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打电话来求和的,球在他们那边!”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咆哮声犹在耳,但白宫的电话始终静默。近日,这位自诩“交易大师”的总统突然放软身段,频繁释放“谈判信号”,甚至派出“特使”赴华示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特朗普原本对自己的贸易战剧本充满了自信:用关税逼中国妥协,让制造业回流,重塑“美国优先”。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美国媒体最近列出了一些国内物价的变化情况:加州五金店的中国产工具箱从39美元飙到89美元,销量暴跌70%;沃尔玛货架因关税成本翻倍出现了“商品荒”;特斯拉柏林工厂因稀土断供产能腰斩……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数据显示,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普通家庭年均损失3800美元,至少92%的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就连共和党铁票仓的农民也遭反噬,大豆滞销致每吨亏损200美元,大批农民陷入困境,将直接动摇特朗普的基层票仓。
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十年期突破4.5%)、日本等多国抛售、欧盟公开质疑美债的避险能力……特朗普试图用关税逼迫各国购买美债的算盘彻底落空。人民币在一季度中美贸易结算中暴增320%,全球贸易“去美元化”已成燎原之势,有经济学家指出:“36万亿美元债务压顶,特朗普的关税战加速了美元信用崩塌。”
除此之外,美国军工也受到影响。F47六代机因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成本暴涨,预计单价可能达到3亿美元,五角大楼急得跳脚;洛马公司生产线又因为铟基靶材断供濒临停工。美国上千种武器系统的超八成供应链依赖中国厂商,这一软肋被精准打击。特朗普曾吹嘘“让美军再次强大”,如今却连战机都造不起,这些都拜关税所赐,算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在这样一通胡乱操作下,特朗普的支持率骤降14%,在摇摆州支持率、30岁以下年轻人支持率等关键指标上,均为净负值。眼看国内压力爆表,特朗普试图“找台阶下”,可问题是,他的退路也所剩无几了。
美国最好的后路,就是找欧洲帮忙。如果美国和欧洲同时对中国发难,我们的压力肯定要大上不少,在很多问题上,真有可能寻求妥协;但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一开始就惹毛了欧洲,欧盟也将第一通电话打给了中国,最近一段时间,中欧互动频繁,关于电动车的谈判也取得进展,很明显欧盟宁可跟中国这样有确定性的伙伴合作,也不愿意伺候特朗普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大爷。
特朗普的另一条后路就是美联储,通过施压美联储降息,缓解压力,拉高经济数据。但眼下美国PCE通胀飙升1.9%,美联储若降息则通胀失控,若加息则经济衰退。特朗普曾威胁“换掉鲍威尔(美联储主席)”,但如今连马斯克都公开反对关税战,美联储前主席耶伦警告:“关税战可能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美联储其实更担心中国手里的美债,那也是重磅炸弹,日本一个对冲基金释放的美债就让华尔街出现“股债汇三杀”,中国手里的美债有何效果,美联储也不敢多想,所以金融救市这条路,同样走不通。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没有输,特朗普就不停地用认知战手段,试图证明自己,他公开宣称,“中方已经主动联系”,试图营造一个“中方服软”的架势;但美国CNBC报道称,“中方从未打来电话”,直接撕碎了特朗普的谎言,所谓“中国寻求谈判”,不过是其转移国内矛盾的伎俩。
事实上,两条后路被中国封死,真正想谈判的是特朗普。前几天,英伟达总裁黄仁勋来到中国,外界有人猜测,他可能是作为特朗普的“传话筒”,毕竟他能够和中方高层见上面,而且这个时候黄仁勋不怕惹恼美国政府也要来北京,大概率是有特殊使命的。
支持率跌至43%、加州起诉联邦、每日上千场反关税游行......特朗普的“硬汉”人设正在崩塌。共和党12%议员公开反对关税政策,独立选民不满意度达50%。曾力挺特朗普的马斯克转发“铅笔经济学”讽刺贸易战,连“股神”巴菲特都痛批:“这是经济自杀!”
特朗普屡次开口“求和”,想借坡下驴、还派出“特使”,但中国并不着急,因为时间站在中国这边,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至14%,对东盟、欧盟出口激增84%和26%;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布局、科技自主化三箭齐发。正如商务部发言人那句“解铃还须系铃人”,主动权已牢牢握在中国手中。
特朗普的“求和”不是妥协,而是战略溃败。傲慢换不来尊重,合作方能共赢。电话没响,脸先肿了;关税大棒,成了自残棍!今日之中国,不惧威胁,更不接讹诈电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