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天的北京,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全国政协会议如期召开,吸引了众多社会贤达、国家栋梁汇聚一堂,共商国事,其中,两位特殊的嘉宾的相遇,成为了会议之外的一段佳话。
李敏,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工作者,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她不仅在文化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更是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深受人们的尊敬。
而她的姐姐李讷,同样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她的智慧与坚韧,同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李敏与李讷都是毛主席的女儿,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俩,但她们的感情却一直非常好。
一、 李敏:童年坎坷的“洋娃娃”李敏出生在抗战全面爆发的前一年,当时的红军正在陕西一带活动,她的母亲贺子珍正投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当中,与此同时,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的矛盾也走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再加上贺子珍之前为救战友而受伤未愈,便提出要去苏联疗养,无论毛主席如何挽留,她都不为所动,打定主意生下孩子后就要离开这里。
不久后,贺子珍生李敏时几乎难产,在外刚打完仗的毛主席顾不上休息,急忙骑着马飞奔而至,拉着贺子珍的手哭了起来。
贺子珍艰难生下了李敏,赶来探望母子二人的邓颖超怜惜地抱着小李敏说道:“真是个小娇娃娃呀!”毛主席一听,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就给李敏起名叫娇娇。
生完孩子后,贺子珍的身体状况更加不好了,红军还要四处行军,带着贺子珍不方便,而贺子珍也不再想见到毛主席,便倔强地收拾了行李,辗转到甘肃一带,搭乘飞机到了苏联,临行时,由于特殊原因,她没有带上女儿李敏。
李敏被寄养在大后方的保育院里,忙于军务的毛主席也很少有时间来看她。
随着国内形势越来越严峻,毛主席怕李敏遭遇危险,也担心贺子珍在苏联想念李敏,便派人将李敏送到了贺子珍身边。
年幼的李敏刚到莫斯科,还不习惯苏联寒冷的冬天,很快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她高烧不退,咳嗽不止。
此时苏联也在打仗,老百姓没有足够的药物治疗,连配给的食物也不够吃,在这种情况下,李敏几乎死去。
贺子珍忧心如焚,为了治好女儿的病,她打听到苏军需要大量毛袜,给苏军织毛袜可以换钱换食物,于是贺子珍每天都熬夜织很多的毛袜来换取食物和药物给李敏补充营养和治病。
在贺子珍的不懈照顾下,李敏终于渐渐好了起来,保住了命。
李敏到了上学的年纪,便和哥哥毛岸英、毛岸青在同一所学校上学。
当时的苏联学校都会悬挂斯大林、列宁和毛主席的画像,但从小就生活在苏联的李敏不怎么会讲中文,她也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毛主席。
毛岸英和毛岸青有一次在学校里指着毛主席的画像告诉李敏,这是他们的父亲,李敏却压根儿不相信。
抗战胜利后,1947年,第一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到达莫斯科后,带去了毛主席给贺子珍的信件,王稼祥又劝说了很久,贺子珍才同意回国,这时的李敏才从贺子珍口中听说了自己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李敏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怎么可能是毛主席的女儿呢?
到东北后,半信半疑的李敏还特意写了一封俄文信件,向毛主席确认这件事。
毛主席被女儿童稚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立即给李敏拍了电报,认真回答了女儿的问题,还让她赶紧来自己身边。
李敏和毛主席见面后,便一直生活在了毛主席身边,而毛主席逢人就会“炫耀”一下自己有一个会讲俄语的“洋宝贝”,他对李敏十分疼爱和照顾,就像从来都没有分开过一样,和李敏一起陪伴毛主席的还有她的异母妹妹李讷。
二、 李讷: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比李敏小四岁,尽管当时国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毛主席不愿意再看到自己的孩子们颠沛流离,就将李讷坚持留在自己身边照顾。
虽然李讷从小到大都和毛主席生活在一起,但她却丝毫没有被特殊对待过,毛主席也不允许她被任何人特殊对待,所以毛主席为了不让外人知道李讷是自己的女儿,便让她姓李,因为毛主席曾化名李德胜。
李讷从小在毛主席身边长大,不管毛主席和军队转移到哪里,李讷也从未与毛主席分开过,毛主席也十分疼爱自己的这个小女儿。
战争期间,毛主席几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警卫员和医生怕他身体吃不消,就常劝他多休息。
可毛主席不但不听,有时候还会大发脾气,但是如果是李讷来找他玩,他立马就会放下手里的工作,抱着李讷逗她玩一会儿,甚至还愿意陪李讷去散散步。
所以,警卫员每当想让毛主席休息一下的时候,就会悄悄把李讷抱来,让她去找毛主席玩。
李敏回国后,李讷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毛主席就安排她们到同一所学校读书。
但当时新中国初建,国内治安并不是很好,搞破坏的人还是时常出现,而姐妹俩的学校又离家很远,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还会很晚,毛主席的警卫员担心她俩回家不安全,便瞒着毛主席派车去接送她俩。
不料这件事还是被毛主席知道了,毛主席大发雷霆,严肃批评警卫员坚决不能给自己的女儿搞特殊化待遇,别人家的孩子放学都不要人接,凭什么自己的女儿就要被如此“保护”?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人民都吃不饱饭,毛主席也和老百姓们一起挨饿,将近一年不吃肉,每天只吃定量的粮食,就连宋庆龄特意送来给毛主席补充营养的一兜螃蟹也没吃一口,全国人民都在挨饿,他吃不下去啊。
正在长身体的李讷在学校也吃不饱饭,偷偷跟给她送生活费的毛主席的警卫员诉苦,警卫员不忍心,就给李讷送了一点饼干,毛主席听说后很生气,警卫员不服气,说别人家也有给孩子送东西的。
毛主席一听更生气了,拍着桌子喊道:“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我说不许送就不许送!”
毛主席最怕给孩子们搞特殊化,生怕孩子们被娇生惯养,扛不住以后的风浪。
所以,不管是李敏还李讷,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她们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就应该得到特殊照顾。
李敏和李讷结婚之后都从中南海搬了出去,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始终都没有主动向别人提起自己的父亲是毛主席,她们也做到了父亲对她们的期望——做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
李敏和李讷先后搬出了中南海,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她们很少再能回到中南海和毛主席见面,她们二人也各自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互相之间也不常来往,这种情形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她们并没有忘记和疏远彼此。
三、姐妹二人的短暂重逢2003年,全国政协召开会议,李敏和李讷作为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李敏与李讷的这次偶遇,在政协会议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会议间隙,李敏在走廊上巧遇李讷,姐妹二人虽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风采依旧,李敏看着眼前的李讷,不禁笑道:“妹妹,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没变样。”
李讷闻言,也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和李敏简单交流了几句。
对于姐妹俩来说,这次偶遇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她们在忙碌的会议间隙,能够有机会坐下来聊聊天,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彼此的生活感悟,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敏和李讷继续各自忙碌着,她们虽然不常见面,但彼此之间的情谊却从未改变,她们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梦想、实现价值。
四、小结同样作为毛主席的孩子,李敏和李讷算是相当幸运的了,她们平安长大,听从毛主席的教诲成为了不引人注目的普通人,坚强扛过的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这次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偶遇,成为了李敏和李讷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它让人们看到了两位女性的风采与魅力,也让人们更加珍惜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有些东西始终不变,那就是人们对于真情实感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资料:
《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人民网》
《毛泽东女儿的故事—新华网》
本篇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本作者允许禁止转载、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