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阶层收养的义男,作为一类社会基层群体,其数量不容小觑。他们对于明代基层社会甚至是对国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是对国家的影响首先,在明代的户口清查中,义男是作为正式的家庭成员登记在册的,明代中后期,其户口又分为正户和付户。
正户,指有正式户籍而定居的人民,“不论士夫举监,及有田人家皆是” 。付户,指依附于正户生存的人民,“凡官户知数,人家义男、有田别居者皆是” 。义男是不另开户的,而是附在正户男仆几人之内。
官府的这种记载方式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将义男置于正户之下,义男就不再属于国家所有,而是属于主家所有,即是将国家劳动力转为私人劳动力。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国家只向正户征收,而不向付户征收,付户所创造的生产力属于正户所有,这极大损害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义男虽然不处在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但是国家是知晓其存在的,在官员的认知中,义男是等同于男仆的。而义男大多是由社会上的无业游民转化而来,义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将流民安置起来,这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其次,虽然法律规定收养的义男是正式的家庭成员,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人家并不把义男上报在册。例如在军户中,有些军户收养义男后,被收养的义男仍维持原户籍不动,并没有因身为军户的义男而改为军籍。
由于没有入军籍,主家户下的家庭成员并没有增加,赋役负担也不会受到影响。义男由于不入军籍,自然与军役无关,而是以为主家耕田为业。如此,主家既增加了家庭劳动力,又不需要额外向国家缴纳赋税。
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政府,既损失了国家劳动力,国家税收又有所减少。义男的存在,也是民间与国家争夺劳动力的表现。总之,平民阶层收养义男对国家产生了一正一反的影响。
一方面,私人劳动力增加,国家劳动力减少,不利于国家赋税徭役的征收;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流民被收养,社会不安定因素有所缓解,这有利于国家秩序的稳定发展。
二是对户籍的影响在明代,绝大多数的户役户都是世代沿袭,不可随意改变的。洪武十三年五月乙未表诏曰“军民已有定籍,敢有以民为军,乱籍以扰民者禁止之。”
军籍、匠籍、灶籍的更换更是严禁。于志嘉先生曾在《明代军户中的家人、义男》一文中,论述了义男对于“籍”的影响。
以军户为例,明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户制度,规定军户世袭。只有三种情况可以脱离军籍:一是丁尽户绝,没有人继承军役;二是官至兵部尚书者,可以脱离军籍;三是经皇帝的特殊恩赐,可破格脱离军籍,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改籍。
明代义男的存在,却打破了这一规定,有些军户以收养的义男为子,将军役过继给义男,从此便由义男这一支来承袭军役,主家得以脱军为民。由此可以看出,平民阶层的义男对明代的“籍”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常熟南张氏为例,张氏家族为明代军户,曾出过三位进士,分别是弘治十八年乙丑科的张文麟(八世)、嘉靖二年癸未科的张京安(七世)以及嘉靖八年己丑科的张文凤(八世)。
值得注意的是,三人的户籍,只有张京安、张文凤为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军籍,而张文麟则开作常熟县民籍。究其原因,这应与义男应役有关。军户、匠户、灶户均为明代的服役户,均需世代承袭。
既然义男对军籍产生了影响,同理,义男对匠户和灶户也应产生类似的影响。匠人若有逃亡被发现,则全家充军。各地煮盐灶户同样不许擅自变自己的户籍,若有发现,逃脱者、窝藏者、知情不报者,全部问罪。
三是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在明代基层社会中,男子终生未娶以及鳏寡孤独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这些稍有家产但无子女的家庭来说,为了维持家庭的存续与老有所依,他们只能通过收养义男来采取异姓继承的方法。
在这里,收养义男与其说是为了承袭宗族,还不如说是为了现实生存。
一方面,这些无子家庭还能够收养义男,说明其还有一定的家产,但是缺少劳动力。收养义男后,既有了家庭劳动力,又是自己有人陪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另一方面,被收养的义男绝大多数都是家境贫寒、缺少生产资料、无以为生的百姓,被收养后才得有有落脚的地方,得以生存下来。正所谓“彼资我之养,我资彼之力盖相依。”
总之,成为义男的是不能够在出生家庭中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而被置于不幸命运之下者,安稳的家庭的子弟成为别人家义男的则没有。
总体言之,平民基层收养义男既体现了农村社会剩余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二者之间结合的关系,又体现了义男和义父二者之间相互依倚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在当时下层社会某些群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救济、相互帮助的方式,具有积极的社会互助意义。
除此之外,平民之家将收养的义男作为异姓继承人打破了明初《大明律》规定“不准乞养异姓子以乱宗族”的规定,这种背离反映了民间宗族观念的淡化。
血缘关系是形成宗族的前提条件,而义男作为外族之人进入宗族并成为继嗣人,打破了传统的宗族血缘关系。在封建社会,宗族起到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在基层社会中它能为宗族中贫困的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同时在精神上也起到寄托作用;另一方面,宗族是上层政权统治、剥削下层百姓的工具,为统治阶级服务。宗族血缘关系的瓦解,意味着旧的社会关系开始松懈、新的社会关系开始逐步建立,这是历史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