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军太困在椅子上睡着了,小兵为他盖上被子,自此改变了命运

靖观新视角 2023-01-29 10:30:04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命令时任海军司令的萨镇冰率领舰队对武汉的革命军进行镇压,这对于素来都有爱国情怀的萨镇冰非常的为难。

一方面他并不想真的镇压革命军,相反他在内心还非常钦佩这些有救国救民想法的年轻人。另一方面他也无奈于袁世凯的命令,而袁世凯又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如此左右为难之下,萨镇冰只好将军舰停滞在武昌江面上,迟迟没有动作。

因为当时萨镇冰还担任着海军学校的校长,有很多公文要批示,再加上对于镇压革命党人的左右为难,这让萨镇冰的身心感到疲惫,不知不觉坐在军舰内的公务室内睡着了。

就在萨镇冰沉沉进入梦乡后,一位名叫陈兆汉的年轻手下前来报告公事,推开门后只见萨镇冰睡得正香。

军舰上的夜晚比较凉,陈兆汉看着萨镇冰熟睡的样子不敢打扰,又担心上司着凉,便找来一条保暖的毯子,轻轻的盖在了萨镇冰的身上。

这件在陈兆汉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没想到彻底扭转了他此后的人生之路,更没有想到仅仅就因为这样一件小事,面前这个让自己仰慕的将军会成为自己的岳父。

去看世界

萨镇冰出生于1959年的福建福州,其祖先原本是西域色目人,信奉伊斯兰教。

在成吉思汗带领军队西征中亚时被收编进入蒙古军队,· 后又随军队东归中原,居山西雁门关,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蒙古化。

因为萨镇冰对元朝的建立有功,所以被元英宗赐姓萨氏。但是因为辅佐元世祖创立元朝有功,所以被赐予萨姓。

而萨氏家族也在元朝正是建立后,开始由雁门关正式迁入福建,萨氏家族也在此之后真正迎来家族兴旺。

萨氏家族自从迁入福建后,历经元朝、明朝、清朝三代,共产生9位进士,45位举人。

即便是在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即便萨氏家族已经没落,萨氏家族依然陆陆续续出现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中就包括清末北洋水军提督、民国海军将军萨镇冰。

萨镇冰出生时正赶上萨氏家族没落,其父萨怡臣是道光年间的秀才,以在私塾教书为生,家庭十分贫困。

知道自己无力供萨镇冰读书的萨怡臣,在萨镇冰8岁时将他过继给了同族的叔叔萨觉民,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教书先生,族叔又是名医,所以萨镇冰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破坏了我国维持几千年男耕女织的生活。

虎门销烟过后作为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就曾经上书光绪希望能建造属于中国的新式海军部队。

因为林则徐通过这次战争感受到,中国陈旧的海军部署和武器在英国的坚挺礼炮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但是没想到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美梦中的清政府并没有听取林则徐的建议。

但是清政府的美梦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挨揍”中惊醒,一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让清政府付出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甚至逐渐失去国家主导权的代价。

1866年,左宗棠一封紧急奏请组建新型水师,建造新式轮船的奏折被送回朝廷,这时慈禧太后终于同意中国组建中国的新式海军。

1869年福州船政学堂第二期开班,一旦学生入学堂学习后,一应食宿政府全包,而且每月还给学生们发放二两的零用钱。、

别的不说,就光这每月二两的零用钱对于当时年仅11岁的萨镇冰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好在时任福建船政的沈葆桢和萨镇冰之父萨怡臣关系很好,萨镇冰这才在沈葆桢的举荐下如愿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天文和驾驶。

虽然萨镇冰是当时学堂里年级最小的学生,但是在同治十一年,二期学生毕业时,萨镇冰却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就连鼎鼎大名的邓世昌,也在萨镇冰同期同学中,毕业时成绩也不如他。

因为在福建船政学堂中的优异表现,沈葆桢虽然是和萨怡臣交好才让萨镇冰进入学堂学习,但是后来的他对萨镇冰更多的是欣赏和喜爱,所以他将萨镇冰安排到“海东云号”兵舰当见习二副,此时的他已经被授予了少尉军衔。

1876年冬,福建船政组织了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萨镇冰便在其中。

一直生活在中国的萨镇冰到英国后看到了不一样的新世界,这里有中国没有的工业技术,有着强大的海军力量,这让一直以来生活在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萨镇冰等人感觉非常新奇

这时他们骨子里那种希望能将这一切都努力带回中国,壮大中国海军力量的被彻底唤醒。

他们在英国努力学习新型轮船工业技术,以及英国先进的进攻防御系统。

1880年,完成学业归国的萨镇冰被正在组建天津水师学堂的李鸿章看中,挖到水师学堂担任教习,培养更多海军人才,武装中国海军力量,

清政府海军的“掌门人”

