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辛亥革命中,他是元老级的人物,又是民主共和的坚定拥护者,他的名字与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却在解放后落得了一个令人惋惜的结局。
此人是谁,为何在有如此功绩的情况下,还能在晚年留下遗憾?
辛亥首义的功臣
他的名字叫做邓玉麟,1881年出生在湖北巴东,他的家庭不算富裕,但也比一般的贫民要好,所以家中才能够在他少时,有能力供他读书。
但好景不长,家中父兄和母亲接连病逝,年纪尚小的他不得不撑起家中的重担,但仍旧连一块墓碑都买不起。
伤心欲绝的邓玉麟,常常感慨:“世道不改,难以为生!”那时候他才16岁,就有如此雄心壮志。
紧跟着,他就投了军,直到六年后,才投到了张之洞的自强军中,在19岁的时候接触到革命思想,随后毅然决然的投靠。
1911年,已经是“共进会”成员的邓玉麟,积极奔走,为活动筹集经费,还主动协调当时与文学社的矛盾,促成了两大组织携手并进。
10月,革命党人在关宝善里试制弹药,但不幸失败,孙武被炸伤,惊动了官府,随后清军就带人逮捕并杀害了一批人,邓玉麟也上了通缉的名单中。
一时间,革命军人心惶惶,在处以群龙无首的状态下,邓玉麟站了出来,面对敌人的大肆追捕,邓玉麟小心往来于三镇,联络各部起义。
在邓玉麟的奔走下,他们最终决定于10日举行第二次起义,当天晚上,邓玉麟就带着众人攻破了军械库,拿到了武器。
邓玉麟高呼:“今日之举,有进死,无退生,尽力进攻,占据武昌!”邓玉麟已经下定决心死守武昌,在战斗中等待援助。
随后,邓玉麟带着12门大炮,率领众将士来到了蛇山顶,第一炮就是由邓玉麟亲自打响的,敌军见状,纷纷弃城而逃,辛亥革命首义吹响了胜利的第一声号角!
这一战,是邓玉麟当急先锋,带领大家打出的第一仗,在革命军政府成立后,他担任了军务部参议,又在保卫武昌的战斗中,身先士卒,取得了胜利。
讨袁反蒋,拒绝邀请
邓玉麟在辛亥革命首义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在军中的仕途也是一路坦荡,在国民政府授予功勋时,成为中将,以及担任了总统府的高级顾问官。
但很快,袁世凯趁人之危,夺取了胜利的战绩,还派人暗杀了张振武、宋教仁等革命同志,心藏大志的邓玉麟,毅然决然的跟定孙中山,站在了袁世凯的对立面。
随后,他跟着孙中山辗转多地,成为了孙中山坚定的追随者,当然也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被委任为南方九省代表之一。
1916年,袁世凯再次向邓玉麟抛出“诱惑”条件,想要将他拉拢到自己这里,但是邓玉麟再一次坚定地拒绝了他。
这一次拒绝,邓玉麟下定了决心,不仅与他们划清了界限,还抛下了一家老小,孤身闯到了上海,决定集结力量反袁。
后来,孙中山先生发起了护法运动,邓玉麟知道后,再次南下追随孙中山,帮助他筹建军校,在北伐战争中,数次指挥军队扫平敌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孙中山先生的去世变了,蒋介石上位,掌握了大权,革命形势落入低潮,国民党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渐渐地,蒋介石成了权势滔天的人物,邓玉麟亲眼目睹了他是如何争权夺位,残害革命同志的,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军界。
1927年,邓玉麟得知了董必武追杀的消息,急忙带人掩护他离开,但是他自己却被抄家,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
后来,邓玉麟来到了上海“避世”,但是抗战爆发,谁也不能幸免,他被日本人盯上,想要收买他,为日军所用。
邓玉麟心中装着家国大义,怎么可能会答应,惹不起躲得起,邓玉麟再次奔赴武汉、重庆,担任了国民政府战地委员。
这一次,邓玉麟再次站到了“战场之上”,但不是上前线,而是在后方兴办学校和各种工厂,比如养蜂场和煤矿场,为抗日出力。
抗战结束后,邓玉麟就回到了家乡定居,直到解放前夕,国民党的人找到了他,想要他去台湾,都被邓玉麟一一回绝。
晚年悲剧
原以为邓玉麟会这样平稳的度过一生,但是没想到他却被“误杀”。
1949年,绥靖十五旅四十六团的副团长张嗣臣,带着两个营出走,抵抗人民解放军的行进,期间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解放各地。
张嗣臣见大势已去,不得已派出人了解形势,隐约有动摇投降的意思,但不见棺材不落泪,张嗣臣还一直坚持着。
直到某天他拜访了邓玉麟,那时候邓玉麟大小也是个德高望重的将军前辈,邓玉麟知晓他的来意后,劝他认清局势,不要错失良机。
希望他能够投诚,还亲自带着自己的女儿帮助张嗣臣去谈判,有了邓玉麟的帮助,张嗣臣和其部下甘心臣服,而他也以开明绅士的身份参加了重要会议,也成了巴东县有话语权的人。
1951年,在当地的暴动事件中,邓玉麟被当成了危害革命的“大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误杀,邓玉麟带着遗憾去世。
结语
1982年,巴东县人民法院为邓玉麟昭雪,所有罪名撤去,为了纪念他,巴东县的人为他兴建墓碑,将他为辛亥革命做出的贡献写进了史册。
回看邓玉麟这一生,竟是跨越了三个时代,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他是历史的见证人、推动者,更是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我们应当永远铭记邓玉麟将军。
参考资料:回忆辛亥首义元戎邓玉麟将军二三事---湖北文史
深切怀念辛亥首义功臣邓玉麟---世纪行
深切怀念曾祖父邓玉麟将军---钟山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