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是外婆的生日,尽管过世20年了,但这个日子仍然铭刻在心中。
外婆是过了90岁去世的,夜晚上床睡觉时,滑了一跤,脑壳碰到床沿上,当时感觉不舒服,儿子即我的舅舅说要送去医院检查,外婆坚持不去,并说“要回家了,没有必要乱走了”,没有办法,舅舅将我妈和小姨叫过去陪她说话,说累了,她说要睡了,大家便熄灯安寝,结果第二天早上没有醒来,就这样过去了。
若是送医院,也许能延长她的生命,可是,一辈子没有上过医院的外婆,拒绝上医院,她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没有刻意去求生,要是平时,她自己遇到小毛病,总是用些土办法来解决,紫苏、姜等平常之物,就是她调节的“中药”。
外婆对“生”的这个态度,使我想起了老子《道德经》的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一章的意思是,长寿的大约十分之三,短命的大约十分之三,而本来可以长寿而作死或夭折或天灾人祸造成短命的,又是十分之三。为什么长寿的不多呢,是因为追求长寿的原因,即养尊处优、生怕死而吃这样吃那,而不怕死的,反而长寿,即使深陷绝境,如遇到猛兽或战争,不怕死的反而安然无恙,求生欲很强的反而短命。
我外婆就是不怕死的人,所以长寿,年轻时家里穷,大约三十来岁就不吃晚饭,省下口粮给小孩吃,到了七十来岁日子好过了的时候,在儿女们劝说下,晚上才喝二两米酒,饭则仍然坚持不吃,她吃的也简单,不是萝卜白菜就是腌制菜。而且非常咸,咸到几乎苦的程度,死之前,牙齿仍然可以嚼豌豆,刷牙不用牙膏,用盐或者草木灰,坚持家务劳动,饭菜都是自己煮。
外婆的对“求生”的态度,对我来说,确实有启示,正如她所说的,“身体发肤,来于父母,不要不珍重”,大意就是不要随意破坏身体这个系统的意思吧,所以,平时我也不在乎生死,过好每一天就是好“生”,不会轻易吃药,并坚信自己是半个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正如我外婆以前说的,哪怕是一棵树,栽在这个地方可以活,栽那个地方不一定活,可能土壤不同,身体就是“土壤”,淳朴的生活哲理,时常启示我……

外婆死后,有一件事至今我还不明白,不知道是不是灵异现象,她最疼爱的是我小姨,外婆托了一个梦给小姨,说给小姨留有一点点钱,缝补在棉袄里面,小姨回娘家在柜子里找到那件棉袄,竟然真如梦所说,真奇怪……
外婆作古二十年,
无香无烛祭坟前,
纵然祈祷路遥远,
合掌,阿弥陀佛请安眠。
今日诞辰曾记否?
祝寿,儿孙齐聚享美餐,
一句叮咛萦耳边,
“看淡,能求温饱莫恋钱”。
解释
外婆过世已经二十年了,
今日是她的阴生,不能往她的坟上烧香、点烛祭拜,
即使有祈祷,但离乡太远了,
只能合掌念“阿弥陀佛”,但愿外婆能在九泉之下安息。
曾经您生日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儿孙们齐聚在一起给您拜寿,并加餐庆祝,
您的一句叮咛话仍然在耳边回响:
“看淡一切,有吃就行,不必做钱的奴隶”。

2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