当时清政府的很多人都以为,只要中国开始组建新式海军,那么清政府的军队就可以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可是这一切的想法在1894年遭受了重创。

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爆发,这是中国组建新式海军的第一场仗,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军舰数量高于法国3艘,投入的兵力也高于法国3倍之多。

可是即便在这样大手笔的投入之下,依然没有挽救败局,福建水师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

本来以为回国可以投身战场报效国家的萨镇冰,看着前线战事吃紧,几次三番都上书情愿奔赴战场,但是这一愿望终究是没有实现。

1886年,萨镇冰如愿被调往威远号战舰担任管带,从这一刻正式加入北洋水师。

可是已经看准中国这块“肥肉”的西方列强并没有留给大清海军足够的发展时间。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在黄海展开激烈交锋,双方交战5个小时,北洋水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也给与了日本海军重创。

黄海之战还未彻底分出胜负,但是因为北洋水师指挥丁汝昌和李鸿章的意见相左,所以最后北洋水师终究还是让出了黄海的制海权,清政府妄图利用暂时的退让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没想到日本海军并没有“领情”。

日本海军在取得黄海制海权后,一鼓作气向北洋水师的大本营山东威海进攻,威海之战一触即发。

威海之战中萨镇冰奉命镇守在日岛附近,由于这里环境闭塞,交通也不发达,所以岛内的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但是萨镇冰没有选择退让,反而坚持同日岛共进退,就连妻子想来看望他,也被他怒吼阻拦,他命令手下士兵收起战舰扶梯,并要求士兵转达妻子:“就当我死了,赶紧回去。”

可是清政府的腐败早就注定了战争的失败。威海日岛战役萨镇冰同日本海军激战11个日夜,只有30多名士兵的一支部队,愣是让日本海军在日岛没有得手。

最终还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撤退,萨镇冰才带领部队返回刘公岛,北洋水师还是彻底输掉了这次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北洋水师也因为损失惨重再加上出师不利被遣散,受到打击的萨镇冰也回到家乡过起了教书先生的生活。

萨镇冰平静的生活在1898年被一纸调令打破,在这一年,清政府决定重新组建海军,而萨镇冰因为出色的履历加上丰富的作战经验被任命为北洋水师帮统,同时也担任海圻巡洋舰的管带,要知道海圻巡洋舰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战舰,由此可见清政府对于萨镇冰的看重。

虽然萨镇冰重新回到了自己热爱的海军,当时甲午中日的教训他并没有忘记,他深刻的理解到如果没有海军人才,即便大清海军拥有一样的战舰也无法挽救败局,所以萨镇冰在1903年上书朝廷,希望能创立一所专门培养海军人才的海军学校。

因为当时很多沿海城市都已经被西方列强霸占,山东沿海口岸只剩烟台的各方面环境相对优越,所以最终萨镇冰在这里成为了这所烟台海军学校的校长。

清政府也在这时开始重视大清海军的发展,于是便在1910年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海军部,萨镇冰担任提督,这也说明萨镇冰成为大清海军的实际掌舵人。

萨镇冰自从担任提督后,便根据当时大清海军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不管是在制度方面,还是海军的正规化建制,萨镇冰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惜恰逢乱世的萨镇冰在不久后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一条毯子带来的爱情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天,袁世凯派出陆军大臣荫昌进行镇压,随后萨镇冰也得到袁世凯的命令,派他带领舰队增援。10月17日,萨镇冰带领舰队到达武汉刘家庙附近。

在江面上待命的萨镇冰,看到了就连百姓都在帮助起义兵对抗清军的力量,这样的场面深深触动着萨镇冰的内心,在清政府当差多年,他内心甚至清政府的腐败,也深切的感受到大清王朝的摇摇欲坠。

就在这时,萨镇冰还收到了革命军提督黎元洪的一封信。对于萨镇冰来说,黎元洪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黎元洪也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后又曾在北洋水军参军,所以黎元洪曾经既是他的学生又是他的属下。

心中黎元洪多次提及清政府的腐败,同时也劝说萨镇冰,希望他能认清形势,不要帮助清政府助纣为虐。

多日来的心力交瘁让萨镇冰在军舰中睡着,这也有了后来陈兆汉为他盖毯的故事。

一觉醒来的萨镇冰看着身上的毯子,以为是自己身边亲兵所为,一番询问下来才知道这是自己手下一个普通兵所为,细细打探下来才知道此人名叫陈兆汉,这样的行为让萨镇冰察觉到了萨镇冰心里的善良以及性格中的细腻。

从此之后,他便开始着意留意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士兵。

一段时间观察下来,萨镇冰发现陈兆汉不仅心地善良,而且为人谦逊好学,做起事来也细腻认真,这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更加喜爱。

