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当地时间2月6日,基于印度“光辉”战斗机改进的单座舰载机,完成了在其“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上的首次起降。两款印度国产装备的结合让印度舆论为之沸腾,不乏印度航母水平以此为标志突飞猛进,不久后就要追上中国的激进言论。只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印度海军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确定,将采购法制“阵风”M舰载机,作为“维克兰特”的主要航空武备,这意味着“光辉”舰载机在短时间内完全没有上舰量产的可能。
▲在“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上的首次起降的“光辉”舰载机
作为印度航空斯坦出品的知名武器,“光辉”在印度境内素来被视为印度航空工业的标志,而在国际上,则普遍不看好这款航程、载弹量低得可怜的战斗机。后来其又出乎意料地发展出舰载型号,并在2020年1月完成首次航母起降,很是吸引了一波眼球。在当时,就有印度媒体将“光辉”的首次着舰,与2012年中国海军歼-15在辽宁舰上首次起降对比,颇有一种印度航母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即将追上中国的味道。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却对“光辉”舰载机的发展并不看好,除去国产化低、技术有限等问题之外,最关键的在于“光辉”舰载机体型太小。
▲歼-15首次着舰是中国海军航母的起点
现在航母舰载机的发展一直受国际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各国更是普遍开始发展中型舰载机。目前美国海军装备的F-18E/F,以及中国海军的歼-15,俄罗斯海军的苏-33,预计都在不久后被中型机取代。印度以“光辉”为基础发展国产舰载机,但其最大起飞重量仅有8.5吨,实则属于轻型战斗机。考虑到上舰装备必需的数百公斤增重改造,其本就有限的载弹、载油量更是所剩无几,这种先天缺陷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因此“光辉”舰载机注定只是用来鼓舞人心的实验性装备。
▲“光辉”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型太小
事实上,从2020年至今,“光辉”舰载机完成首次起降已有两年多时间,但不仅后续航母起降次数有限,而且始终没有搭载副油箱、机载武器进行起降试验。换句话说,印度海军深知“光辉”舰载机存在的固有缺陷,也从未打算真的将其发展为新一代航母主力舰载机,只不过是利用其国产元素,以获得印度舆论支持,为耗资巨大的航母发展提供基础。因此,无论是两年前的首次起降,还是如今在其国产航母上的第一次降落,都只是一场糊弄印度舆论的表演罢了,等到表演过去,后续发展自然会告一段落,印度海军的重心还是在“阵风”M身上。
▲“阵风”M将要从弹射起飞发展出滑跃起飞版本
这种场面工程甚至没有什么技术积累的意义,毕竟以“光辉”轻载下约7吨的起飞重量,在4万吨中型航母上起降其实是比较简单的。阻拦索、着舰钩和前起落架加强等关键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的要求同样不高,再考虑到其中的进口元素,印度海军想要以其为基础发展新一代国产舰载机,基本没有可能。过度追求短期舆论支持带来的利益,罔顾长期发展利益,实则浪费有限的发展资源,是印度军队的常态,这些年其国产航母、舰载机发展并不例外。也怪不得其装备航母虽然已有近60年,却被中国在短短的20年中直接超越。
▲4万吨航母平台对“光辉”来说已经算宽阔
事实上,中国海军发展航母的外部环境远不如印度海军,起步时间更是远远落后,如今之所以全面超越,脚踏实地是最核心的一点。从2002年“瓦良格”号抵达大连到现在不过21年,中国海军在这个时间段中,稳步解决航母作战体系中的各种问题,最终以2019年12月山东舰服役为标志,完成了航母初步发展。相比于印度海军发展“光辉”舰载机的表演式操作,中国海军辽宁舰编队在2022年两度出海训练,歼-15起降均超过300架次,挂弹、搭载副油箱起飞更不知几几。
▲这是辽宁舰震动全球的那场出海训练
就目前来说,中国海军已经渡过航母发展的早期阶段,以新一代8万吨电磁弹射航母为平台,搭载歼-35隐身舰载机,配合完整战斗力的055大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产航母作战编队规划,战斗力将直逼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这是印度海军梦寐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成就。如果回首中印两国航母发展历程,可以说印度原本占据了一切优势,但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却将这种优势毁于一旦。歪歪曲曲、不追求实际的国产航母、舰载机并无意义,最终还是要依赖外购的法制“阵风”M来挽回大局。
▲用“光辉”舰载机和歼-35对比实在是有些勉强
关于“光辉”的性能和发展历程,已经有大量资料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最关键的一点,是其体型过小,严重缺乏发展潜力,这根本不是后期改进可以解决的问题,除非推倒重来。事实上,以“光辉”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发展新一代战斗机对印度才是最有希望的道路。而以其眼下不断推出舰载机、四代半改型获得国民支持的动作来看,推倒重来遥不可及。那么围绕“光辉”的一切故事,其实都只能沦为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