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见义勇为后被救者拒绝确认获救情况,男子被迫起诉被救者

胡言炫事 2024-11-28 19:13:14

去年12月,一名古姓老人在乘坐上海地铁7号线镇坪路站的上行自动扶梯时,突然站立不稳向后摔倒。柴先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身体抵住古女士,在巨大的冲击力下,柴先生受伤了,而古女士安然无恙。这一行为,就是典型的见义勇为。柴先生也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骨折、病假、四千多元的医疗费,还有购买医疗器械的花费。这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沉重的负担。

柴先生的事迹本应被传为佳话,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想要颁发“见义勇为”荣誉证书,这本是一件美好而又积极的事情。可谁能想到,仅仅因为需要被救者古女士确认获救情况这一简单流程,事情就陷入了僵局。

古女士拒绝确认,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却像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了柴先生的心。被迫无奈的他,只能寻找法律援助起诉古女士,请求古女士支付因“见义勇为”而产生的医疗等费用。今年8月,柴先生向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递交了民事诉状,法院正式立案并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最终法院依法核定柴先生各项实际损失后,判决古女士补偿柴先生7000元。

古女士拒绝确认的原因并不难猜测,无非就是害怕承担柴先生的医疗费用。这种行为背后的逻辑让人寒心,仿佛在她眼中,人命比钱贱。柴先生用自己的伤痛换来了她的安全,而她却连对这件事情的承认都不愿意。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那些在生活中不懂感恩的人。有些人,当他人伸出援手施救后,觉得那是别人自愿的,连声谢谢都不愿意说。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升米恩,斗米仇”,给予太多之后,反而可能被怨恨。在该事件中,虽然还没到被反咬一口的程度,但古女士的冷漠已经足够让人心寒。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个别现象就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行为里,还是大多数人都是懂得知恩图报的。那些默默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古女士,就否定所有可能得到的感谢和回报。

该事件确实应该成为所有人思考人性的一个契机。对于那些想要见义勇为的人来说,他们在行动之前或许会有一丝顾虑,毕竟谁也不想遭遇这样的冷漠。但我们依然要鼓励大家在有能力的时候伸出援手。真正的善举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为了求回报,但社会也应该积极营造一种让好人有好报的氛围,让那些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让那些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行为受到谴责。

0 阅读:0

胡言炫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