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内地学生遭遇电诈后损失约920万港元

做个好爸妈 2025-01-22 23:47:33

在求学的黄金年纪,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内地学生奔赴香港大学,开启逐梦之旅。可谁能想到,一场精心策划的电诈,竟让其中一名学生深陷泥沼,920 万港元瞬间化为乌有,这不仅是个人财产的巨大损失,更是给所有在港求学的内地学生敲响了防骗警钟。

2024年 11 月 27 日,18 岁的大一女生小陈(化名)平静的校园生活被一通电话打破。电话那头,自称是中移动职员,告知她卷入一宗洗黑钱案。还没等小陈从震惊中缓过神,电话又被转接给自称上海公安局的人。这看似一环扣一环的 “剧情”,却步步都是陷阱。对方要求小陈下载一款应用程序,借此监控她的手机页面,紧接着,在去年 12 月到今年 1 月期间,诱使她先后 14 次转账,总计 920 万港元,理由是作为调查证据以证清白。直到转账后对方失联,小陈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赶忙向警方求助。

这并非个例,香港大学近期通报,近几个月有 60 多名学生遭遇诈骗,损失共 6000 万港元,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内地大一新生。放眼整个香港,2024 年 1 至 11 月,诈骗案高达 40470 宗,同比增加 8.7%,涉及款项 85.2 亿港元,电话诈骗案更是同比激增 172.8% 至 5168 宗。2024 年 9 月开学至 11 月,港岛总区就有 55 宗涉及 “港漂” 学生的 “假冒官员” 骗案,损失金额合计 3900 万港元。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足以说明电诈问题的严峻性。

为何内地学生在香港成为电诈的 “重灾区”?一方面,初到香港,内地学生对当地环境陌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诈骗手段,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他们带着单纯和信任踏入新环境,却没想到被不法分子盯上。另一方面,电诈分子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弱点。以小陈的经历为例,“洗黑钱案”“警方调查” 这些说辞,很容易让涉世未深的学生感到恐惧和慌乱,从而失去理智,一步步落入圈套。

好在香港多所高校和警方已行动起来。香港大学要求学生在 1 月 20 日至 2 月 10 日期间填写香港警务处提供的防诈骗问卷;香港理工大学要求新生完成警方设计的网上训练课程及测验。这些措施虽有一定作用,但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提升才是关键。

1 阅读:15
评论列表
  • 2025-01-23 03:08

    内地留学生太有钱了[点赞][点赞][点赞]

做个好爸妈

简介:父母的态度和方法将会决定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