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偏瘫后哥姐各出3000,让我专心伺候,起初很高兴,半年我后悔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2-19 01:49:18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我们家兄妹三人,我是老三,最不受父母待见,干啥啥不行,学习成绩差,手脚不麻利。

然而等到父亲偏瘫需要人照顾,大哥二姐只愿意出钱,不愿意照顾,让我辞职专心在家照顾。

起初我十分高兴,觉得比自己打工挣得多,结果半年就后悔了,自己实在太愚蠢了!

01

记得小时候,每到乡里赶大集的日子,我总喜欢躲在老槐树后面偷偷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高挑的哥哥站在母亲摊位前吆喝着,嘴里蹦出一串串响亮的吆喝声,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漂亮的姐姐则麻利地打包秤货,动作干净利落,引来不少夸赞。

而我,只敢躲在树后,因为每次帮忙都会笨手笨脚地惹出祸端。

“老三,你也不知道随了谁,咋就这么笨呢?”母亲总是无奈地摇头。这样的话,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听到。

那会儿,大家都还想着多生儿子。可父母生了哥哥后,却接连生了我和姐姐两个女儿。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让我成了这个家里最不起眼的老三。

那年我刚上小学,赶集时不小心把一篮子鸡蛋打翻了,蛋黄蛋清顺着石板路流得到处都是。

父亲气得脸通红,抄起竹条就要打我。是哥哥跑过来拦住了,说:“爹,老三不是故意的,我去多叫几声,今天一定能把损失补回来。

”姐姐也赶紧收拾残局,还安慰我说:“没事的,以后慢慢来就好。”

可我就是这样,仿佛天生慢半拍。别人织毛衣三下两下就完工,我却要拆了重织好几遍;

就连做饭,我也总是火候不到或者煮过了头。久而久之,大家似乎都默认了我的“笨”,也不再对我抱有太多期待。

记得有一年,姐姐得了全校第一,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邻居王婶儿拉着我妈妈的手说:“你家真是有福气,儿子能干,大女儿又争气。”

我躲在厨房里默默地择菜,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心里五味杂陈。哥哥悄悄溜进来,往我手里塞了块水果糖。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们兄妹三个都在慢慢长大。哥哥从小就是父亲的骄傲,不仅因为他是长子,更因为他特别机灵。

十四五岁就能帮着父亲计算生意的盈亏,看着账本头头是道。姐姐更不用说,从小学到初中,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墙上贴满了奖状。只有我,成绩永远在及格线上挣扎,连普通话也说不标准,让父母愁得直叹气。

那是九十年代初,我们县城最大的国企是电厂。能在那里工作是多少人的梦想。哥哥赶上了好时候,托了父亲的关系,经过层层考核,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电厂。

记得他穿上工作服的那天,全家人都特别兴奋,连着办了三天酒席。父亲更是逢人就说:“我儿子可是电厂的正式工人!”

没过两年,姐姐也给家里带来了好消息——她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那天晚上,母亲抱着姐姐哭得稀里哗啦,父亲破天荒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白酒。我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跟哥姐的差距。

而我,高一还没读完,就被父母叫回了家。“你姐姐上大学要花不少钱,你在学校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去你姑父厂里先工作几年。”

母亲劝我时,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我知道她说的是实话,我的成绩确实看不到什么希望,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出去挣钱。

就这样,我去了姑父的小厂子,跟着流水线做些简单的包装工作。那时的工资很低,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钱。但我觉得能为家里分担一点是一点,至少不用成为姐姐上大学的经济负担。

在厂里,我认识了同车间的小张。他话不多,但心地善良,总是默默帮我完成那些我做不好的工序。后来,我们结婚了,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但也还算温馨。

反观哥姐的生活,那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哥哥在电厂干得不错,没几年就当上了班组长,后来又升为车间主管,他住进了厂子里的福利房。

姐姐更了不得,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嫁给了医院的主治医生。他们家在市中心买了两套房,孩子送进了最好的私立学校。

每年春节,一家人回老家团聚的时候,我越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哥姐谈论的都是股市行情、基金投资,聊得热火朝天;孩子们比的是谁上了更好的补习班,谁拿了什么奖项。

而我,只能坐在一旁给母亲帮忙择菜、洗碗,听着他们谈笑风生,感觉自己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

02

那是去年最冷的一个早晨,天还蒙蒙亮,我接到母亲歇斯底里的电话:“你爹、你爹摔倒了!”我一下子从床上惊醒,顾不得穿外套就往老家赶。等我赶到家时,救护车刚好停在村口,父亲已经被抬上了担架。

母亲颤抖着给我讲述事情经过,原来父亲一大早起来要去院子里收衣服,没想到一个趔趄就倒在了地上,整个右半边身子都动不了。

“老张头这是中风的症状啊,得赶紧去大医院看看!”邻居王叔一边帮忙往救护车上搬东西,一边说道。

一路上,我看着父亲苍白的脸色,想起他这些年来总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到了医院,大夫做了一系列检查后,皱着眉头告诉我们:“病人是脑梗塞,加上年纪大了,右半身偏瘫。”这个诊断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在我们头上。

住进重症监护室的父亲,哪还有往日的英气,浑身插满了管子,像个无助的孩子。我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突然意识到他们真的老了。

父亲一向要强,爱干净,现在却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吃饭要人一口一口地喂,大小便要人伺候,翻身都困难。

