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梧桐金秋24
《群山回唱》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第三部小说,2013年5月21日在美国首发,出版5个月,销量就突破300万册。
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
《人物》杂志评价该小说比《追风筝的人》更壮阔,展示出人们对自己本该守护的东西,会何其轻易地加以恶待和抛弃,但它最终成功彰显了家庭的力量和亲情的永恒。
01
魔幻开端
萨布尔为儿子阿卜杜拉和女儿帕丽讲述了这样一个魔幻故事:
有个叫阿尤布的农夫,和家人一起住在一个小村子里。
这个村子地理环境不佳,远离水源,他每日辛苦劳作,也仅仅做到养家糊口而已。
但他又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有五个可爱的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叫卡伊斯,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永远生龙活虎,不知道疲倦。
阿尤布一边辛苦地劳作,一边畅想未来,憧憬着有一日,五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子女成群,变成快乐的一大家子。
噩梦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有一天魔王进了村,他让阿尤布献出自己孩子中的一个,不然就会带走他的五个孩子。
阿尤布陷入巨大的痛苦无法选择,只能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好巧不巧,抽中了卡伊斯。
交出卡伊斯后,他每日都在痛悔中度过。
直到有一天,他鼓足人生所有的勇气,历经千难万险去到魔王的地盘,想要要回卡伊斯。
但是他惊讶地发现,魔王并未伤害孩子,反而给了他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并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了阿尤布,带孩子回去继续受苦,还是留下孩子,放手让孩子寻找光明的未来。
阿尤布最终选择喝下魔王药水,忘记了一切,放手让卡伊斯追逐未来。
小说以这样一个魔幻故事为开端,和下文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喻示了小说中萨布尔在面临同样的境遇时,所做出的同样的选择。
02
艰难的抉择
萨布尔一家住在沙德巴格,他和首任妻子生了一儿一女,哥哥叫阿卜杜拉,妹妹叫帕丽。
妻子去世后,萨布尔续娶了帕尔瓦娜,又生了奥马尔和伊克巴尔。
可在阿卜杜拉的心里,只有妹妹帕丽是他唯一的亲人。
他哄帕丽睡觉,给她喂奶换尿布,陪她玩耍,甚至为了帮助妹妹换一根喜爱的孔雀羽毛,把自己唯一的一双球鞋抵押掉。
他和妹妹约定,一起成长,一起上学,以后房子也要买在一起,他们会一辈子守护住这份难得的亲情。
但是饥寒交迫的生活毁掉了稚嫩的约定。
就像书里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是个穷人,就只能拿痛苦换钱。
那个寒冷的冬季夺走了尚在襁褓中的奥马尔的生命,也改变了阿卜杜拉和帕丽一生的命运。
萨布尔用弯刀削着木板,将阴森森的木板砸进硬土,小坟堆上结满了霜。
他很自责,若是他多打几份工,或者找到更好的差事,就能给宝宝买更暖和的冬衣,厚实的毯子,或者弄个好的火炉,让家里热乎起来,也许这一切就还能改变。
但生活没有如果,萨布尔也别无选择,为了让全家人在寒冷的冬天活下去,萨布尔最终决定卖掉帕丽。
砍下一根手指,才能把手保住。
阿卜杜拉对此痛不欲生,但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
从此,兄妹二人开始了长久的分离。
03
长久的分离
妹妹帕丽被卖给了喀布尔一个富庶之家,苏莱曼和妮拉是帕丽的养父母。
好在养父母对帕丽相当不错,帕丽在喀布尔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但是好景不长,养父中风后,帕丽跟随着养母妮拉去了巴黎。
岁月不居,帕丽慢慢长大,他选择了数学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嫁给了一个体贴的丈夫,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完满。
但女孩子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提醒着她,自己和母亲妮拉一点儿也不像。
养母妮拉光彩照人,多愁善感,自己却相貌平平,理性冷静。
她脑海中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模糊的记忆,然后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无力感袭遍全身。
况且每当帕丽不经意地提起过去的事情,妮拉总是拒绝回答。
母亲的冷漠让帕丽越发觉得事有蹊跷。
没有过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就在帕丽鼓足勇气,暂停手里的研究,打算和丈夫重回喀布尔时,又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下来。
因为战争,成年后的阿卜杜拉几次流离失所,生活艰难。
为了维持生活,他开餐馆,摇着老铜铃满脸堆笑表演节目来招揽客人,给妻女遮风挡雨。
始终惦记着妹妹的他,将女儿也取名为帕丽,却不会限制小帕丽的人生。
百忙中,他会歇业一天,带着女儿去水族馆畅快玩耍。
小帕丽喜欢画画,他就认真端详她的每一幅涂鸦,一边微笑,一边点头肯定。
阿卜杜拉没有让昨日成为魔咒,他用人间烟火抚慰着身边每一个在乎的人,一个人苦苦地思念着自己的妹妹帕丽。
年少时的阿卜杜拉和帕丽未曾想到,少时的分离,竟用尽了60年的光阴。
但所幸长久的别离后还能迎来久违的重逢。
04
久违的重逢
年逾古稀的帕丽在漂泊大半生后,终于知道了哥哥阿卜杜拉的下落。
她飞到了美国,时隔近60年之后又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哥哥阿卜杜拉。
只是,此时的哥哥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而且还患有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
帕丽见到阿卜杜拉的时候,他佝偻着身子蜷缩在躺椅上。
他看着帕丽,但已经认不出妹妹了。
当帕丽含泪说出我是你的妹妹时,他甚至把妹妹当作小偷,拿拐棍戳她的肩膀,要她滚出去。
故事的最后阿卜杜拉住进了疗养院,在收拾父亲的东西时,小帕丽发现了一个严严实实的包裹。
包裹里,是一封阿卜杜拉刚刚确诊得病,他趁自己还清醒时写了给妹妹的信:
“我必然要走入水里,很快就将沉默。出发之前,我把它留在岸上,给你。妹妹,你一定会知道,在我沉入水中时,心中想着什么。”
包裹里,还有一个珍藏多年的茶叶盒,满满一盒子的羽毛,是帕丽童年时的珍宝。
看着这个充满亲情回忆的包裹。帕丽内心巨大的空洞,似乎慢慢地被填补,慢慢修复……
就算岁月真的抵挡不住记忆逝去,至少世人会知道,亲情从未消散。
05
写在最后
《群山回唱》的主题是失去、痛苦、记忆、爱和亲情,阿卜杜拉和帕丽长达60年的分离以及久别重逢是“全书的核心”。
作者曾经说过:
“回忆究竟是一种福气,保护着你珍爱的一切;还是一种诅咒,让你不断重现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经历过的艰辛、挣扎和悲痛”。
整个国家几十年来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骨肉分离。
就像阿卜杜拉和帕丽一样,他们何其悲惨,要经历长时间的分离和痛苦,但又何其幸运,在经历了长达60年的分离后还能重逢。
人啊,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只不过是想找回生命中曾经失去的美好。
就像当年失去妹妹的阿卜杜拉一样,我们都曾流连于某种想像,它带来的不只初时的惊喜,还有继之而生的希望。
人这辈子,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有一个宝藏,那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哪怕孤身一人迷失在连绵的群山之中,孤立无援。
但请相信,只要你在峰峦之巅发出呐喊,群山会给予回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原创不易,如果你也喜欢,请给作者加个关注,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