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长张体学
张体学,1915出生,原名张体照,河南省光山县 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红军。解放后历任湖北大冶县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委、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1956年,张体学任湖北省省长。
张体学由战场转到湖北担任省长、省委第一书记,兼任省军区政委期间,充满深情,切切实实地坚持了“从政之道在于察下情,为政之要在于安百姓,施政之首在于富万民,执政之本在于廉清明。”正因如此,凡是接触过张体学的人,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接任湖北省省长后,张体学腿勤心热,走东家,跑西家,访贫问苦,倾听意见,首先思考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让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吃饱肚子。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的目标是改善全省的水利设施上,以利打好农业的翻身仗。
为修建丹江水库、漳河水库等大大小小的4000多个水利工程中,张体学踏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经受了多次险恶。他时刻关心群众,唯独不关心自己。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体质越来越差。
在修建丹江水库期间,时任省委书记的王任重,见他又瘦又有病,于心不安,副省长叶青问他的病情,他毫不在意地说了一句:“没事,一时三刻死不了!”就迫不及待地查问丹江口水库工程的进展情况。
使他欣慰的是,大坝已经合拢,四个机组都已开始发电。他本不善于赋诗,可也禁不住哼出了几句诗来:“停车江心看江城,华灯万盏耀眼明。今日还了人民债,不枉人世走一程”。
张体学终因得了癌症倒了下去,离开了人世。消息传开,不少武汉市民痛哭失声。
张体学正气凛然,嫉恶扬善,护法为民。有天,一位汉阳农村干部来信投诉,说他在电影院当售票员的女儿黄燕被诬告“贪污”,再过10天就要被“处决”了,请求省长为他女儿作主。
张体学调阅了黄燕的卷宗,卷宗里所说的她贪污了3万多元,是该电影院唯一的“大老虎”。看完卷宗,张体学不由心生怀疑。电影票每张只售5分钱,如果说贪污3万多元,岂不是相当于售出电影票60多万张,一个电影院一天能卖多少张票?黄燕哪能贪污这么多钱?但好几个人都写了证明材料,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人证俱在。
为了弄清真相,张体学亲自调查。他赶往监狱,耐心倾听了黄燕诉说冤情的全过程,并马上要有关部门全力以赴调查取证。结果查清了完全是一起捏造的冤案,黄燕得救了。她出狱的那天见到了张体学,就跪下重重地喊了三声:“清官”“好省长”“爹”!
吴保山是公社管委会主任。因他能体察下情,为民作主,得罪了不少人,被定为“特嫌”而受到“双开除”的处分。张体学知情后,立即牵着毛驴亲下县城进行调查,结果查清吴保山是一位能从山区实际出发,敢说敢干的好干部。
他赞扬吴保山说:“干革命就应该这样,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脚跟要牢牢站在人民的一边,时时事事要想着人民的利益,对人民不利的政策,不管谁说的谁定的,都要敢于修改,这才叫敢于负责任”。还说:“只要我还当省长,我就要对人民负责到底。”还有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作为一省之长,张体学以身作则 ,脚不懒,嘴不馋,不贪不沾。他巡视漳河水库的第二天,就出现在1号工地上和民工们一起参加劳动。他一根扁担两只土筐,脚蹬草鞋和民工们挑土,民工们身上多少汗,他身上就有多少汗,民工们身上有多少灰,省长身上有多少灰。累了一天收工休息了,民工们买来散白酒,挤在一起把酒喝,但他没喝酒。
他前往丹江水库时经过仙人渡。这一带群众的生活很苦,红薯当主粮。他到达公社时,本已饿得没劲了,但当他得知公社特地杀猪来招待自己,便饿着肚子逃宴。他找到农民家买了几个生红薯在河沟里洗了洗,连皮也吃了,算是一顿饭。吃完,奔丹江水库去了。
警卫员小赵对此百思不解,埋怨省长太过份:“人家已经杀了猪,就应该给点面子,吃了再批评也行,不该转身就走。”张体学反驳说:“现在老百姓生活都还很困难,农村常年吃不上肉,共产党的省长下乡来,杀猪宰羊,大吃大喝,我这个省长还像个共产党员吗?”
他到某县视察,吃,上小吃店;住,在小客栈。他没在县机关吃一顿饭,也没接受公社的招待。当他闻知劳模关十升家断粮了,便和随员一起,跟关十升一家人同吃野菜汤填肚子,然后说:“战争年代也常常断粮,靠野菜活命,还要打仗。过苦日子,大家都能过,我怎么就不能过呢?”
该县县长出于好心,想把省长安排在县城条件好一点的招待所住。张体学却发火了,生气地说:“共产党干革命要什么条件?过去打江山,难道都是住在城市招待所打出来的吗?农民世世代代住在农村,没说过条件不好,农民就不是人了吗?这是忘本!”
