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发烧友会选择把器材放在器材架上。器材架是一个重要的“发烧配件”,有不少的品牌和选择,价位从数千到数万不等。今天我想说的是一句话——器材架的关键在于支柱,支柱甚至比层板更重要。
其实,在理想状态下,器材最好是分开摆放的,分得越开越好。每个器材在通电后都会向四周辐射出“电磁干扰”(英语缩写EMI),这种电磁干扰是会影响附近其他器材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把器材彼此距离拉开,是最佳的状态。
然而这对于绝大多数发烧友来说是不可行的。谁的听音室那么大,容许铺满一地的器材呢?实际的做法都是器材叠放。于是就需要用到器材架。器材架是一种高效利用垂直空间的做法。
下图是日本TiGLON的GMR系列器材架。
如果不需要高效利用垂直空间,那么把器材平铺,下面各垫避震板就OK了。有的发烧友就是这样的。比如很多人客厅有一个传统的电视柜,长条形的那种;把器材放在电视柜上,每件器材下面垫避震板、加避震脚钉,这样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那为什么要器材架呢?我觉得有两点,第一就是前面说的,更好利用垂直空间,节约“占地面积”,第二是用了器材架后,看上去就“正规”了,而把器材铺在电视柜上,总是觉得“不够发烧”,不像发烧友的做法。发烧友嘛,有些做法约定俗成就是“发烧友的标志行为”,比如把墙插换成美标,排插不用“公牛”而要用“发烧级排插”,还有,用器材架。下图是上海老叶的器材架,我用了四层。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发烧友普遍看不起以前“贵族”那种纯木的器材架?说实话我也一度买过贵族的器材架,上面再加避震板减轻其缺点。说起来贵族的器材架真的只是“家具”而非发烧配件,因为它的声音听上去又软又糊。
关键在于,像贵族那种冒充发烧器材架的家具,其“支柱”是普通木头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声音不可能好。发烧级的器材架,其支柱必须够硬、避震性能够好,一般都是用金属,极少数用木头的也必须是顶级的硬木,绝不可能是廉价的普通木料。
下图是澳洲SGR的高档器材架。
器材架的结构由层板和支柱构成。而其中关键的在于支柱,其次才是层板。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层板是可以“加强”的。很多用家,包括我自己,在器材架的层板上面再用好的避震板和脚钉。这样,即便器材架的层板不具有顶级的避震性能,还是可以通过加避震板去解决的。而支柱是没法“加强”或“升级”的。
其实如我前面所说,既然使用器材架的本质是高效利用垂直空间,使得器材垂直排列,那么垂直方向上的避震性能就是极端重要的。器材架的支柱工艺就决定了整个器材架的垂直方向避震性能。好的器材架,其支柱都有其技术含量,有的是材质,有的是结构,有的是额外的辅助方式。
从材质说,比方日本TiGLON的架子支柱都用镁合金,厂家认为这是抑振性能最佳的金属(下图是其TMR器材架和MPR桌面小器材架)。
从结构说,比如上海老叶的器材架,其粗壮的金属支柱内置了陶瓷珠避震(下图)。
从额外的辅助方式说,比如SGR的器材架支柱内部灌入了石英砂加强其抑振性能。我以前还用过瑞典的Solid Tech器材架,其支柱来的时候是空心的,需要自己灌砂。我灌了石英砂,然后发现灌砂前后声音差别很明显!
凡精心设计的发烧器材架都必然在支柱上下功夫。如果支柱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就是普通金属棍,而且很细,建议不考虑,基本就是家具。这是我的经验。
从我接触过的器材架来看,除了真正顶级、十分昂贵的制品外(那种一个三层架子就要数万元),大多数器材的层板是有提升余地的。也就是说再加一块好的避震板,会效果更佳。这也是我的经验之谈。
(完)