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因为堑壕战的缘故,堑壕炮很快成为欧洲各国陆军的重要装备,这些早期的迫击炮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廉,能为前线步兵提供宝贵的重火力。奥匈帝国也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款武器,只不过该国的武器设计师不走寻常路,他们喜欢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发射动力。
在1915年6月,奥地利金属制品厂开始研制一种20厘米口径的重型迫击炮,它在1916年服役,正式名称是20cm Luftminenwerfer M16,原型火炮经过春季测试后获得首批20门订单,同年11月获得了另外80门订单。
M16采用20厘米口径的滑膛炮管,实际口径为204.8毫米,战斗重量725千克,炮架为固定式,没有缓冲机构,炮管被固定在45°仰角,它可以向前滑动打开后膛,炮弹从打开的后膛装填,炮管归位后会通过某种夹具固定炮弹,然后通过气瓶给后膛充气升压,压力达到发射需要时通过手动释放夹具将炮弹发射出去。
该炮需要60千克重的压缩空气钢瓶提供发射动力,射程是通过控制气压来改变,炮弹有2种,分别重22.6千克和34.4千克,最大射程为1250米,这应该是轻型炮弹的数据。一个气瓶可以发射4~6次,炮架无法调整方向角,只能移动整门火炮来改变射击方向。
M16的威力够大,但缺点也很明显,不能调整方向角就是最大的缺点,而要搬动整门火炮可不是轻松的事,前线士兵要打击的目标很多,老这么搬来搬去也不是个办法。在1917年,斯柯达公司开始研制另一款重迫击炮,这就是采用260毫米口径的M17,不过它放弃了压缩空气发射方式,改成了常规的炮口装填发射。
M17的产量只有300门,它并没有完全替代M16,这点火炮在宽大的战场上密度太低,因此它们在一起服役到战争结束,一战后没再出现,应该是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