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的喜好势必会受到群臣的效仿,在唐玄宗的影响下,盛唐时期隶书书家辈出。
这些书家与唐玄宗一起共同构成了灿烂了盛唐隶书复兴,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忽视的书家群体...
唐隶四家
唐隶四家的说法最早是由宋代欧阳修提出的,在蔡有邻《卢舍那珉像碑》的跋语中欧阳修说:“唐世名能八分者四家,韩择木、史惟则世传颇多,而李潮及有邻特为难得。”
在欧阳修等人的推崇下,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合称为“唐隶四家”,成为唐隶的代表性书家。
韩择木,昌黎(今辽宁朝阳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太子及诸王侍书。其隶书代表作有《叶慧明碑》《祭西岳神告文碑》《告华岳府君文》《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等。
韩择木隶书在唐隶四家中气息最接近经典汉隶,最有高古之气。
在韩择木的隶书作品中,笔画的粗细对比十分强烈,粗者丰腴飘逸,轻者劲健瘦硬,乍一看与《礼器碑》的风格特征十分接近,但韩择木字势更为端正,整体排布更加整齐,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历代文人墨客对韩择木隶书评价也都很高。杜甫的《李潮八分小篆歌》是写给外甥李潮的,诗中也提及了韩择木与蔡有邻,说二人“开元以来数八分。”
在朱长文的《续书断》中,唐隶四家只有韩择木一人被列入妙品,并称“韩云卿以文显,李阳冰以篆显,择木以八分显,天下欲铭其先人功者,不得此三人,不称三服。”
窦息在《述书赋》中称韩择木的隶书“伯喈如在”,后世论书老多持此论。
《宣和书谱》中将隶书与八分书分开论述,认为“唐之所谓八分者,非古之所谓八分也”。
在隶书一节中只提到了韩择木一人,认为韩择术隶书直追蔡邕:“隶学之妙,为蔡邕一人而已。择木乃能追其遗法,风流闲媚,世谓蔡邕中兴焉。”
史惟则,广陵(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卒于唐大历初年(约766-770),唐隶四大家之一。
宋代欧阳修称:“唐世以八分名家者四人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也。韩史二家传于世者多矣,李潮仅有存者,有邻之书亦颇难得。”
在欧阳修等人的推崇下,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合称为“唐隶四家”,成为唐隶的代表性书家,在这四位书家中,史惟则与玄宗隶书风格最为相近。
史惟则大约开元二十四年(736)间进入集贤院,虽然其官场并不得意,时常遭到降级处罚,但其擅篆籀飞白,以隶书精妙著称,其隶书风格十分迎合唐玄宗个人的审美倾向。
宋代陈思《书小史》中描述史惟则“颇近锺书,发笔方广,字形俊美,亦为时所重。尤善籀、飞白。”
代表作有《大智禅师碑》《邵润之诔及额》《管元惠碑》等,其中,《大智禅师碑》(图 3-3)刻于开元二十四年,当数史惟则存世书迹中最为著名者。
赵明诚评此碑说:“老劲庄严,此书骨力参以和缓之致。”王世贞《弇州山人稿》称此碑“行笔绝类《太山铭》,而缜密过之,知开元帝润泽所自耳。”
而明代赵在《石墨镌华》中更因此碑称史惟则为“开元间分书第一手”:史惟则分隶书,窦息称其古今折衷,大小应变,如因高而瞩远,俯川陆而必见。
今观此碑,信是开元间分书第一手。史惟则隶书受楷法影响较为明显,转折处尤其是捺脚与唐玄宗隶书相比棱角更为分明。
其隶书线条饱满、厚重有力,丰腴茂密,确与唐玄宗书风十分接近,是盛唐时期宫廷书家受到唐玄宗影响的最有力证明。
蔡有邻,济阳郡考城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东部、民权县西部)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高宗开耀元年(681),约卒于天宝末年(约754-756)。
