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狮大会,武当派出场的为何是俞莲舟和殷梨亭?其实,金庸很公平

彬哲说历史 2025-02-15 13:40:54

屠狮大会,表面看,周芷若技压群雄,是最光彩的人。但实际上,真正出彩的,是俞莲舟和殷梨亭。首先,金庸旁白很清楚,周芷若只是练了速成版的九阴真经,根基不够,所以她只能凭借怪招赢得一时,俞莲舟就自认为下次交手,自己必胜。其次,金庸对俞莲舟和殷梨亭的太极剑法描述得很详细,显然是把二人当成高光人物来写的。在周芷若盖住在场所有人的情况下,是俞莲舟和殷梨亭,还稍微让周芷若受到了一定的考验。

和倚天初期相比,俞莲舟的实力大增,已经有一流高手的风范了。其实,根据武当派武功的设定,此时的武当四侠,武功都已步入一流行列。但问题来了,为何屠狮大会这么大的场面,武当派出场的只有俞莲舟和殷梨亭呢?宋远桥和张松溪为何不来少林寺露两手?

表面原因是,宋远桥由于宋青书事件在江湖上影响太恶劣,所以的确不适合在武林中露面了。俞岱岩残废已久,早已退出江湖。张翠山和莫声谷已死。只有张松溪,屠狮大会有出场的机会。

而他之所以没有出场,其实暗含着金庸通篇的布局。

其实金庸很公平,武当七侠人数众多,但在江湖上又是地位和影响力都在线的存在,所以,他必须妥善安排每个人出场展示的机会,不让任何一人被忽略。俞岱岩由于情节铺展的原因,早早就退出,这是他的宿命。张翠山虽然早死,但初期也过足了主角的瘾。这两人暂且不表。而其余五人,都得到了表现的机会。

其中,金庸给了他们两次比较大的机会。第一次,是光明顶之战。武当五侠悉数出场,但在光明顶,只有宋远桥,张松溪,莫声谷出阵和殷天正交手,而俞莲舟与殷梨亭则没有出手。

武当三侠和殷天正的比武,金庸写得很详细,而且各有特色,令人过目难忘。张松溪和殷天正比内力和拳掌,莫声谷和殷天正比兵刃,宋远桥更绝,和殷天正隔空拆招。总之,这一趴,宋远桥,张松溪,莫声谷的性格特点,武斗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俞莲舟和殷梨亭难道就没有机会展现自己?别急,这一节,金庸想着呢。屠狮大会,这两人不就代表武当出场了吗?而且,金庸花了足够的笔墨,描写二人的太极拳和太极剑造诣。屠狮大会之后,武当五侠的风采,全部得到了展现。

倚天人物众多,如何尽可能让主要人物得到展示,是一个较难安排的课题。这一点,金庸很公平,也很细致。这也让我们想到了水浒,梁山108将,主要人物都有高光战绩,而108人,施耐庵也都给出了最终的归宿或者命运,虽然繁杂,但不凌乱,给人一种梳理清晰的感觉。

光明顶之战,和屠狮大会,就像是倚天中的两大宴席。头一桌,你们三人吃上了,别急,下一桌,轮到我们俩了。

0 阅读:440
评论列表
  • 2025-02-15 22:16

    俞三残废多年,治好了武功也不行。宋大因为宋青书,是不可能再去的,但是这里面就有个问题,原著中,宋大对儿子是极其宠溺的,莫七死后,宋大俞二他们的对话已经说明了问题。那么宋大留在武当山,俞三肯定不够看(当年俞三在张五夫妻死的情节中表现是一言难尽的),那么俞二,一定会留下一个人,代表武当的话,俞二必须出马,一是武功够,二是身份够,那么带谁留谁,就很见心思。屠狮大会,主要拼武,而非计谋,那么长于剑术的殷六更合适,更何况,最疼小张的也是殷六,还有杨不悔这层关系,殷六出现就很说明武当的态度了。即使俞二因为某些原因不便做什么,殷六是没有顾忌的。相信俞二下重手废了宋青书,也是武当除宋大外所有人都同意的事。

  • 2025-02-15 16:38

    阿二阿三怎么失踪了骨折有黑玉能治疗好为什么失踪了

    才疏学浅 回复:
    这种垫脚角色都写完的话那得多厚一本书。。。[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 2025-02-15 23:33

    宋大和俞二的武功达到了法王级的水平,张四和殷六的武功差了一些,比法王级弱半个档次,其中殷六的内功相对较弱,长时间和人动手的话,不如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