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的甘、宁、青地区,活跃着数支回族武装力量,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其中又以马鸿宾、马步芳、马鸿逵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称 “西北三马”。
1、马鸿宾
马鸿宾(1884年9月14日—1960年10月21日),字子寅,男,回族,甘肃河州人,马家军主要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马鸿宾与马步芳、马鸿逵合称西北三马。

马鸿宾
马鸿宾1884年9月出生于临夏。1904年任叔父马福祥(马鸿逵父亲)侍从,1910年到宁夏,任骑兵营营长。1912年任宁夏新军管带,后任甘肃新军司令(辖骑兵5个营)。1916年2月马鸿宾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衔。1920年4月1日晋升为陆军中将衔。1921年任宁夏镇守使兼新军司令。1925年任冯玉祥隶下的宁夏镇守使。1926年9月任国民军第22师师长。1927年4月任冯玉祥的国民军第2集团军第22师师长。 1927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四方面军第24军军长。1928年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0年,马鸿宾任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席。

马鸿宾(左二)和马鸿逵(右二)
1931年,马鸿宾被蒋介石任命为国军暂编第7师师长,8月正式任命为甘肃省政府主席。1935年9月,马鸿宾任西北剿匪总部第4纵队司令兼第35师师长。1936年9月14日,马鸿宾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同年马家军歼灭红军西路军。1937年,马鸿宾任国民革命军第1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81军军长。1939年4月,马鸿宾兼任第17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马鸿宾率81军在傅作义指挥下参与绥西战役与五原战役,最后取得胜利,将日军逐出绥远西部。1941年,被蒋介石任命为绥西防守司令。1943年,马鸿宾遂率部撤回宁夏中宁县进行休整。1945年6月,马鸿宾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3月,马鸿宾任国民革命军西北行营副主任。1947年7月,任陕甘宁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司令。1948年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
1949年9月19日,马鸿宾于宁夏中卫宣布“和平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马鸿宾历任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60年,马鸿宾在兰州病逝。
2、马步芳
马步芳(1903年—1975年7月31日),字子香,经名胡赛尼,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重要人物。

马步芳
1931年,统治青海长达20年的军阀马麒病死,其弟马麟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与蒋介石政权产生嫌隙。蒋介石为控制青海地区,便扶持了马麒的儿子马步芳。马步芳作为青海的军事首脑,与其叔父马麟产生矛盾。
1936年,马步芳和哥哥马步青与甘肃马仲英余部、宁夏的马鸿宾、马鸿逵合作,组成“马家军”。后马步芳逼其叔父马麟下台。
马步芳是青海的主宰,在青海,他一言九鼎,不服从的人,要么被打死,要么被活埋,生活也极其荒淫。

马步芳
1945年5月,马步芳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49年5月25日,李宗仁代总统令:特派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7月正式任职。8月26日,兰州解放。
1950年初,马步芳举家及随从200余人飞抵沙特阿拉伯的麦加。1950年5月,获得许诺在埃及侨居。此后,他们便搬至开罗郊外的马尔地住宅区。
1957年,因埃及与新中国建交,马步芳迁至沙特阿拉伯,后入籍沙特阿拉伯。
1975年7月,马步芳在沙特阿拉伯病死。
3、马鸿逵
马鸿逵(1892年3月9日—1970年1月14日),乳名三元,字少云,穆斯林(回教徒)。生于甘肃兰州府河州。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任宁夏省政府主席长达17年,集军政大权及中国国民党党务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之“土皇帝”。宁夏马家军领袖。他继承其父马福祥统率宁夏新军,人称“宁夏王”。

马鸿逵
马鸿逵,1892年3月9日出生于甘肃河州韩家集阳洼山村。马鸿逵父亲马福祥先依附冯玉祥,后转投蒋介石,历任青岛特别市市长、安徽省政府主席等职。
民初马鸿逵到北京给袁世凯当侍卫官。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马鸿逵的部队被列入冯玉祥序列,驻防宁夏。

马鸿逵
1930年10月,蒋介石决定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宾调任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逵接任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滞留泰安未到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鸿逵与其兄弟马鸿宾的部队合编为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任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及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马鸿逵
日本投降后,1945年12月出任西北军政副长官兼西北行辕副主任。
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占领兰州。马鸿逵将宁夏军政交其子。
马鸿逵的堂兄马鸿宾,在宁夏解放前选择了与马鸿逵完全不同的道路,率军和平起义,回归到人民的怀抱,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为人民服务的光明大道。
1950年10月,马鸿逵到美国,先至加州旧金山,日后长期住洛杉矶,在普马拿市办起一家牧场,以养马为业。据说当年马鸿逵带到美国的黄金有7吨半之多,还有大量珍贵珠宝,都存入了美国银行。1970年1月14日在洛杉矶其牧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