张体学,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永远和群众在一起,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这一点,老百姓心里最清楚。
张体学总是想群众所盼,急群众所需。当时,物资奇缺,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盐及其他主要日用品,几乎全都凭票计划供应,而且数量极其有限。因此在他心目中,时刻牵挂着的事,是尽心竭力见难就帮,其中有大一点的事,也有小到很不起眼的事。
他来到关家河省劳模关十升家,看到关劳模已经断炊,就决定住下来调查灾情,向群众讨教度荒的办法。关劳模陪着他走村串户来到退伍军人老魏家。还没有进门,就听到屋里有人在哭。
他细问获知魏父本无病痛,是因断粮饿死的,且他家一贫如洗,便立即向随员马松山借了公款300元,亲手递到了老魏手上,用于他办父亲的丧事。事后,他跟小马说:“回去扣我的工资。”
张体学出访江城常坐三轮车代步。日子久了,那位为他踩车的工人宋师傅不仅与省长相识了,且还成了朋友。在聊天中,省长发觉踩三轮车这力气活,一日三餐每餐少说也得半斤粮,可规定一个月的口粮就只30斤。
他忽然想起了那天在阅马场三轮车站,见有许多要坐车的乘客在那里排队。车站旁边停着十几辆三轮车,工人却不愿出车接客。他明白了,原来是口粮少了。这不能怪工人,该怪领导。于是他要宋师傅把车踩到武胜路三轮车管理站,让何书记打电话,把有关的市长、区长找来,并邀两位踩三轮车的工人来参加,开了一小时会。
省长说:“同志们,请各位来,是想和大家研究一下三轮车工人同志们的口粮问题。大家知道,现在的公交车还不能满足需要,连中山路下段都还没有公交车,更何况小街小巷。在这种情况下,三轮车就是省城一支重要的交通力量。你们可到阅马场和武胜路看看,乘客排着队,工人不肯出车,他们有实际困难,需要我们来关心和解决。”就这样,三轮车工人的口粮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就在这天,张体学仍坐宋师傅的三轮车向扬子江那边去了。车到站后,他掏钱付车钱,但宋师傅硬不肯收,悄声地说:“省长,你给我们全市的三轮车工人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我就白拉你几个月,也报答不了你的恩情。”
张体学回答说:“宋师傅,可别这样说,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工作,要说恩情这是党的恩情,我张体学哪有粮食给你们加口粮。我只是照党的政策,做了这应该做的事。我为人民做事,国家发了我工资,你蹬三轮,出了力,应该得到报酬。”说罢,他把车钱送到宋师傅手里,转身告别。
张体学到扬子江,就是想来这里体察民情。这时,他肚子饿得有点发慌了,走进口子餐厅买了一碗面条和两个馒头就蹲在地上吃。谁知这家餐厅用代用品坑顾客,馒头很黑,硬得像砖头,啃不动,面条短得挑不上筷子。
吃完饭,他拿起挂在墙上的“顾客意见簿”提笔写了一首打油诗:“政府明令不执行,馒头还掺代用品。面条为何短半寸,餐厅领导可知情?三申五令再不改,不换思想就换人。明日饭里还掺杂,我就派人先封门。”
路经小桃园门口,他见有许多人在争吵,就上前劝解,获知一位女教师因火柴是计划供应,发的票不够用,在小桃园顺手牵羊拿了伙房的火柴。他走到另一家商店时,见门口有一长排妇女在排队,经询问得知是已有几个月没买到卫生纸了。正要走,又发现这些女人头发都扎着不同颜色的布条。一问,原来是各商店没有发卡供应了,进不到货,妇女们只好用布条替代了发卡。
一件件并不起眼的事情,张体学听了心里是沉甸甸的。
第二天,他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研究城市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会议决定由王海山副省长负责召开一次市长和专员紧急会议,传达落实省长办公会议上确定的当前五个任务的精神: l、认真检查省政府关于餐馆就餐,取消收粮票的通知。因粮食困难,政府临时采取的与民不利不便的政策,有条件改就坚决改,不改是完全错误的。同时要重申,不准食品里掺代用品,再发生这种现象,要追究领导的责任。
2、蹬三轮车是属重体力劳动,三轮车工人的口粮由原来的30斤改为45斤……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要解决?应该解决的都要解决,不要看见问题绕着走。
3、林业部门、木材公司,要保证火柴厂的木材供应,取消火柴票,火柴要敞开供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火柴不能保证供应,像什么话?
4、工业、冶金、商业三家共同负责解决妇女发卡的生产和供应,限期十天,要各个商店都有发卡卖。除了发卡,还有群众需要的小商品,也要检查一下,应该解决的都要安排解决。
5、妇女们用的卫生纸,要增产保证供应,敞开供应。
张体学把这五点归结到一点——党性。他说:“同志们,我们都是党员,党员干工作就要有党性,而什么是党性?还是那句老话:为人民,爱人民,靠人民。心里惦着人民的疾苦,实心实意为人民办事,是党性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