了好几个月,那年中秋,郁钧剑给一个特工五连送行,里面的三位战友跟郁钧剑都是一个地方的老乡,老乡相见他们都觉得非常亲切,当下就一起热情的合影,还一起度过了中秋。

三个年轻的战士都是家中独子,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他们跟郁钧剑说:“郁大哥,我们就喜欢听你唱歌,等将来打完仗了,我们还想听你唱歌。”

可惜的是,这三位年轻的战友并没有等来那一天,康复后他们三个重返战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当年战况的惨烈程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提起当年的往事,这些七尺壮汉都忍不住的泪流满面。

骆牧渊跟胡立强最喜欢的就是回忆之前一起生活战斗的时光,在连队里大家的感情都非常好,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大家一起同生共死是最亲密的兄弟好友,每个人都坦诚相待没有隐私。

家里的亲人来了信件,大家高兴的跟自己家人来信一样,来信的战士总是满脸得意又高兴的将信件念给大家听,大家都非常的幸福快乐。

还有一些老班长会将他们的情书拿出来念,当时连队的四班长就将他们珍藏的情书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他当着大家的面动情的念着那份情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满的得意。

念完以后,他还从日记本里,将女朋友的照片拿出来给大家看。

但四班长却永远留在了战场上,前线阵地的地形十分复杂,在冲锋的过程中,爆破筒被拉响,爆破筒的杀伤力非常强,其他的战友也离得非常近,为了不让其他战友被炸伤,四班长用自己的身体将爆破筒给压住了,四班长壮烈牺牲。

虽然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每位战友就跟亲人一样。

三、

骆牧渊所在的连队被评为了一等功连,全连队49个人,包括骆牧渊在内的一等功有5个,二等功有7个,三等功20多人。

回到地方后,部队给每位转业的战士安排了工作,胡立强被安排在了银行工作,骆牧渊则是自己创业工作。

在骆牧渊的努力下,他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儿子,生活过得越来越好,骆牧渊的儿子走上了跟父亲一样的道路,走上了参军之路,如今在南京工作。

离开部队多年,唯一跟骆牧渊保持密切联系的就是胡立强,闲暇时两人都会一起聊聊近况,工作、家庭、孩子,过得跟亲兄弟一般的亲昵。

1998年的一个下午,胡立强突然给骆牧渊打来了电话,电话啥也没说就是跟骆牧渊回忆往事,那天胡立强的心情非常的好,他一直跟骆牧渊聊着之前在部队里的事,一起在阵地上苦中作乐,那段艰苦的日子是他们最甜的回忆。

两个人聊得非常开心,一直聊到下班才挂了电话,那一整天骆牧渊都非常开心,感觉回到了过去一般,谁知道,这一通电话竟然是跟胡立强通的最后一个电话。

两天后,骆牧渊得知了胡立强病逝的消息,原来胡立强得了重病,感知到自己命不久矣,他给最好的兄弟骆牧渊打去电话,两人畅谈一下午后,胡立强安心的离去了。

胡立强离去后,骆牧渊就孤身一人,关于参军的那段经历再也无人可以分享,过去的事情一直萦绕在骆牧渊的心间,他萌生了找战友团聚的想法。

他要趁着有生之年,将之前的生死兄弟都召集回来,在参战30年这样的契机里,一起聚一聚。

有了这个想法后,骆牧渊联系到了之前的一位战友“朱国明”。骆牧渊双目失明,找寻战友多有不便,朱国明就承担了集结战友的任务,为了找寻战友,朱国明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还联系上了之前的连长和指导员。全连一共49位战友,除了牺牲和回家后病逝的,全连剩43人,目前还有四位战友没有“归队”。

这四位战友分布在四川、南京,在联系了当地的退伍军人管理单位后,他们找到了四川的陈明理,30年后的陈明理变化不大,除了有些苍老外,脸型依旧没有大变化。

回家后陈明理在老家成了一名司机,为当地的民宿公司开车。

相见的那一瞬间,他们就互相认出了对方,骆牧渊也从声音里听出了他是陈明理。时隔30年再见面,三个男人抱在了一起,哭成了孩子。

随后,他们找到了剩下的三位战友刘清松、胡继维和钮宁,连队里的43位战友,上至连长,下至部队运输的司机,健在的战友都回来了,他们再次吹响了30年前的集结号。

对骆牧渊他们来说,这一生为傲的事是成为军人,男儿志在四方,阳刚撒热血。

他们珍藏于心的是战友之情,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他们用热血与忠诚谱写出生命的本色。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3 阅读:1980
评论列表
  • 2022-05-09 19:28

    向老兵致敬!

  • 2022-05-10 00:15

    广大老退役军人,老退役义务兵纷纷表示,坚决要求提前退休!切实做到善待关爱老义务兵!

  • 2022-05-09 21:11

    致敬英雄敬礼!

  • 2022-05-11 16:05

    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流过血的英雄们,善待他们和家人,否则,每个真正的中国人都要为自己的良心受痛!

  • 2022-05-12 21:00

    一等功臣没有安排工作?文中部队给转业军人安排地方工作?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