一番调查下来,萨镇冰了解到,陈兆兵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在当时的社会,如果父母都是农民,那么生活基本上就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勉强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要提让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样的家庭并没有让陈兆汉失去上进和学习的心,他一方面挑起家庭中生活的重担,一方面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萨镇冰创办的海军学院,成为了萨镇冰的学生。

陈兆汉在海军学校毕业后,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海军成为一名普通士兵。可是在萨镇冰的部队里像陈兆汉这样的人很多,虽然他勤奋好学,但是这样平凡的出身,让他在海军中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那天陈兆汉本来是去找萨镇冰汇报自己岗位的工作,意外碰见了萨镇冰劳累的睡去。身为士兵陈兆汉了解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一方面担心萨镇冰连日劳累给身体造成的伤害,一方面又心疼他现在的处境,这才有了他给萨镇冰盖毯子的行为。

这件在陈兆汉眼中很小的一件事,没想到成为了扭转自己命运的关键。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加调查,萨镇冰对这名叫陈兆汉的年轻人愈加欣赏,所以他决心资助陈兆汉前往上海的圣约翰学校读书学习,满足他想求学的愿望。

这样的机会是曾经的陈兆汉无法想象的,这也让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所以在进入学校学习后,陈兆汉几乎是将全部的经历和心思都放到了学习当中,这也为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光荏苒,一转眼,陈兆汉已经毕业,而萨镇冰的女儿也到了适婚的年纪,他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兆汉。

萨镇冰的这一决定让周围的很多人都非常诧异,按照当时萨镇冰的地位和权利,本来可以给女儿挑选一家门当户对的人,当时他却选择了这个出身贫寒的陈兆汉,当时萨镇冰却不以为意。

对于萨镇冰来说,英雄不问出处,他知道陈兆汉为人上进刻苦,善良细心,他将女儿交给这样的人,他才可以放心。

事实证明,萨镇冰的眼光并没有错,他的女儿自从嫁给陈兆汉后,生活十分幸福,婚后两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也成为了周围人眼中伉俪情深的代表。

而陈兆汉也没有辜负萨镇冰的期望,他在毕业后被安排到上海海关工作后,便主张修订了《重订长江同上各管通行证章程》,将上海周围的贸易口岸和交易货船都规范化管理,此后长江附近的关口走私情况受到了更好的管制。

陈兆汉在很大程度上和萨镇冰的脾性非常像,因为身处上海海关要职,所以每天来往打交道的大部分都是外国人。

而在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不管是经商的外国人还是外国大使,都曾经带着自己不同的目的企图收买陈兆汉,希望能得到他的“便利”,但是这些都遭到了陈兆汉的拒绝。

因为陈兆汉拒绝接受外国人的重金收买,再加上妻子萨端淑为他了两儿两女,家庭生活一度到了非常拮据的水平,很多时候都要靠萨镇冰的接济。

虽然家庭生活不富裕,但是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恩爱,因为陈兆汉在工作上的努力,又能抵抗得住来自列强的压力和诱惑,同时和女儿的感情又很好,这一切都让萨镇冰对这个女婿非常的满意。

陈兆汉的拒绝诱惑之所以能在萨镇冰眼中得到高分,那是因为萨镇冰也用此来约束自己。

蒋介石成为实际统治者后,曾经邀请萨镇冰出山为国民党工作,但是萨镇冰对蒋介石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不赞同,所以并没有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宁可赋闲在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萨镇冰看着国民党无视国民疾苦,只将一己私利放在首位,毫无家国情怀,所以即便多位国民党高官都是他的学生,他也坚持“不收礼,不买房产。”

萨镇冰这一生都非常重视教育,他一生勤俭节约,将省下来的薪水俸禄都用来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不贪”两个字不仅成为了他做事的原则,也成为了他长寿的秘诀。

1952年4月,萨镇冰去世,享年94岁,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34 阅读:19857
评论列表
  • 2023-01-30 16:49

    1959年出生??

  • 2023-01-30 00:18

    有陈诚什么事呢?

  • 2023-01-31 13:55

    萨镇冰是我1959年出生的,那现在应该还健在!

  • 2023-01-30 13:55

    萨公家祭之日,各航母模型是必需品!终将有一日中国利益所到之处,必将是航母战机战斗半径之内!

  • 2023-01-31 07:19

    小学语文没学好,建议学一下。[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3-01-31 00:23

    萨镇冰是纯爷们,英雄[点赞]

  • 2023-01-30 18:05

    有骨气的军人,也圆梦了

  • 2023-01-30 18:54

    1959年出生的人,辛亥革命时期任海军司令员?一派胡言!

    冥月松间照清泉尸上流 回复:
    还建立元朝有功[笑着哭]
    用户12xxx49 回复:
    还见过成吉思汗
  • 2023-01-30 17:01

    就是个投机分子

  • 2023-01-30 18:47

    萨镇冰出生于1959年

  • 2023-01-30 17:39

    看不懂,穿越来穿越去的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