他总是一脸痛苦地看着天花板,有时眼角会不自觉地流下泪水。母亲年近七十,身子骨也不好,照顾起来力不从心,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哥姐闻讯后也都赶来了,但看到父亲的情况,都不禁红了眼眶。平日里总是趾高气昂的父亲,现在却像个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的布偶,虚弱地躺在病床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也明白了责任的重量。

医院的日子异常难熬,消毒水的味道,护士进进出出的脚步声,仪器滴滴答答的声响,还有父亲偶尔发出的呻吟声,都让人心里发慌。

母亲守在病床前,日夜不离,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短短半个月就消瘦了一大圈。

在父亲住院的第二十天,哥姐约我在医院外的小餐馆商量对策。桌上摆着几个简单的菜,可谁都没什么胃口。

沉默了许久,还是姐姐先开了口:“医生说爹这情况,短期内是好不了的,得有人专门照顾。”

哥哥点点头,掏出一包烟,犹豫了一下又放回口袋:“我这边厂里正是最忙的时候,走不开。”

姐姐也叹了口气:“我家那口子这段时间医院查得严,值班更频繁了,我也抽不出太多时间。”

我看着杯子里渐渐冷掉的茶水,心里明白他们的意思。我在公司做保洁员,虽然也算个工作,但最灵活也最好安排。

“这样吧,”姐姐像是下定了决心,“老三,要不你辞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爹?我和哥哥每人每月出三千块钱给你作为补贴。”

哥哥立刻附和:“对,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六千块钱,比你现在做保洁挣得还多。”

我心里盘算着:确实,我做保洁一个月才三千多,还要吃食堂,交通费也不少。

如果在家照顾父亲,不仅能挣双倍的钱,还能尽尽孝道。

再说,父亲现在这个样子,也确实需要有人二十四小时地照看。

“那、那行吧。”我点点头,“不过我也没照顾过病人,怕照顾不好。”姐姐赶紧说:“这有什么难的?医院不是有康复护工吗?你多跟人家学学。再说了,我和你哥时不时也会来帮忙的。”

当天下午,我辞职了,主管了解到是因为要照顾生病的父亲,立刻就批准了。

那时的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觉得生活终于给了自己一个证明的机会。可我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我的生活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临走前,清洁间的王大姐拉着我的手说:“照顾病人可不是件容易事,你要有心理准备。”我笑着点点头,心想能有多难呢?却不知道,这句话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一次次在我耳边回响。

03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半年过去了。我坐在父亲的床边,看着窗外飘落的杨絮,心里五味杂陈。

这半年来,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照顾老人如照顾婴儿”,而且比照顾婴儿还要辛苦百倍。

父亲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记得那天,我给他擦身子时不小心碰到了他的伤处,他抬手就把水盆打翻了,还恶狠狠地说:“你是不是存心的?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东西!”我蹲在地上一边擦地板一边抹眼泪,心里堵得慌。

刚开始照顾时,我不懂得按时给他翻身,结果他的后背和臀部都长了褥疮。

姐姐来看他时发现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这要是感染了怎么办?”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心里又急又怕。

哥姐虽然按时打钱,但来看望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不是说加班,就是说孩子有事。

有一次我实在扛不住,打电话让姐姐来帮忙照看一天,好让我休息一下,却被她劈头盖脸一通教训:“你一个月拿六千块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我们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天天往这跑?”

而且六千块钱看起来不少,但照顾父亲的开销实在太大了。光是一次性护理垫和尿不湿,一个月就要七八百;

营养品、药物加起来两三千;冬天用电暖气和空调,电费就超过一千。最要命的是,这些钱都包括在那6000元里,我根本剩不下什么。

我的儿子上了大学,生活费要用钱,他打电话来说想找个家教赚点零花钱,我心里一阵酸楚。

前两天他说想暑假去考个驾照,我支支吾吾说:“妈妈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再等等?”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久,才低声说:“算了,我自己想办法。”

昨天晚上,我又一次算了这个月的收支。护理用品一千二,药品两千三,水电气八百多,几乎把六千块钱花了个精光。而我自己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连个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父亲需要定期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可我不懂要领,总是害怕弄疼他。

那天给他按摩时,一个动作没到位,他的腿就抽筋了,疼得直冒冷汗。我手忙脚乱地想帮他,却越帮越乱。

每次出这种事,哥姐的指责电话就会接踵而至。“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要不要我们去请个专业护工?”

“你是不是根本没用心在照顾爹?”可他们不知道,我每天醒得最早,睡得最晚,连做个饭都要一直竖着耳朵听父亲的动静。

昨天,我去社区医院拿药,遇到了同样照顾瘫痪老人的张大姐。她告诉我现在请专业护工一个月至少要一万多,而且还要管吃住。

听到这个数字,我心里更是没底,就我们家这个情况,连考虑都不敢考虑。

最近,我总是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还在做保洁工作的时候。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生活简单,不用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现在好像是骑虎难下,既对不起父亲,又对不起儿子,更对不起自己。有时候半夜醒来,看着熟睡的父亲,我会忍不住流泪:我真的是太笨了,这么重要的决定都没有想清楚就答应了。

今天早上,我又一次给父亲翻身时,他突然拉住我的手,说:“闺女,爹知道亏待你了。”我愣住了,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这是半年来,他第一次这么温柔地跟我说话。我蹲在床边,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所有的委屈和无奈在这一刻全都爆发了。

晚上,我躺在父亲房间的地铺上,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脑子里一片混乱。我知道不能就这样继续下去,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哥姐商量。

这半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不是光有孝心就够了,还得有专业的知识和充足的准备,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你们说我该怎么做?照顾老人出钱好,还是出力好?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0 阅读:0

图图聊武器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