蔡有邻家学渊源深厚,蔡邕是蔡有邻的先祖,蔡氏家族中亦不乏善书者,除了蔡邕和蔡有邻以外,蔡克、蔡谟、蔡景历、蔡徵、蔡凝等均善书。
蔡有邻继承家学,书法亦得盛名。其隶书代表作有《唐卢舍那珉像碑》《尉迟迥庙碑》《庞履温清德颂》《唐崔潭龟诗》等。
据宋代陈思《宝刻从编》记载,蔡有邻隶书碑刻共十余方,其中所立最早一方为《唐丹州刺史萧宗道碑》,此碑刻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
窦息称其“善八分,本拙,至天宝之间遂至精妙,相卫中多其迹”,其中“本拙弱”应是指以此碑为代表的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前,蔡有邻很可能是一个隐于相、卫之间的布衣,根本没有入朝为官”,而后蔡有邻入朝成为翰林待诏,虽具体年份已不可考,仍可知天宝时期蔡书“遂至精妙”当是因为其入朝后受到唐玄宗影响,隶艺精进。
但有邻隶书并没有完全师法唐玄宗一路的隶书,其书法用笔凝练,气息清整,不乏古意,结构疏朗似《礼器碑》。
但与《礼器碑》相比,蔡有邻隶书用笔严谨,结字方正,燕尾平缓,撇画回钩十分强烈。
宫廷书家
唐代自高祖起便重视图书的修缮问题,设置大量书手用于写,这些书手为皇室抄写经籍图书、宗教典籍等,在一定程度上需符合帝王对抄书的审美要求和实用需求。
唐玄宗即位后设置翰林院,并增设翰林书待诏及其他门类的翰林待诏。
翰林书待诏被选入翰林院后将从事许多与皇室书法教育以及帝王活动有关的工作,可以说是皇帝的御用书家,故唐玄宗对此类人才的选拔都十分重视,大多是因才能显著而由玄宗亲自征召。
因此,唐玄宗时期受到唐玄宗隶书影响的宫廷书家远不止上述三人。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徐浩主要以书和隶书著称,其书法也与家学有关,其家学渊源可追溯到他的祖父徐师道:“自师道至浩盖三世矣,是亦熟于翰墨之场者也。”
其父徐峤之亦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直接影响了徐浩的书法,“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奔泉’云。”
虽然有记载称徐峤之“尝进书六体”,但《金石录》中记载徐峤之隶书碑刻仅开元七年《永丰陂堰颂》,历代书论中亦均称赞其楷书、行书,不见有关徐峤之八分书的评述。
《续书断》中称徐浩“受书法于父,少而清劲,随肩禇薛:晚益老重,潜精羲献。”可以看出徐峤之对子徐浩的书法影响多在楷书行书一路。
徐浩开元十七年入集贤殿任校理,间亦兼任待诏,并深受玄宗赏识:“玄”《金石录》中记载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参两宫文翰,宠遇罕与为比。”
徐浩隶书作品均成书于天宝元年之后,此时徐浩已在唐玄宗身边数年,加之徐浩的外祖父是唐代著名隶书书家张庭珪",徐浩的隶书当受此二人的影响。
现存其隶书代表作有《张庭珪墓志》《嵩阳观纪》等。米芾云:“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以前古气无复有矣。”
就隶书来说,徐浩隶书有玄宗隶书的影响,应规入矩,严密整肃,有迎合帝王所好之嫌,虽肥但亦有骨。
从现存碑刻中亦能感受出其用笔之铿锵,行笔之稳健,一笔一画厚重而不失硬朗,其隶书彰显盛唐气息之余更能体现出徐浩深厚的书法功底以及个人对书法的理解。
徐浩在其《论书》中说道:“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力,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
看得出徐浩隶书秉持个人的书学思想,虽不在“唐隶四家”之列,但其隶书在盛唐时期隶书复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