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例眼疾手术、第一张X光片、第一本中国医学杂志,第一间西医学堂等无数个“第一”,都在这家医院诞生。
作为拥有189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家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以下简称“孙逸仙医院”)有着悠久的院内制剂生产史。制剂室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中西医及药学思想的不断碰撞下,孕育出许多为患者喜爱的医院制剂。
39君细数了一下,足足有75种之多,涉及耳鼻喉科、儿科、皮肤科、眼科等各科疾病的用药,医生们乐于为自家宝贝打call:“逸仙八宝”,清咽喉合剂、喉可舒、喉特舒、鼻炎通滴鼻液、祛痰合剂、苯海拉明糖浆、润肤乳膏、柑柏止痒浴液……
注意:
本文不涉及任何广告宣传,仅作知识分享!
因个人体质各异,使用体验仅供参考
具体用药请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使用
妙用岭南“岗梅”研制“护咽三宝”
不少人自从感染过新冠病毒之后,咽喉似乎就变得“脆皮”了,经常喉咙痛,痛得像吞刀片。很多老广州推荐,感冒后期咽喉痛或用嗓过度咽干咳嗽,可以试试孙逸仙的“护咽三宝”(清咽喉合剂、喉可舒、喉特舒)。
关于“护咽三宝”的研发故事,还得从医院药学部第一任主任陈宝珍教授说起。
陈宝珍教授以扎实专业知识、严谨治学精神开创了医院制剂基础,与临床教授通过整理研究岭南喉科专著名方,总结岭南医家在诊疗喉科疾病用药经验,结合岭南的地理、气候、本地中草药等情况,提出的清咽喉组方治疗喉疾,在经过几代药师不断传承,生产工艺得到优化、质量标准不断提高。

◎ 90年代制剂生产现场。/ 图:医院公众号
清咽喉合剂以岭南道地药材岗梅为君药,辅以野菊花、蒲公英两味药食同源药材组方,药味精简、安全有效、临床使用悠久,深受医生与患者肯定,已成为医院经典制剂名片之一。
2022年,清咽喉合剂因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咽生津的功效,显著缓解冠状病毒引起的咽喉不适症状,被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广东省对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品种目录》,并在2024年入选“岭南名方”。
另一款入选 “岭南名方”孵育品种的是喉可舒,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于2014年重新获得生存批文并恢复临床使用,跟清咽喉合剂一样含有岗梅成分,用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喉可舒因含药梅吃起来酸酸甜甜,如果牙齿不好,比较怕酸,不妨选用配方相近、口感相对温和的“喉特舒”含片。
自制“红绿水”是大名鼎鼎的止咳水
常在广州本地妈妈微信群里活动的朋友,多半都听说过孙逸仙“小儿三宝”的名号,它们是祛痰合剂、苯海拉明糖浆、多维口服液。
其中的祛痰合剂和苯海拉明糖浆,俗称“红绿水”,经常搭配在一起使用。“绿水”祛痰合剂是大名鼎鼎的孙逸仙止咳水,祛痰止咳;而“红水”苯海拉明糖浆是抗组胺药,用于治疗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疾病。
社交平台上,IP地址为广东的一位清远妈妈发帖称,“上个月大宝咳嗽了十几天,当地看了几家医院都没好,去广州开了这个止咳水还有其他药吃,真的是一天就见效,当天晚上睡觉就不怎么咳嗽了,之前晚上睡觉咳个不停。”她表示,要是这个药要可以成为家中常备的非处方药就好了。
帖子底下不少人留言想要购买,但也有部分人亲测后质疑疗效,“去医院开了两瓶祛痰合剂,都喝完了,还是咳”、“一模一样的药,为啥我家娃吃了就不行?”
对此,这位清远妈妈回复表示,“任何药再好也要对症才行。”她劝大家理性看待医院制剂,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39君也特别提醒:世上并没有神药,给宝宝服药一定要听儿科医生的指导。另外,不要大量“囤药”,通常医院制剂的保质期比较短,真的没有必要。
鼻炎分享贴中的明星药差点停产
春暖花开,老鼻炎又犯了,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成了许多人的“春困”。39君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多个鼻炎好物分享贴中都提到了孙逸仙医院的鼻炎通滴鼻液,主要适应症是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据医院药师透露,鼻炎通滴鼻液当初生产经历了一番曲折,在国内买不到原料。个中原因很简单,由于医院制剂的生产量太少,很多原料厂家觉得不挣钱也嫌麻烦就不愿意给医院供货了。
然而,鼻炎通滴鼻液因为价格实在,疗效明确,受到耳鼻喉科医生的肯定,来医院求购的患者络绎不绝。面对原料短缺的难题,医院药师想方设法多方联系,好在联系上了一家仍在生产的企业,最终说服对方让出了部分原料。这才使得鼻炎通滴鼻液得以持续生产下去。
39君提醒,患者不能自行乱用药,一定要在耳鼻喉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对其他抗组胺药或对麻黄碱、肾上腺素类等药物过敏者,也可能对该滴鼻液过敏。新生儿或早产儿不宜使用该药,哺乳期妇女要慎用。
*以上分享不涉及任何广告宣传,仅供参考!
39君最后还是要唠叨一句:
院内制剂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具处方,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切忌自行使用哦!
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