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了解到《呼啸山庄》这本书是因为《简爱》,并由此去了解了勃朗特三姐妹,但认真的读过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和《简爱》的根本差异,感叹姐妹之间的作品风格完全背道而驰。
《简爱》叙事单一,结构简单,故事梗概平顺,结局圆满完整。
而《呼啸山庄》则显得很狂暴,浓烈的爱与激烈的恨交织在一起,两代人的爱恨情仇融合在这部奇特的作品里。
这种另类的构思,在当时文坛上也引来了极端的评价。
《呼啸山庄》通篇都充斥着残忍和压抑,希斯克利夫一生都活在仇恨中,因为仇恨而变得丧心病狂,用最极端的手段进行着报复,这种仇恨由爱而生,也因爱而止。
我对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的感情非常的复杂,既同情他的遭遇,又感叹他的抱复,同时欣慰他的放下,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奇妙的构思想要达到的结果吧。
01
仇恨是噬心的毒药
希斯克利夫是“吉卜赛人”的后代,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外出时捡回,认作义子,和老庄主的女儿凯瑟琳一起长大,老庄主对其一直视如己出。
起初希斯克利夫过得还算幸福,但这一切在新任庄主欣德利(老庄主的儿子)上台后彻底改变了。
欣德利一直嫉妒父亲对希斯克利夫的宠爱,对“吉卜赛人”有着本能的偏见,执掌呼啸山庄之后,一直打压希斯克利夫,于是仇恨的种子就在希斯克利夫的心底埋下了。
再之后凯瑟琳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更是把其心底的仇恨彻底激化了,他立誓要毁掉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
特罗耶波尔斯基曾经说过:“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的理智,而仇恨往往会蒙蔽理智"。
仇恨就像噬心的毒药,他蒙蔽人的理智,让人逐渐疯狂和不可理喻。
希斯克利夫就是如此,仇恨裹挟了他的整个人生,蒙蔽了他原本善良的心。
02
报复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
几年之后希斯克利夫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富翁,回到呼啸山庄开始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
他首先设计让欣德利染上了赌博的恶心,十赌九输,欣德利输掉了呼啸山庄所有的一切,希斯克利夫成为了新的主人。
紧接着希斯克利夫把欣德利的儿子哈顿控制起来,让其变成一个野蛮人。
后又勾引画眉山庄主人林顿的妹妹,让林顿小姐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为了生下了儿子,并且在林顿和凯瑟琳死后强迫他们的女儿嫁给了他自己的儿子,拿到了画眉山庄的所有权。
一切的一切都在希斯克利夫的处心积虑下成功了,复仇的计划圆满地完成。
但希斯克利夫却没有一点胜利的喜悦,他赢得了想要赢得的一切,但却无法让心爱的女人凯瑟琳复活。
看起来他就像一个胜利者,但在达成目标的同时,他的不择手段和狠辣作风却也在深深折磨着自己。
依稀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半路夫妻》,孙红雷饰演的一名商人,因为哥们义气,帮助偷税漏税的兄弟顶罪。
但在他出狱后,哥们却翻脸不认人,他疯了一样的努力,终于东山再起,打败了曾经的兄弟,现在的敌人,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但就在胜利的那一刻,在放下多年仇恨的同时,却找不到一丝胜利的快感。
仇恨原本就是把双刃剑,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
03
由爱而生,因爱而止
呼啸山庄的最后,希斯克利夫看到哈顿和凯瑟琳女儿的感情后幡然悔悟,在一个寂静的夜里与世长辞,故事至此走向了大结局。
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因为对凯瑟琳的爱情而生,却又因为女儿的爱情而彻底放下。
也许故事的过程足够残忍和荒诞,但最后的结局却也让人颇感欣慰。
人心是很复杂的事物,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放肆地去恨;
所有的仇恨又因爱而和解,走向平淡的结局。
因爱而生,由爱而止。
写在最后
希斯克利夫的一生足够传奇,但传奇中也夹杂着荒诞。
仇恨一直是他生命的主题,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怀着对凯瑟琳的爱而离去,也许对希斯克利夫而言这是最好的结局吧。
人心是最难把握的,人可以因爱生恨,也会因为恨久了就渴望爱,因爱选择放下。
但无论如何,仇恨都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题。
人生把握好爱,用好恨,一切皆与人有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原创不易,如果你也喜欢,请给作者加个关注,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